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新农村”如何提升

2015-12-07 01:08郑风田
中国畜牧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村落村庄农民

文│郑风田

“人的新农村”如何提升

文│郑风田

去年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这是中央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概念,表明未来国家对农村的建设方向与过去相比要进行调整,从单纯的“物的建设”过渡到“物的建设”与“人的建设”同步推进,从单条腿走路,过渡到两条腿并行。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应该在硬件建设基础上,重点加强“软”的方面投入。与过去相比,这样的战略更均衡,更稳定,更注重“人”的因素,显示中央政策的宽度与厚度。以人为本,也更符合农村的实际需求。“人的新农村”提升应该有以下五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是对农村的“三留守”多一些关爱,解决他们目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近2.7亿人到城市打工,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如何对这些留守群体进行关怀显得十分重要。需要对农村居民建立完善的养老社保服务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留守儿童上学也应该建立专门的接送制度,这些软性的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需要相应的投入来建设。

其二是提升村庄的管理水平。村庄建设仅有硬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形成一套建设管理制度,以加强对村庄人居环境的管理。比如我国不少村庄家家的房子都修得不错,但却污水横流,村容村貌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建立类似城市的垃圾回收、排污等制度。只有提升村庄的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地让村庄更美丽。

其三是加强培育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短板”,而“人”也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一大“短板”。尽管农村人口数量多,但职业农民较少,农民还是依靠传统经验种地,种植规模小,闲置的劳动力较多,目前一线种地者平均年龄为57岁,未来谁来种地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阻碍。未来农村建设需要的是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民,通过职业农民培训,让职业农民也能够成为高级技术人才,农业才能升级换代。在浙江、陕西等地对农民的技术水平提升评审,建立农民初级、中级及高级农艺师,让农民有职业荣誉感,这对人的素质提升意义重大。未来全国应该逐步建立起类似的体系,提升农民的职业化水平与职业荣誉感。

其四是加强村庄治理制度建设。比如我国近年来出现不少“小官大贪”,还有在一些地区的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存在拉票贿选,家族宗族势力滥权,类似的侵害农民合法权益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完善村庄治理制度,比如通过股份合作制,对村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建立完善的治理制度,解决目前村集体资产管理中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提升村民的主体意识。通过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解决封建迷信抬头、赌博之风盛行等问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乡村风气转变。在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贿选问题,要求有报必查,露头就打。

其五是加强村落文化保护,让村庄记得住乡愁。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城市扩张很快,农村发展也照搬城市进行大拆大建,逼农民上楼,农村原有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文化特色消失很快。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加强对村落的保护成为未来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则,加强对村落保护。比如应该规定,对村庄规划、村庄整治,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拆大建,村庄规划要按照原有的格局来做,原来的沟渠、石板路、古树等都要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原来的格局都应该尽量完全保护下来,让后代能够有历史的记忆。

郑风田: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

导师,副院长。

猜你喜欢
村落村庄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我的小村庄
饸饹面“贷”富农民
村庄,你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村庄在哪里
村庄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