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神往

2015-12-04 11:57陈捷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灵活运用

陈捷

【摘要】从目前初中语文课诗词教学中常见的两种倾向入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阐释与诵读的有机结合;多媒体的适时、适度利用。

【关键词】诗歌教学;阐释与诵读;灵活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词的学习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典诗词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学生们却没有学习的热情,往往把背诵诗词当作一种负担。他们虽然也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但却无法真正产生情感的共鸣。

一、诗词教学的两种倾向

目前的诗词教学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注重阐释。从作品的背景,到诗词的内容,诗词的主旨以及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另一种注重诵读。讲前读,讲时读,讲后读,个别读,集体读,自由读,限时读,男生读,女生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达到对诗词的领悟。第一种倾向实际上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中小学的诗词教学不能等同于大学中文系的教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第一位的。第二种倾向注意到了吟咏的重要性,然而真正通过诵读把诗词的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是一个难度相当高的要求,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而巧妙地寻求两者的结合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诗歌的意境中神游是诗歌教学的永远追求。

二、结合两种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这两种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具体设想是:

(一)阐释中铺路

先让学生自己诵读,然后纠正读音,再让学生提出自己在诵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解答。有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通过一些必要的启发或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来解决。有些学生自己无力解决或比较重要的问题,则进行师生间的互动探讨,并且补充一些写作的背景,对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欣赏。

(二)诵读中加固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三)比较中升华

在学生具备了相当的诗歌阅读能力后,可以选择同题材的诗词进行比较。通过必要的阐释来准确把握深刻的“理”,通过诵读来把握不同的“情”,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对比中学习诗词赏析,对诗词的主题、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理解、欣赏将更上一层楼。长此以往必定能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为高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在上七年级上册的《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朗读,然后自由提问。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说王建是怎样一个诗人,有的问“秋思”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水调歌头》的上阕前后矛盾,到底是想乘风归去还是想留在人间,还有的说“思念”是无形的,怎么会是圆的。可以说这些问题涉及了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有一些可以通过自学注释来解决,比如说王建的情况。有一些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譬如《水调歌头》的上阕是否存在矛盾,如何理解作者这种矛盾的心情,从而引出写作的背景和苏轼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以及这种观念对于其词风的影响。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产生新的疑问,正是我们主张探究所想取得的效果。学生正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新的问题再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提高的。

在此节课的多媒体运用中,我只选择了一张《唐诗欣赏》的配乐CD,其中有孙道临先生朗诵的《十五夜望月》和简要赏析。学生在CD示范朗诵的帮助下反复吟诵,朗读效果明显好于初读,而简要赏析代替教师小结,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笔者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三首诗词的字词疏通、内容解析,第二课时用来进行比较阅读。结合课后“探究练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首诗词,并且说明原因。学生发言很积极,有的说喜欢《十五夜望月》,因为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涵盖了中秋望月者所有的思想感情;有的说前两句写景精妙,写出了中秋夜的特点。有的喜欢《水调歌头》,说上阕的想象极富浪漫色彩,下阕的抒情极富人生哲理,而且立意高远,超越了一般中秋诗词思乡、思亲的藩篱俗套。也有的喜欢《我的思念是圆的》,爱这首诗巧妙地将无形的思念物化成有形的意象,而且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主题让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也有学生三首诗词都喜欢,因为它们各有千秋,是历代中秋咏月诗词中的佳作。一节课几乎每个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虽显得稚嫩,但独立思考的可贵还是让人欣慰不已。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在无形中从思想主题、艺术表现技巧的高度掌握了三首诗词,达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

以上只是笔者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是有效果的,首先激发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继而活跃了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掌握了诗词的主题、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诗词对于学生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为最精炼的文学样式,学好诗词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断探索诗词教学的实用方法也将任重道远。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放缩法,提升证明数列不等式的效率
吃透内涵 灵活运用——对“三线合一”性质的探讨
灵活运用导数知识,快速解答函数问题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浅析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如何灵活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看图说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