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措施

2015-12-04 03:05高爽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有效策略

高爽

【摘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教师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改良阅读方法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习惯流传几千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关于它的名人名言传诵不衰。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语文教育思想体系中提到,阅读学习不容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以一定数额的识字量为前提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这一基础条件。只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高年级教师的阅读训练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甚理想,缺乏学习积极性是普遍问题。作为教师,没有找到针对性的方法实行因材施教,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下面就从具体实践教学中进行方向探究。

一、激发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愉悦

一种学习能力的有效增强,必须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习惯上。所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是需要逐渐深入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们在阅读兴趣的激发下喜欢阅读,并从中找到成就感和快乐感。下面是对一些具体方法的阐述。

(一)设置教学情境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储备量、知识认知度,都是小学高年级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倍加注意的问题。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是以此为立足点实行的一种有效方法,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气氛,营造真实、有趣、富有新鲜感的语言氛围,是驱动学生好奇心和阅读兴趣的有力武器。

在具体学习《山雨》这篇诗文时,内容中有提到“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教师要依据文字间的画面感将其中静谧之感表达出来,逐渐体悟到山林之间的岩石、树叶、绿草在雨中呈现出的动态美感。进行情境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们语感的准确度,也使他们在情感运用中降低了距离感,增强了学生们对情感抒发和语气运用上的准确性,从而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正向发展。

(二)情感的启发

小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细腻的,生生之间的情感在交流中极易相互影响和感染,学生也会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具体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学生们阅读内容会体悟到伯父鲁迅先生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同学们可以借助文章内容中描述的每一位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细节感知鲁迅先生个人的优秀品质以及作者对伯父的深深地敬爱、怀念之情。

这种从情感方面的启发方式,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一些较为有温度的句子成了他们喜欢,甚至想要铭记的句子,并利用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印象。

二、改良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

(一)提出问题法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疑问与好奇是思维开始的基础。依据课文内容实行具体问题的提出与讨论,是提高学生们在进行文章阅读时求知欲与兴趣感的良好方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正面引导。教师对教学目标和阅读目的的实现,可直接利用连贯性的提问推进。但是,问题的提问要注意方式方法,不仅要符合思维逻辑和教学需求,更要适应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感知力,实现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效益最大化。

在进行《草船借箭》 这篇课文的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合理设置一些问题。例如:文章以“草船借箭”为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里的“草船”是谁的?借的是谁的“箭”?学生们在阅读时探讨这些问题,增强了对文章阅读的导向,加深了文章的理解度,不仅推动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更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情节与内容背后表达的道理。

(二)主题活动法

通常情况下,引导、训练小学高年级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借助主题活动法进行。具体来说,就是分为三步进行教学实践。第一步是依照课文内容和兴趣话题进行课堂教学主题的确立;第二步是依据主体设定开展具体的阅读实践活动;第三步是学生依据阅读中获取的感悟、体会进行团队间的沟通交流、分析探究,教师在依据最终的讨论结果进行统计、总结,理顺学生们的观点和思维模式。

(三)语言积累法

语文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注定了其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们必须从生活、学习的点滴积累中提升和成长。具有较好的语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基础,必须依靠日常学习中的重组累计才能实现。

在进行《学弈》这篇课文的实际教学时,教师就必须重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可采用下面的对话形式。

师:大家依据题目“学弈”一词,即下棋,可以想到什么?

生:我脑中出现了一位老人,鹤发童颜,如具仙风道骨;对面坐着一位少年,活泼灵动。

师:那么这两位年纪相差较大,在同时面对棋局时该如何面对呢?

生:少年肯定会输。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积累的重视与正确引导,推动学生们阅读方式的丰富、语言生命力的增强。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加强和训练学生阅读能力,要在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情感。并且,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程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与文章理解力,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忠庭.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2]袁瑛.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优先出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3]沈瑾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1).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有效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倡导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