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

2015-12-12 08:17吴晓东
江苏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尾水排污口内源

吴晓东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连云港分局,江苏连云港 222004)

1 蔷薇河流域概况

蔷薇河流域地处淮河流域沂沭泗河下游,处于江苏省水系网络的末梢,位于连云港市的中部,流域内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为丘陵山区,东部为平原圩区。流域面积1816 km2,其中,连云港市境内面积为1349.6 km2,境外面积为466.4 km2。蔷薇河流域属于水资源较为紧缺的地区,用水主要依靠调引江淮水,流域主要河流包括蔷薇河、民主河、马河、沭新河、沭新渠、鲁兰河、石安河、龙梁河等。

2012年,蔷薇河流域常住人口达106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376.3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500 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51.4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69.3 亿元。

2 蔷薇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蔷薇河流域污染源情况调查

蔷薇河流域污染源类型主要包括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内源污染以及上游来水等突发性事故污染。

(1)非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城镇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以及水产养殖污染等。

(2)点源污染主要指流域内工业点源污染。流域内工业企业众多,主要分布在东海县境内,废水排放总量占总污水量的91.7%,其中,氟化物污染全部来自于东海县。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呈现集中的特点,废水主要由大型企业排放,经淮沭新河、马河和民主河汇入蔷薇河,或经尾水通道排放入海。其中,绝大多数污染废水通过淮沭新河排放,目前进入尾水通道的污水量仅占2.6%。

(3)内源污染主要是河道底泥的污染,现状除了蔷薇河市区段底泥清淤工作已完成,其他河段亟需进行河道清淤治理,以防治内源污染。

(4)上游来水等突发性事故污染。蔷薇河流域调引江淮水主要路线为:洪泽湖—淮沭河—淮沭新河—吴场—蔷薇河流域,根据对吴场水利枢纽现场调查,该区域除淮水入境外,沭阳境内的黄泥河、友谊河、厚墩河也汇入蔷薇河内,其来水水质直接影响蔷薇河水质。据连云港水环境监测中心2003-2012年水质动态监测资料统计,蔷薇河突发性污染事故达12次,主要集中在汛期。其中,淮水来水污染2 次,沭阳黄泥河、友谊河、厚墩河来水污染8 次,内源污染事故2次。污染期间蔷薇河水质常为Ⅴ类~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挥发酚、氟化物。

2.2 蔷薇河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分析

综合工业、生活、农村面源等各种污染物入河量,蔷薇河流域主要污染物因子有COD、氨氮、总磷、总氮,其污染物排放入河量分布为3955.68 t/a、438.78 t/a、110.42 t/a、1024.25 t/a。具体情况见表1 与表2。

由表2 可知,区域入河污染物主要是非点源污染,其中,COD 贡献率最大的为农村生活,氨氮贡献率最大的是种植业,总磷贡献率最大的是畜禽养殖,总氮贡献率最大的是种植业。

表1 蔷薇河流域污染源入河量汇总表 (单位:t/a)

表2 蔷薇河流域污染物入河量贡献率 (单位:%)

2.3 水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

蔷薇河流域河湖众多,水系较为发达,区域内尤其是东海县境内种植业、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业等非点源污染较为严重,COD、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0%以上。流域内工业企业较多,但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在普查的120 家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中仅有57 家纳入工业园区统一管理,有37 家排放的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其他大量非重点工业及小型企业分散布置,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最终直接或间接地汇入蔷薇河。目前仅有2.6%的工业废污水进入尾水通道,未排入蔷薇河,其他97.4%的工业废污水直接或间接地排入蔷薇河,影响了蔷薇河水质。另外,蔷薇河流域上游东海县境内石英制品厂众多,常造成蔷薇河水质氟化物超标。

蔷薇河流域处于江苏南水北调末梢,用水主要靠调引江淮水,因此,其水质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水质及沿程污废水的汇入情况。根据调研,沭阳县黄泥河、友谊河等河流的污水时常汇入蔷薇河,是导致蔷薇河流域污染的“源头”。另外,蔷薇河是跨市境的防洪排涝河流,承担着境外宿迁市、新沂市及境内东海县西部地区和市区等地的防洪排涝任务,河道支流较多,尤其是汛期流域内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可直接或通过支流进入干流水体,影响蔷薇河水质安全。

3 治理目标

(1)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以上,河库水质明显改善。

(2)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5%,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80%以上。

(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95%以上。

(4)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统一规划、分类整治,优化整治入河排污口,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河量,实现调水沿线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无排污口。2020年蔷薇河流域COD 限制排污总量为4130 t/a,氨氮限制排污总量为321 t/a。

4 治理措施

蔷薇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主要从排污口布置优化与调整、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内源治理、截污导流、上游来水污染以及调水引流等方面开展治理措施研究。

4.1 排污口布局优化与调整措施

(1)对处于流域内工业园区的企业排污口开展原区整治,实施截污导流工程,将污水截留至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后排入尾水通道入海。

(2)对于尚未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需关闭现状排污口,将企业迁建至工业园区,集中管理。

(3)对流域内大量石英企业进行集中整改,通过政府行为关闭或合并中小型石英企业,将大型石英企业迁入工业园区集中管理,污水集中处理后入尾水通道排放,避免流入蔷薇河。

4.2 蔷薇河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1)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措施。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生活垃圾发酵池,以形成结构合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和生态良好的农村环境。

(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建设生态拦截沟渠和净化塘;减少化肥与农药施用量,实施农田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施用,推广多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配套小沟级建筑物,实施节水措施;建设蔬菜园区防渗渠道及喷灌体系工程。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措施。对准养区域内的养殖场,实施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等环保设施;新建沼气、生态发酵床、有机肥加工等项目工程,推广农牧结合,粪污生态还田,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发展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

(4)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改造旱厕,实现旱厕水厕化、沼气化;增加乡镇垃圾箱、垃圾转运站建设,集中处置固体废弃物。

4.3 蔷薇河流域内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对蔷薇河流域内蔷薇河、淮沭新河、民主河、马河、石安河以及龙梁河等骨干河道实施清淤治理,减少河道内源污染影响;对蔷薇河流域内水库及鱼塘水产养殖进行清理整治,取缔非法养殖;对准养区内的水产养殖开展清洁生产,推广生态饲料,积极推进生态型、健康型水产养殖模式,淘汰落后的养殖技术和工艺。

4.4 截污导流措施

加强对流域内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实现每个乡镇均配有生活污水处理厂;根据流域内工业污水排放情况,进一步扩建或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回用;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相应配套铺设污水收集及污水排放管网。

流域内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工程,是经连云港市发改委批准,为保护蔷薇河流域水质而开展的截污导流工程,其用途是将污水处理的尾水通过尾水通道排放入海,减少蔷薇河流域内污染物负荷量,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加强污水处理厂尾水并网排入尾水通道工程建设。

4.5 上游来水污染治理措施

加强对上游黄泥河、友谊河等河道来水水质的动态监测,同时在上游沿线农村新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并开展面源污染拦截措施,避免废污水汇入蔷薇河流域;在黄泥河、友谊河两岸建设生态护坡和绿化带,在入蔷薇河流域的河口处建造人工芦苇湿地,以加强对来水的净化。

4.6 调水引流工程措施

主要通过工程调度手段,保障蔷薇河流域水系连通,提高河流的水环境纳污容量。

(1)石安河调水线路。利用石梁河水库发电弃水,从石安河经埝河闸、范埠闸引水至鲁兰河,改善石安河、鲁兰河水质;利用石梁河水库发电弃水,经石安河引水至安峰山水库,改善安峰山水库水质。

(2)龙梁河调水线路。起自东海县西南部的大石埠水库,南流至陇海铁路附近折向东北,经陈栈水库、双店镇、羽山水库等地入石梁河水库。

(3)蔷薇河调水线路。通过沭新退水闸和桑墟电站引淮沭河水入蔷薇河;经电厂闸引蔷薇河水入玉带河、西盐河、大浦河、东盐河、排淡河,改善上述河道水质;远期还可通过通榆河调水补充蔷薇河水源。

(4)引淮入石调水线路。通过三级泵站,即一级房山站、二级芝麻站、三级石梁河站将淮沭新河水调至石梁河水库,实现淮沭新河与石梁河水库水系连通。

5 结语

通过对蔷薇河流域进行排污口整治,以及点源、面源、内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截污导流、上游来水污染治理以及调水引流工程,蔷薇河流域水环境将得到改善,水质将更加安全。

[1]张晓波,徐芳,等.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

[2]于峰,林建光.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治理措施探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9).

[3]王清雷,徐磊,等.北京大兴区河道水污染现状调查与治理措施[J].水利水电技术,2012(12).

猜你喜欢
尾水排污口内源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直击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十四五”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牛鼻子”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设计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内源多胺含量在砂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内源信号肽DSE4介导头孢菌素C酰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一次注射15N-亮氨酸示踪法检测鸡内源氨基酸损失量适宜参数的研究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