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巨大主动脉窦瘤伴主动脉瓣脱垂一例

2015-12-15 05:32安攀杨志强王照谦贾崇富孙喜霞刘欣李琳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摄影术房室主动脉瓣

安攀,杨志强 ,王照谦, 贾崇富, 孙喜霞, 刘欣, 李琳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巨大主动脉窦瘤伴主动脉瓣脱垂一例

安攀,杨志强 ,王照谦, 贾崇富, 孙喜霞, 刘欣, 李琳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时周身乏力,无心悸、胸闷,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此后曾间断出现上述症状,未予治疗。半个月前患者自觉周身乏力加重,伴胸闷、气短,偶有胸痛,有时夜间憋醒,严重时难以入睡,于2012-06-09入院。动态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化验检查:心肌酶正常。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冠状窦瘤伴附壁血栓形成(图1),基底宽约2.9 cm,深度约3.2 cm;主动脉瓣脱垂伴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和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

图1 巨大左冠状窦瘤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成像示:连续横断面图像示左冠状窦向后下方呈大囊袋状瘤样膨出(图2A、2B),瘤体大小约3.4 cm × 3.1 cm,瘤颈宽约2.0 cm,瘤壁不规则伴附壁血栓和子瘤,子瘤大小约8.8 mm × 9.8 mm,巨大的瘤体压迫左心房、左心室和左心室流出道变形;多平面重组图像在同一个平面上显示了左冠状窦瘤及其子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左心房、室和左心室流出道受压变形(图2C);容积再现三维图像立体显示了窦瘤全貌及窦瘤与左冠状窦和左冠状动脉的毗邻关系(图2D);舒张期CT虚拟内窥镜伪彩图直观显示窦瘤基底部在左冠状窦腔内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左冠瓣叶增厚、连续性中断(图2E);左前降支肌桥,左、右冠状动脉未见有意义狭窄;右侧少量胸腔积液,CT诊断为巨大左冠状窦瘤伴附壁血栓形成,主动脉瓣脱垂。

一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窦瘤未见增大,患者拒绝行主动脉瓣成形及冠状窦修补术,临床考虑患者症状主要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关,故行永久性双腔起搏器置入术,术后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明显缓解,随访2年无复发。

图2 巨大左冠状窦瘤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图像

2 讨论

主动脉窦瘤多为主动脉根部中层弹力纤维先天发育异常,致局部管壁薄弱,逐步呈瘤样凸出形成窦瘤[1]。临床上以右冠状窦瘤和无冠状窦瘤多见,分别约占65%~85%和10%~30%,而左冠状窦瘤极少(小于5%)[2]。本例采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时间分辨率达75 ms,尽可能减少了升主动脉根部的运动伪影,左冠状窦瘤和主动脉瓣显示清楚,CT影像学特点:①横断面图像示左冠状窦瘤呈囊袋状向后下方突出,可见子瘤,未见破裂;瘤壁合并附壁血栓、未见钙化;左冠瓣叶增厚;未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②多平面重组可在同一平面任意角度旋转、多方位直观显示窦瘤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与冠状窦和周围房室结构的关系,可为临床提供较多细节。③容积再现可立体、直观显示窦瘤全貌以及窦瘤与左冠状窦和左冠状动脉的关系,有利于指导手术治疗。④CT虚拟内窥镜伪彩图显示窦瘤基底部形态、大小,以及主动脉瓣异常有优势。单纯未破裂主动脉窦瘤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已破裂的窦瘤可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常因典型症状和体征就诊[3]。该例巨大左冠状窦瘤未破裂,而以瘤体压迫心脏结构出现症状就诊,实属罕见,可能与窦瘤附壁血栓形成有关;但其合并子瘤,应警惕随时破裂的可能。本病尚需与较大的室间隔膜部瘤等相关疾病鉴别[4]。CT可清楚显示主动脉窦和室间隔等结构,可除外室间隔膜部瘤等相关疾病。总之,CT能直观、立体、多角度显示主动脉窦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辅助手段之一。

主动脉窦瘤可引起主动脉窦扩大、变形,牵拉瓣叶移位、脱垂;增大的主动脉窦瘤压迫相邻的心脏结构,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系统,造成心律失常[5]。本例巨大左冠状窦瘤牵拉左冠窦,可能是造成主动脉瓣脱垂和关闭不全的原因;患者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亦可能与窦瘤巨大压迫左心房和(或)房室传导通路有关。

[1] 李军, 宋学营, 张靖, 等. 巨大主动脉窦瘤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2, 27: 207.

[2] 戴汝平. 心血管病CT诊断学. 第二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93-395.

[3] Bricker AO, Avutu B, Mohammed TL, et al. Valsalva sinus aneurysms: findings at CT and MR imaging. Radiographics, 2010, 30: 99-110.

[4] 侯传举, 邓东安. 主动脉窦瘤破裂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研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18: 125-128.

[5] 吴健, 秦立军, 刘启明. 主动脉窦的解剖及电生理特点.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 22: 79-82.

2014-08-22)

(编辑: 漆利萍)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CT检查科

安攀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 Email:anpan135@163.com 通讯作者:杨志强 Email:yzq_0708@126.com

R54

A

1000-3614(2015)01-0098-01

猜你喜欢
摄影术房室主动脉瓣
对比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与退行性三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及临床特点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12例二叶式主动脉瓣超声心动图的回顾性分析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摄影术180年 静观传承百年的影像视野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从自拍到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