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感化学困生

2015-12-04 11:57於金香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关爱小学教育学困生

於金香

【摘要】在新课标指引下,根据我校当前教育形式,结合本班特点开展了以关注“学困生”为特色的实践活动,热情耐心并适时地施以重任于学困生,这不仅是良好师德的集中表现,也是教育观念改变的表现,更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的表现。

【关键词】小学教育;关爱;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笔者从教以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既有“优等生”,也有“学困生”。所谓“学困生”就是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也就是常常容易被老师们忽视的那一部分学生。关注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不疏远,不歧视,不冷漠,热情耐心并适时地施以重任,这不仅是良好师德的集中表现,也是教育观念改变的表现,更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的表现。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困生是外部条件引起的,一些学生或者沾染上一些坏毛病,或者学习成绩暂时居于中下游,于是他们便被扣上“学困生”的帽子。学困生也不甘居于下游,他们也想上进,也愿成为班集体的骄傲,家长的骄傲。我认为,学困生正由于难以摆脱弱势的尴尬境地,于是产生了自卑自弃的心理。然而他们内心的自卑自弃却往往以表面的自负自傲曲折地反映出来。对班内的学困生,我总是先做透彻的调查、深入的研究,常与他们谈心,做思想工作,挖掘出他们的一技之长,哪怕这“长”仅仅刚刚萌芽,以此来激励他们努力向前。

朱超,我班学困生之一,独生子,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奶奶一人在家照顾他,但年事已高,无力监管他的学习。五年级时,因不爱读书,经常上网吧,斗殴打架,不守纪律,严重地败坏了班风,找他谈话多次,道理讲了一大堆,可效果不明显。无奈只好找其家长来,但年迈的奶奶也拿他没办法。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只能在电话里教育他,爸爸说“在家要听奶奶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他答应得很干脆“我一定听他们的话,做个乖孩子。”父母毕竟不在跟前,没几天,他就把爸爸的话忘了,已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样,反反复复也不是办法呀!怎么办呢?我经常这样问自己。正当我无助茫然的时候,班级建立的小组合作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由于他经常打架闹事,我在班会上多次批评他,他已成为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头号大厌蛋。而有一天,他们小组的一位成员悄悄地告诉我,朱超并不是我们大家想象的那么坏,一无是处,他也有优点,每次轮到他们组打扫卫生时,他总是挑最脏最累的活儿干。听了她的讲述,我忽然眼睛一亮,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通过几次劳动的观察,我发现他果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我知道小学生都爱听表扬和鼓励的话,于是抓住时机,及时在班级表扬了他一下,也许是他从来没有受到过表扬的缘故,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脸上出了笑容。这是发自内心的笑,他笑得多么甜蜜!这次表扬以后,他劳动的积极性更高了,班级越来越干净,原来朱超每晚都是最后一个走,每天都和值日生一起把班级打扫干净,门窗关好后再走,看到这,我心里暗暗地高兴。我仍然及时表扬鼓励,并将劳动委员的职位让给他,从此,班级和环境区的卫生再也不用我去操心。而且,我还发现他具有指挥和管理的才能。在当劳动委员的同时,他也开始转变,课堂上乖巧了、安静了,学习态度也转变了,他的转变缘于我对他的关心、了解、尊重、赞许。他虽然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和其他同学相比,可是相对于他个人原来的表现而言,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坚信只要我和同学们多给他一些关爱,他一定能够转化成为一名好学生。

我班有个女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原先开朗的性格变得非常孤僻,不愿和任何人交流谈心,我曾几次找她,想和她谈谈心,开导开导她,可她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愿和你交谈。我在心里想:一个好端端的孩子,不能就这样下去,我一定要让她回到从前,重新找到那个活泼开朗而又充满自信的她。我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就这样一晃两个月过去了,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的拐角,不是睡觉,就是发呆,可以看出父母的离异,对她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次偶然的美术课,我看见她正在专心致志地作画,自从她家里出事以来,我没有看到过她认真地做过一件事,看到的只是她无精打采的面容。正好学校要组织美术作品比赛,其实参加比赛的人选我已经确定了,可是我决定给王红一次参赛的机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她也没有回绝,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她的决心,我说让你代表班级去参赛,可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失望,她微微点点头。以后的日子,我经常看到一个人在默默地画呀画,再经过美术老师的指导,她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她参赛的作品终于获得全校二等奖。她万分激动,发奖时我特意把奖状拿到班级去发,老师的赞扬,同学们的掌声,让她热泪盈眶。因为这是她第一次成为班级的骄傲,她没有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集体争了光。从此以后,她也开始慢慢转变,她时时处处想着集体的荣誉,我们的班集体也给了她许多帮助,让她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她不在逃避现实,折磨自己,而是选择乐观的去面对,只要班级出黑板报或学校出宣传栏等,她都积极参加,出谋划策。我就是这样用我的耐心和真诚的热心去打动感化每一个学生。

只要我们给这些学困生多一点信任、多一点机会、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少一点歧视、少一点疏远,其结果必然不一样。宽容与尊重有时会起到斥责和处分所不能达到的作用,让我们用爱心去扶正学困生倾斜的天平,不再让他们受歧视的折磨,用爱心、责任、辛勤的汗水谱写青春乐章。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关爱小学教育学困生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