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视域探讨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和政府监管

2015-12-18 13:52范树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博弈论会计信息利益

范树峰

(福州理工学院,福建 福州 350506)

基于博弈论视域探讨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和政府监管

范树峰

(福州理工学院,福建 福州 350506)

博弈论是一种分析工具,它可以对参与到证券市场的各个利益主体进行细致分析,能够很好地揭示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从而促进公司的发展与进步。博弈论视域下,市场参与各方相互博弈、相互竞争,来取得自己的经济利益,上市公司也十分需要这种博弈论分析工具,分析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政府监管的博弈过程,然后分析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最后找出一些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博弈论;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信息披露失真;政府监管

1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和政府监管的博弈过程

我们是以博弈论的视域来探讨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政府监管的,所以首先要明确博弈论的概念与特征,然后分析出这个具体的博弈过程。

博弈论及其基本假设的分析

博弈论又可以称为对策论,这种理论主要是通过构建经济行为模式,来研究不同参与主体会选择的策略,使得分析更加精确。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策略并希望自己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时,你会怎样选择最好最有效的策略,它注重的是参与主体之间活动行为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也就是一方的参与者在做决定时,不仅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还会仔细研究对方的行动与策略,从而做出自己最终的选择。

博弈论分析的基本假设主要考虑到了以下几个参与主体,有个体行为的理性、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分析下博弈论下的基本假设。1、个体行为理性。个体在参与这项博弈活动时,从开头到结尾都在考虑自己的利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并将这中利益实现作为唯一的目标,一般不会考虑其他个体的利益,当自身最大化时除外。这些个体的代表者一般是进入环境会计信息纰漏的上市公司和一些政府部门。从上市公司角度考虑,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行为的理性,因为上市公司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受到政府的管束与限制。政府部门也是一个追求自身利益但同时又不缺乏理性的主体,追求自身利益主要表现在注重自身业绩,保持理性则表现为政府部门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为了公众的利益以及公共事业的利益,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整。环境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他可以作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状况和未来环境的质量与风险的评价指标,对上市公司与企业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审计信息,因此双方需要对此进行博弈。上市公司与政府部门之间可能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等,从而产生信息交流困难,环境会计信息主要是来自于上市公司内部的,上市公司是信息的主要掌握者,而政府部门对于环境会计信息了解地并不多、不能够清楚地知道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两者相比,上市公司掌握更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相关资料,而政府部门则掌握得少,因此很容易就出现一种信息不对等的现象,为上市公司隐瞒自己的环境会计信息提供了机会。另外就是来两者之间很难进行合作,即使合作也是很短暂的,也就是说双方不能沟通好来实现共赢与利益的最大化,也有一些企业贿赂政府部门,政府出于地方保护政策的需求,从而和这些企业进行合作,取得了一些小的成果,但是从大的趋势来看,非合作依然是主要的发展趋势[3]。

2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博弈分析

从以上的上市公司与政府部门的博弈过程来看,上市公司很容易因为两者信息的不对等而隐瞒自己的真实环境会计信息,从而出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问题,除此之外,环境会计信息失真还有博弈各方问题与因素,下面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下。

2.1 投资方的问题

投资方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向公司企业投入自己的资金、承担一些经营风险,但同时又享有公司盈利的收益权,他们分析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状况,然后再做出投资决定。投资者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同时也是会计信息失真披露的主要受害者,作为博弈过程的主要参与主体,他们的决策行为会对博弈的其他参与者产生影响,博弈的结果也会受到影响,在投资者追求而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在不经意间地助长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现象的出现,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下这方面原因,1、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信息的搜索与关注度不够。投资者处于信息获取的劣势,投资者的信息获取源只是经营者披露的会计信息,通过这些来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想要获取更多更客观的信息,就需要另花人力与物力去搜集信息,但这种方式具有限制性,投资者也不会漫无目的地寻找信息来追求信息优势,这就很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这种情况主要是对投资者不利,上市公司可能利用这个漏洞对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隐瞒、或者是包装、粉饰,丧失信息的真实性,这些源于投资者对信息的关注不够[1]。

2.2 上市公司自身的问题

上市公司自身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司的经营者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这些人员在博弈过程中处于信息供给者的位置,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直接参与,能够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因此在获取公司信息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即使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也是处于优势的地位,但他们追求的也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会为经济利益而做一些扭曲、作假的行为,而且监督机制的弱化也为其提供了出现的可能性。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披露失真的信息,给市场传达出了一种虚假的信息信号,将公司包装粉饰地很好,这样就会使公司的股票价格大幅度地上升,他们就能进一步地获取更多资金来进行下一步地发展,以低成本获取了高收益。上市公司的造假不是很随意的事情,需要受到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与证监会的监督管理,但是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部门审计力度不够,监管体系薄弱,公司的违规造假现象被发现的概率很小,即使被发现了,受到的惩罚也很小,惩罚力度不够严厉,综合分析上述,造假的成本很小,公司的经营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便进行造假,进而使股市进入了虚假成灾的怪圈。

2.3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问题

会计事务所的工作主要是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查与认证,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将会对信息使用者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降低投资的风险,但是从利益方面来说,注册会计师也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也会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尽可能多地收取审计费用,他们有时为了达到目的,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促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失真现象的出现。

会计审计部门不具有独立性,我国的公司管理机构目前来说是很不完善的,公司内部人控制着公司的主要权利,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对审计人员的聘任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些高层管理人员控制者审计机构的日常工作开销、聘任的工资等资金的流动,是会计事务所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会计事务所对他们的依赖性也很大,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经济利益关系,会计事务所的独立性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会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与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合作造假,披露出失真的会计信息,或者是出具没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很大风险的,面临着执业资格被取消或是处罚,但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就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偏袒上市公司、并与之合作制作虚假报表[1]。

3 从博弈论视域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会给股民造成经济财产的损失、影响公司良好的诚信形象的树立,甚至会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威胁,因此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下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3.1 规范公司管理人的行为,加强激励制度的建立

为了确保公司的经营绩效的真实性,使公司能够自觉地发布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企业加的诚信声誉进行评价,建立起完善的公司各个管理层的声誉等级制度,有相关的机关在特地时期对公司的经营者的业绩、行为进行实地调查与考核,然后再评价其声誉,将这种声誉等级记录在档案里。其次对于造假的经营者要处以严厉的处罚,降低造假的几率、从而降低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经营者为了获取收益而不择手段地提供一些失真的会计信息,防止这种想象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经营者的造假的风险成本大于风险收益,这时,他们提供失真环境会计信息的几率就会降低了,为了做到这些,会计审计部门需要加大对公司会计信息的审查力度,对于违规的企业也要加大处罚力度[6]。

3.2 增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力度,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社会公众要加强对于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审查,使环境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现在最好是完善会计委派制对于公司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力度,减少环境会计信息的失真。公司内部也要完善计量程序、使原始数据更加科学与规范地被分类,为提高环境会计信息质量打好基础,然后三者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力度,共同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

3.3 制定好完善规范的会计法规

只有完善规范的会计法规对公司的资金预算进行约束、环境会计信息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来,完善的经济体制下,会计的法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制定出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制度,将法律因素考虑进去,进行有机结合。

4 结论

我国的证券市场急需整顿,各个博弈参与主体的行为都在影响着整个市场的运行,这几个主体中,影响最大作用最大的是上市公司这个主体,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度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他影响着股民的投资选择,同时这种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也受到多个参与主体的影响,这些参与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做一些违规的事情,并在市场上进行博弈,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控制,将环境会计信息的最真实一面给发布出来。这项工作要想做好,首先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以及上市公司与政府部门的具体博弈过程,然后找出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最后从而各方面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1]李志强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成因分析[J].经济经纬,2006(2):87-89.DOI:10.3969/j.issn.1006-1096.2006.02.024.

[2]王波,梁双.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分析[J].会计之友,2008(27):111-112.DOI:10.3969/j.issn.1004-5937.2008.27.061.

[3]郝凤君.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政府监管的博弈分析[J].价值工程,2012,31(4):116-117.DOI:10.3969/j.issn.1006-4311.2012.04.092.

[5]王敬勇,薛丽达.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基于演化博弈论视角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5):8-12.DOI:10.3969/j.issn.1672-0695.2010.05.002.

[6]陈亮.以博弈论视角下分析会计信息披露[J].商情,2011(44):31-31.

[责任编辑:D]

Discussion 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and government regulators Based on Game Theory Perspective

FAN Shu-feng

(Fux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jian Fuzhou 350506,China)

Game theory is an analytical tool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for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ock market, it can well reveal the reasons listed companies to disclos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thus promote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 market participant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to get their own economic interests, the listed company needs this kind of game theory analysis tools to analyze the gam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it analysizes the cause of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identify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game theory;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istortion; government regulation

2015-07-15

2013年,2014年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号:JA13487S,JAS14470)。

范树峰(1983-),男,福建寿宁人,讲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工作。

F234.3

A

1671-5330(2015)05-0129-04

��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会计之友,2011(4):22-23.

10.3969/j.issn.1004-5937.2011.04.007.

猜你喜欢
博弈论会计信息利益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基于博弈论的GRA-TOPSIS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
I Love You, Dear China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