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典传承文明 让诵读成为习惯

2015-12-04 18:21王霞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熏陶经典诵读传承

王霞

【摘要】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源远流长,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的黄金阶段,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接受传统文化道德和先进人文理念的熏陶,对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熏陶;经典诵读;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增设诵读课程,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

要想让国学经典从真正意义上走进课堂,直面学生,我认为首先要保证学生每天有固定的诵读时间,因此我校在课表上增设了一节国学诵读课,安排在早自习时间,由语文教师专门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另外还规定每天早上和中午上课前10钟为诵读10分钟,并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规定了不同的诵读内容。低年级遵循“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原则,高年级侧重“大量诵读,感悟诗意,入情入境”的原则。如一二年级以《弟子规》《千字文》为主,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意思浅显易懂。中年级以《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笠翁对韵》为主,高年级既可背《唐诗三百首》,也可适当背诵《论语》《大学》等内容。有了时间和内容的保证,国学诵读才算真正走进了课堂。

二、创设经典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

我们班上每学期之初,会在墙报上创设“走进古人、触摸经典”“我是一位小诗人”“经典伴我行”等栏目,让学生一进到班级、学校就感受到古典文化的浓郁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文化气息浓郁的氛围下进行读经,甚至把读经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

此外,我们还可以创办各种丰富的读经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读经的兴趣。如进行普通话的宣传、经典诗文朗诵会、经典诗文背诵擂台赛,在各种节日让学生朗读一些相关的古诗文等,因势利导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又如让学生看一组图片去联想所学过的古诗文;利用课余游戏进行小竞赛——背诵学过的古诗;在课前准备时间进行小组背诵古诗文挑战赛;利用早午读时间进行古诗文唱和……办“我喜欢的经典诗文、经典中的故事、生活中的名言警句及经典诗句应用”等手抄报,并且要有合理大胆的想象,让人能从自己的描写中想象出一幅图画。同时,抽出较好的诗加以讲评,引导其运用联想、想象,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将一些枯燥的文字变成具体形象的文字。指导学生开绝句佳词赏析会、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为自己出诗集等,使学生从诵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领学生走进诗词歌赋的殿堂。我们还可以成立阅读经典的兴趣小组,帮助孩子建立我的经典诵读成才计划,使孩子在诵读中认识、体会到与经典同行的快乐,感受美好的童年。

三、经典与语文教学是相得益彰的,要学会整合

经典诵读是语文课本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二者是不分家的。比如,在学到关于古人思乡的美文,我们可以联系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为主题的课文,让学生通过这种主题相似的文章去感悟、体验古人思乡的情怀。又比如在写景方面,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可以读经典中的《望天门山》等,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要结合自己班上的学情实际,实施经典教学

首先,就是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化底蕴、记忆力都是有差异的,欣赏水平及兴趣爱好不同,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收集背诵名言警句时,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们背诵的内容。不能硬摊派学生背诵哪些内容,这样如果长期下去,只会抹煞了孩子们学习经典的兴趣,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经典诵读要与写相结合。为了强化记忆,各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背诵诗词歌赋及经典美文警句的同时,要求学生每周抄写所背诵的内容(学生要用两个专用抄写本,分诗词曲及经典美文警句两类抄写)。写的不一定要很多,但是鼓励学生写精华美文,最好能用毛笔书写,将自己喜欢的古文经典书写下来,可以通过张贴装裱的形式上墙报等栏目,这对学生学习经典也是一种认可和

鼓励。

第三,经典诵读还要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诵读,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吟出几句经典诗文,或描述事物,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虽不一定贴切,却着实令人欣慰。如,当教师提醒大家看书要有思考时,有的学生马上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此来为教师总结。在谈到古人珍惜时间的例子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背出相应的名言警句,既是一个积累巩固的过程,也是一个展示交流的环节。

五、建立长效机制,让经典诵读成为习惯

经典诵读不是急功近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就是要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经典诵读日常化、持续化,让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国学诵读得以长效发展的前提与保证。目前,我校结合教学进度与学校规定的诵读内容,已经将经典诵读的内容纳入了期中、期末语文考试的范围。这样一来,不仅教师重视,学生重视,连家长也高度关注。在平时的诵读过程中,我们还设立了考级制度,一个年级设立一级。随着内容的难度加大,级别也不断增加。学生可以逐级申请考级,考级通过,颁发考级证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典诵读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树人的过程,因为经典美文当中的树人名言名篇也不在少数,我们做老师的,树人的工作是首要的、重要的、必要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把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熏陶经典诵读传承
用艺术熏陶家风
如此熏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