循序渐进,提升词语教学有效性

2015-12-04 02:51王碧蓉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词语教学循序渐进创设情境

王碧蓉

【摘要】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是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基石。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词语的理解积累运用往往被查字典(资料)、抄写和造句简单粗暴地替代。因此,摒弃简单粗暴的抄写加背诵,尝试适合中低年段学生认知能力的词语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愉快、科学地理解积累运用词语,以此来构建他们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积淀语文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事。

【关键词】词语教学;循序渐进;创设情境;习得方法;巧妙归类;学会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词语教学的困境

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是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基石。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词语的理解积累运用往往被查字典(资料)、抄写和造句简单粗暴地替代,学生对词语的学习或囫囵吞枣,或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毫无乐趣可言,更无学习的积极性。基石不稳,又何来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养成?因此,寻求有效的词语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起始年段,更应呵护好学生学习的兴趣,交给适当的学习方法。

二、探索词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词语教学的目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一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文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层次非常明显,第一学段重理解词义和积累,第二学段重词语的表情达意,第三学段重词语的感情色彩。虽三个学段各有侧重,但理解词义和积累是基础中的基础,贯穿三学段。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中低年段学生认知能力的词语教学方法。现从创设情境感悟词义、逐步习得学习词语的常用方法、借助归类法学习词语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逐步运用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愉快地科学地理解积累运用词语,以此来构建他们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的。

(一)创情境,降难度,悟词义

小学起始年段,学生年龄小、见识少,思维的广度、深度不够,在词语的学习中容易产生不求甚解,一知半解的现象。以《乌鸦喝水》为例,课本上要求照样子用“到处”说话。如果不做任何指导,不少学生照样画葫芦也能画,但是肯定是糊里糊涂一笔账,思维容易受到例句的禁锢,达不到积累运用的目的。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指明思考的方向,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就不难自己悟出词语的意思。

在教学时试着分两步走。首先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创设情境,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理解 “到处”一词意思。低年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但形象思维占优势。师出示“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提问:乌鸦可能飞到哪里找水喝?学生马上调动平时的故事场景,想象:生1可能飞到小河边找水喝。(可是小河里没有水)生2可能飞到森林里找水喝。生3……

通过这一环节的交流,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到处”是处处、各处的意思。当然,因为才一年级,就不需要他们明确概括词语的意思,意会即可。

即使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对部分学生来说,照样子用“到处”说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二步就要分解例句,先要求照着“到处找水喝”说说还能到处干什么,然后再把整句话写完整。当学生七嘴八舌把这个词组补充完整之后,用“到处”说话就水到渠成了。

课堂教学时,兼顾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结合教材创设简单的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来学习,特别是那些不能用直观的图片解释,比较抽象的词语也能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再适时辅以提示,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不会囫囵吞枣,运用起来也不会生搬硬套。

(二)学方法,试提炼,辨差异

理解词义的方法有很多种:拆分法、近义词替换法、联系上下文……对中低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具备这些知识储备,更不用说判断出用何种方法最为省力又贴切了。教师的职责就是借助文本巧妙地引导他们悟出方法,为高年级的词语教学奠定基础,授之无痕,实为有心。

以《翠鸟》为例,第一自然段旁泡泡里有一段文字“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鲜艳的意思”。这是教材第一次提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学习建议。任何一个词语的意思,都不能孤零零地拎出来解释,“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才能准确地领悟内在含义。

为了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新方法,特地设计了几个小环节:1.出示“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2.圈一圈表示颜色的词语,发现了什么?(A.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都是绿色,B.怪不得叫它翠鸟,C.翠鸟羽毛的颜色真好看)3.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了翠鸟羽毛的颜色圈出来。通过阅读,学生不难明白后几句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已经充分说明了“鲜艳”的意思。

当要把“鲜艳”的意思写下来的时候,学生用了代入法,认为“美丽好看漂亮”完全能替代“鲜艳”一词。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理解是不准确的。教师通过追问巧妙引导学生准确提炼词语的意思:

1师:我今天穿的衣服好看吗?生:好看。2师:那我今天穿的衣服颜色鲜艳吗?(教师当天穿着豆沙色系衣服)生:不鲜艳。3师:那“鲜艳”是好看的意思吗?生:明亮、鲜明而美丽。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技能,引导学生感悟方法的过程中规范提炼词义的语言,辨析近义词或容易混淆的词语的细微差异,在词语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此法已经不再是像低段那样比较孤立地学习一个词语,而是以片段为单位来学习感悟词语的意思,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善推敲,巧归类,学布局

随着年级的上升,中年级的词语教学不再单纯地停留在理解积累层面,教师需要更关注词语与段落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将文中关键词语串起来归类教学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对词语的二次开发,使学生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轻松理清了文章的构思布局。

仍以《翠鸟》为例,来谈谈如何通过四个步骤来实现词语的归类教学。

1.提取信息

出示课题后,提出学习要求:朗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翠鸟的特点,能在文中找到哪些词,圈出来,写在长条纸上。(颜色鲜艳、小巧玲珑、鸣声清脆、飞行速度极快、反应特别迅速、机灵、眼睛锐利、住在陡峭的石壁上,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

2.归类整理

将学生的答案剔除重复的,剩下的全部张贴在黑板上,以 “( )的翠鸟”的语言形式出现。全班齐读。接着提问,如果课文是按照我们这样的贴法写的,会让人觉得很混乱,没有条理。那么,我们把这些特点整理一下,把它们分分类,说说分类的依据。指名学生移动长纸条,归类。通过独立思考,全班讨论,达成共识,可以分成外形特点、动作敏捷和居住环境三类。

3.概括提炼

找到这三块内容相对应的课文段落,明白课文是从外形特点、动作敏捷和居住环境这三个方面来介绍翠鸟的。

4.运用提升

师小结:介绍一种动物、植物或者一样物品,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把你观察到的东西有条理的写下来,读者也能看明白你想介绍的。《翠鸟》就是先介绍翠鸟的外形特点,再介绍翠鸟的动作特点,最后介绍了翠鸟的住处以及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条理很清楚。

通过简单的归类整理,借助词语教学,轻松达成本课教学目标“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也为接下来的习作奠定了基础。

此时的词语教学,已经融会贯通于整篇文章,教师只有不断地钻研教材,找准教学训练点,才能引领学生轻松愉悦地花小力气,提升大能力。

(四)激兴趣,重体会,学运用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词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基础层面上,其最终是通过学生“语言的内化”过程来达到“语言文字的输出”功能的。教学时先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中心词,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然后进行课堂练笔,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统一。

以《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为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从体会感悟到运用的过程

出示课文第十自然段:“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叮叮咚咚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衣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先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得了”的意思:1.圈一圈关于小猫的动词。2.配乐表演,几个学生上台演小猫,全班学生配乐,叮叮咚咚响成一片,美妙的钢琴声变成了小猫捣乱曲。3.“不得了”的意思是热闹极了,闹翻天了。4.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沉浸在刚才的表演当中,兴趣盎然。师以此为契机,提出写话要求:作者运用动词写出了小猫的淘气可爱,惹人喜爱。师出示几幅小猫淘气图,如小猫照镜子、玩绒线球等,想一想小猫还会躲在哪里?在那儿干些什么呢?把自己用上的动词也圈出来。

通过理解关键词语“了不得”和圈画小猫活动的动词感受到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像这样由词语入手,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兴奋点,设计小练笔,实现阅读积累内化到通过语言文字输出自己的感受,一气呵成,简单有趣中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目标,实现了词语教学功效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在中低段的词语教学中,创设情境,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逐步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 法,同时也要注意辨别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准确表述词语的意思;随着知识储备的增长,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对词语的教学融汇于篇章当中,运用归类教学,梳理文章思路,学习作者构思布局;最后,在理解词语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情趣的小练笔,使词语教学的功效达到最大化。

如此循序渐进,使词语教学由理解积累逐步走向实际运用,融会贯通,真正助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效萍.小学词语教学策略浅探[J].黑龙江教育,2014(12).

[2]刘令肖.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法简说[J].学周刊,2015(3).

[3]刘怀建.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现代阅读,2013(11).

[4]丁 超.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技巧[J].学周刊,2014(3).

[5]黄桂林.让词语教学变得精彩起来[J].教学与管理,2013(1).

(编辑:刘影)

猜你喜欢
词语教学循序渐进创设情境
优化词语教学 夯实语文基础
苏教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式解读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