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对特长生的疏导

2015-12-04 11:57王慧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特长生转变群体

王慧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在转变。家长很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以适应以后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学校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特长生。他们有自身的优点,但是他们也暴露出许多的缺点,笔者根据他们的缺点因情施教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特长生;群体;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以前迥然不同,大都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多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特长。于是学校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特长的学生。我们把这些特别擅长某种技能的学生称为特长生。

特长班的学生有自身的优点,他们学习自己的专业非常刻苦,而且节假日也不能休息,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在各种活动中具有非常好的表现欲。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地在尝试疏导学生的心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就自己的体会浅谈如何加强特长班的管理

一、教师注重自身成长

特长生他们的特点就是特,他们都有自己的专长。他们有引以为荣的东西,自认为有资本不遵守校规校纪。好多教师在上这个班的课后,都说这个班太难代了,学生一点都不听话,叫干什么都不理教师,教师说他们,他们也不听,教师发愁长此下去这个班怎么办。于是老师试着去说服他们,告诉这些特长生仅靠特长不行,告诉他们学习多么多么的重要。可是后来发现仅靠说教对他们作用不大,对这些学生教师要多动动脑筋,想点办法让他们听话。作为语文教师,我狠练朗读,凡是要学习的课文自己每篇多读几遍,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仔细揣摩文章意思,体味作者的感情。篇篇课文达到可以背诵的程度,达到自己满意为止。上课时候就可以有感情地为学生朗诵课文。让这些特长生体会到我比你强,你没有什么了不起。为此这些特长生对语文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再出现什么问题我就有底气去说服他们,特长生的嚣张收敛很多。

对特长生的管理,我们没有任何的资料可以去参考,只有靠我们自己去不断地摸索,寻找一条出路。经过这件事情我领悟到,要想管理好特长生,你必须也有特长甚至特长要超过他们,作为教师学生才服你,然后才听话,教师才好管理,在管理他们时与他们一起成长。

二、教师因人施教重要性

每个人因成长环境的不同,性格习惯也是千差万别。如果说对全体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面,那么对个别学生的疏导就是一个点。点组成了面,只有把点梳理有条不紊,面才会更加的牢固。作为教师我们在面向全体同学时,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首先教师要有耐心。教师要不怕耗费时间,耐心整理每一个人的材料。多方面、多角度深入了解学生,找到学生的症结所在,对每个学生情况做到熟记于心。这样在与学生单独交流时才能做到应对自如。班里有个姓李的学生,他多次在市县级跳舞﹑绘画比赛中获大奖,这个学生特别傲,总盛气凌人,能说会道,说话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为此多次与其他学生骂架、打架。自习课也是不会闲着,找前面的说,找后面的聊,甚至上课经常接教师的话茬,与教师顶嘴。经过了解知道该生很义气,非常要面子。于是我把他找到办公室。我详细地询问该生近期的情况,于是决定就从一方面入手。告诉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110米跨栏选手刘翔对他的教练孙海平都充满了感激与尊敬。无论伟人还是奥运健儿他们都尊师,作为学生该如何尊敬教师。让该生自己找找原因,在其明白自己的毛病之后,给他明确提出要求,并签了保证书。告诉他做人要说话算数,不然老师同学都会瞧不起的。老师会时刻关注着他。该生很讲信用真的坚持了两个星期,当他又想说话时再找他。三次后他自习课聊天的次数越来越少,几个月没再听说他打架。这样的学生在特长班还有,我们不要怕麻烦,不厌其烦多次与之交流,在交流中对症下药,时间久了,效果会渐渐地体现出来。

三、课堂的教学辅助性

2006年好几家教育媒体相继报道了关于杜郎口中学的教育实践,一时间全国很多学校纷纷来该校观摩、学习。我们来听听该校校长的一句话吧:“现在很多来我们杜郎口中学参观的人,都是从课堂教学或者学生的层面来看我们的教改。其实,我们是教孩子要先懂事,再学习”先懂事,再学习,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先育后教”。甘肃省庆阳二中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长慕政重非常高兴。他说,学校是回避不了升学率的,作为校长谁都不可能对升学率漠视,问题是用怎样的方式去实现升学率,这是关系教育根本的大问题。学校要实现这些,教师就必须重视课堂教育的辅助性。在课堂上对于特长生我们正确的引导,首先大家共同来立规矩。学生自己立的规矩张贴在教室的显要处,还在教室内张贴“沉默是金”“惜时守时”等标语。其次更多地去关注课堂表现。哪个学生坐姿好,哪个学生一节课认真听课,哪个学生发言了,哪个学生扮演了,教师及时地指出来。给特长生提问答疑辅导的优先权,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说就说课堂教师提的问题。

四、教师与家长的协调性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成长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是来自家庭。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生的言行思想无不与他们所生活的氛围有密切的关系。笔者首先积极地联系家长,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认识到我们对于孩子既要爱护关心他们,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要做到慈父严母,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孩子“重特长、轻文化知识学习”的严重性,认识到不良习惯日积月累会危害孩子的一生。学校与家庭要齐抓共管,共同关注孩子的心态,让他们重新正确认识自己,为他们一生打下一个好的基石。

短短几个月的经历,笔者认识到对特长生思想疏导,要调动他们非智力因素是场持久战,是场硬战。作为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到因人施教,因情施教,对学生多点耐心,多点爱心。积极地请求各位教师的配合,家长的有力协调。让特长班这一群体走出误区,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有用之才。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特长生转变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