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慈善家群像

2015-12-14 08:01杨宇勃
清风 2015年8期
关键词:赈灾三门峡慈善家

文//图_本刊记者 杨宇勃

无锡慈善家群像

文//图_本刊记者 杨宇勃

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孙志亮(左五)与部分慈善家后代

“你们是三门峡人民的亲人,如果没有80多年前的无锡人,我不敢想象,陕州(现为三门峡)还会有多少灾民悲惨死去……”2015年6月10日下午,无锡市蠡湖科技大厦,一场特殊的座谈会正在进行,会上,面对在座的无锡人,河南三门峡市民营企业家吴启民满怀深情地说。

为了纪念无锡老一辈慈善家,吴启民准备在三门峡甘棠苑内设立先贤施子祠,并为慈善家们设立雕像。这便是此次座谈会的议题。那么,三门峡人为什么出资在河南为无锡人立像?八十多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碑文里发现慈善往事

2012年,河南三门峡民营企业家吴启民重建了甘棠苑召公祠,在寻觅和挖掘召公文化相关史料的过程中,他意外发现了民国二十年(1931)《陕州召公甘棠碑》碑文。碑文写道:“江苏无锡有三善团:曰溥仁慈善会,曰红卍字分会,曰公济社。主其事者为唐滋镇、蔡文鑫、华文川、华堂、夏茂庠、兰蘅等推选锡人施永成往赈于陕……清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农工商部左侍郎署理尚书唐文治拜撰。”

撰写者唐文治可不是一般人,据无锡市历史学会会长、无锡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汤可可介绍,唐曾经是无锡国学专修馆馆长、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他本人热心慈善事业,长期奔走于赈灾事业。曾任红十字会名誉会员,为资助慈善事业,平日为人撰写墓志铭、墓碑、祭文等,所得的润笔费中有八成捐给了慈善事业。

那么施永成又是谁?通过查询地方志,吴启民发现有无锡人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来到陕州赈灾的记载。然而,文中有一个人叫施襄臣,并不是碑文中所写的施永成。而碑文中的唐滋镇、华堂等人都是当时无锡著名的工商实业家、慈善家。

其中唐氏的后人在香港工商界颇有名望,曾经受到邓小平的接见。通过网络,吴启民发现施襄臣的孙子施久安、施康安等人仍存有当年祖父在三门峡赈灾的资料,“陕州80多年前的大灾,无锡好心人千里迢迢跑来赈灾,救活了很多人呀!我们陕州人要知恩图报,随后,我打算去无锡。”吴启民告诉记者。于是他通过各方关系联系上了施襄臣的后人。

2012年2月12日,吴启民等人怀揣着感恩之心来到了施襄臣的故乡无锡。与施襄臣的孙子施久安、施康安交谈中,吴启民才得知,施襄臣就是施永成——施襄臣字永成。

如今从三门峡到无锡坐火车尚且需要十四五个小时,而80多年前,整个中原地区战火纷飞、军阀混战、匪盗横行,无锡的慈善家当时需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才能将粮食、钱财送递到豫西,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施襄臣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赤地千里的陕州灵宝,看到郊野无主的棺材和暴露的尸骨,以及饥饿灾民的悲惨情况,施襄臣非常痛心。他在一份文书中这样写道:“呼儿叫女的哀哭声,年老体弱以及有病者经不起拥挤的跌跌声和哭救声,还有听到家中传出的嘤嘤哭泣声,有的是因饥饿到没有力气走路,也有的是要面子不肯出来(吃粥)……灵宝如此,关内饥民遍及千里,赈灾力量达不到。陕西饥民如此,而甘肃等处我们足迹未到,情况不明,更不知如何悲惨。”

患难时大爱无疆

80岁的三门峡市陕县党史办地方志原主任刘全生老人寻访了20多位吃过赈灾饭的老人,这些老人们最年轻的也已经八十多岁。眼含泪水的刘全生说:“他们热泪盈眶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一个个老人真情实感的流露,促使我坚持把后面的事情做好!”

陕县关帮群老人的父亲曾回忆80年前的旧事。当时他17岁,无锡善人们拉着十几麻袋小米,每包重约200斤,在村北的财神庙搭棚,用泥做锅台,支起锅,办起粥厂。起初去吃粥的人不多,因为怕吃了被抓壮丁,“善人们”就拎着粥桶挨家挨户把粥送到灾民家里。此后吃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有一个善人头晕生病,在给关帮群的祖父盛粥时趴倒在锅上,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施襄臣,当时他40来岁。

施康安整理了一份20世纪30年代无锡慈善家在三门峡赈灾设粥的粥厂点。其中有东上村、审窝、南关、会兴等等。然而对于类似这些关于祖父赈灾的信息,施康安小的时候并没听父亲谈起过。“对于祖父我知道的不多,小的时候我们家有一些他做慈善的材料,还有不少因为做慈善别人送来的匾额、字画等,后来在‘文革’期间破‘四旧’时,父亲让我一把火烧了。”

施久安依稀记得,当时自己也不知道烧的是什么,“上面写的都是些文言文,我也看不懂,父亲让烧,我们也不问原因,就得烧。”施久安告诉记者,施家家风很严,一直以来,儿子听父亲的吩咐,兄弟听大哥的安排,“这是家风,必须遵守。”

如今,因为不少资料被销毁,所以对于无锡慈善家当年从事慈善事业的初衷可谓知之甚少,施襄臣仅在1931年的自记中写道,“只因生在当今,到处充满杀机,山野百姓,哀伤哭泣,乞求生存,永成虽无才能,但一息尚存,岂能无匹夫之责?”诚然,正是这么简单平实的理由铸就了无锡那一代善人的慈善梦,也许正是他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苦难者的悲悯之心,促使他们在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抛家弃子做慈善。

慈善家过智修也是无锡有名的善人。过智修如今87岁的女儿过毓如老人告诉本刊记者:“我父亲在河南采办棉花,对河南的情况比较熟,所以就去那赈灾。当时我只有4岁,父亲走的时候告诉我,让我在家听妈妈的话,他出一趟远门,不久就回来,走时他还给我买了一包糖果。”

当时,过毓如的母亲即将临产,希望丈夫过智修不要离开,等到过完年她产后再走。然而过智修却说,河南灾民正在受苦受难,逃荒要饭,死人很多。救灾如救火,早去一天就可以多救一个人。最后,过将家里的事托付给了妻子,便与其他红卍字会成员一起奔赴河南。

然而,令过毓如没想到的是,在豫西赈灾的过程中,过智修因为长期操劳,身体感觉不适,原本打算在郑州医治,却因为洛阳与郑州的铁路中断,只好暂住洛阳明义旅馆,那天夜晚,过智修病发身亡。

“当时是我舅舅去河南把尸体运回来的,去的时候他瞒着我母亲。当时舅舅见到父亲尸体时已经被摆放在一口薄皮棺材里了。当地好多百姓正在给父亲烧香祷告。”过毓如颤抖地说道。当时,洛阳火车站派一辆专列运送过智修遗体回到家乡无锡,慈善人士和各界代表都来到火车站接送棺椁。

国学大家、慈善家唐文治听闻此事后,写下了《过君智修赈灾死事碑铭》,赞扬其“勇于好义,以身殉赈,其情可悲,其事可风世也!”就施襄臣赈灾一事,得到了当时政界名流的赞赏,时任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题词“函关生春”;国民党元老、中华民国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为其手书“河岳声凄夜哭哀,遗黎百万苦沉灾,雄关晓月迎秋爽,为报施瓮放赈来”;时任河南省主席刘峙题“境称慈父”,并盖有河南省政府大印。

汤可可告诉本刊记者,无锡老一辈慈善家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在赈灾前线组织实施赈济灾民、开厂施粥,而另一部分人则在无锡后方组织募捐,筹措资金。“他们都不容易,前方的人因为为人正直,所以大家都很放心将募捐的钱财交给他们。后方的人往往具有经济实力、资本雄厚,为前方提供比较殷实的物力支援。”其中有荣德生、程敬堂、吴震修、唐君远、唐尉文等。如唐尉文在1937年2月一次性就捐洋1500元给河南灾民。

慈善家后人华昌年告诉记者,1931年,三门峡闹灾荒时,其父华博臣是开滦煤矿无锡办事处主任,当时无锡地方的慈善组织动员救灾。“当时陕州灾情很严重,粮食供应已经断了。我父亲将此事告诉了我祖父,祖父就派我父亲和父亲的姨夫过子怡去河南了解灾情。得知情况后,我爷爷从上海拨了1万大洋到灾区,而那时河南省政府1000大洋都没到账。”

华昌年的祖父是地地道道的无锡人,一直在上海开办企业,经营状况还不错。同时在河南有容纳几千工人的棉花打包厂,是当时河南唯一的现代化机器生产企业。华昌年的祖父早年在上海、汉口做国际贸易,当时称为买办,赚了钱,在全国不少地方有20多家企业和工厂。“我祖父很关心当时陕州灾区位于南关的打包厂职工,所以就资助那里,他不仅一次救灾,而且后半辈子在上海建立了彭寿堂药号,民国十七年(1928年)的报纸上有记载,彭寿堂里穷苦的人看病是不要钱的,免费拿药。”

先贤施子祠

慈善梦想传承不息

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区,无锡可谓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兴学和读书之风在这里久盛不衰。也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无锡人以义取财、仗义疏财的商业道德文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无锡东林书院遗风成为无锡商人心忧国家、关怀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

汤可可告诉本刊记者:“无锡市的慈善家很多,有唐、施、华、张、过氏等家族。”当时成立了育婴堂、普济堂、同仁堂等10所民间慈善组织,其中,以无锡溥仁慈善会、世界红卍字会无锡分会、无锡公济社最具有实力和影响力,80多年前的陕州赈灾就是这3个慈善组织开展的。

无锡溥仁慈善会成立之时共有57人。著名的无锡工商业实业家唐氏家族唐滋镇、唐圻镇、唐渠镇等均名列其中。世界红卍字会无锡分会会长蔡文鑫同唐兹镇合资办面粉和纺织企业,也是无锡著名的慈善家,副会长是华文川、胡世荣、唐渠镇。他们施米、施衣、施药,遇见各地有水旱兵匪等灾祸时,就会奔赴各地赈灾。其足迹远赴天津、北京、河南、山东、江苏、江西等省份。据悉,红卍字会无锡分会的后援团几乎分布在无锡的各行各业,人数十分庞大,他们是无锡社会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也是无锡慈善事业能支持各地灾区的财力所在。

如今无锡慈善家的后人施久安、施吉安、施康安、过毓如、过维丹、华昌年、张仲仪等仍在延续父辈们的慈善梦。他们在惠山古镇建立了先贤施子祠,里面陈列了他们收集到的关于父辈们做慈善的史料,他们打算把这里作为开展慈善事业的信息搜集平台,并且对外开放,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联系到更多倾心于慈善事业的同仁。

作为慈善家后代的华昌年一直关注贫困家庭孩子的入学问题,他以办“爱心班”,发放“爱心卡”等等举措,通过十多年的坚守,已经有近1400名学生得到了帮助。此外,他还经常支持各种募捐活动。华式家族成员华洲因开展各种慈善活动被评为上海首届“慈善之星”,华山在自己经济条件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先后出资300万日元,建立奖学金,20年间,资助了一批贫困学生。

无锡慈善家唐滋镇的后人唐炳源继承行善积德、报答社会的优良家风,和其妻唐温金美分别捐助香港理工大学建造大楼,唐星海之子唐骥千,现为联亚集团有限公司名誉主席、香港纺织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他功成名就后,不忘回馈社会,更是资助美国麻省理工家境贫寒的美籍华人子弟求学,已经累计向麻省理工捐款1000万美金,至今已有约120名学生得到资助。

唐圻镇之子唐淞源也是如此,一生从事商业的他,在退休后倾一生之积蓄100万,在安徽淮安设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救济残疾人,捐助特困户、建设希望小学。唐圻镇之孙唐晋千教授热心慈善,拿出35万元建立慈善基金会,帮助困难人群……

古人云: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80年后的今天,吴启民与无锡市慈善家的后人们商议在三门峡甘棠苑内为80年前的无锡慈善家群体打造雕塑,不仅是为了纪念他们,更是为了将他们身上的慈善精神发扬光大。

时代在变化,观念在更新,但总有一些东西会持久地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一个平凡的人,即便没有宽裕的经济基础,但并不代表就没有帮助他人的能力。慈善事业的延续不在于给予了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一颗同情和善良的心,从这个角度来讲,无锡人做到了。

猜你喜欢
赈灾三门峡慈善家
不舍放开那双手——怀念旅港慈善家郑兆财先生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张超丽作品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An Analysis of the Common Errors in Oral-English Learn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传承慈善 慈善传承——记澳大利亚华人慈善家魏基成
银行赈灾损款
中国民生银行急速开通赈灾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