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2015-12-19 05:08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造影血流脑梗死

黄 胜

重庆奉节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奉节 404600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疾患,占脑卒中的70%~80%以上,又以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常见,由于颈内动脉供应幕上脑组织,发生梗死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临床后果[1]。因此,采用合理的检查方法早期发现病变是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的基础。CT灌注成像是一种CT功能成像,可反应组织血流灌注状态。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能够动态观察血管的形态及血流状态[2]。本文通过分析6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影像学资料,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01-2014-01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男36例,女24例,年龄35~74岁,平均(63.7±9.6)岁。纳入标准:初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12h;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影像学检查显示脑内明确的病灶,均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临床资料完整;符合知情同意原则;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急性炎症;脱髓鞘病变;脑血管畸形;严重肝、肾脏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碘造影剂过敏;不能配合研究者;死亡病例。

1.2 临床表现 60例患者中,存在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36例,言语不清8例,失语7例,视觉功能异常5例,存在意识障碍4例。

1.3 研究方法 检查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CT灌注及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行碘过敏试验。

1.3.1 CT灌注扫描:首先经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道。螺旋CT检查设备选择PHILIPS 64排Brilliance CT,首先行颅脑平扫,而后行CT灌注扫描。扫描参数如下:电压80kV,电流150mAs,层厚5.0mm,矩阵512×512,共16层。经外周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80mL(欧乃派克影,370mg I/mL),采用高压注射器,团注,速度4mL/s。扫描自注射造影剂同时开始,曝光次数13次,总扫描时间52s。

将CT数据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全脑灌注分析软件及AXIOM Artis dTA Detector System分析CT数据,测量脑梗死病变及对侧正常组织相关参数,包括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

1.3.2 血管造影检查:检查设备选用西门子数字减影X光机,检查前禁饮食至少4h。患者体位取仰卧位,腹股沟常规消毒后于下方2cm左右股动脉处行局麻做Seldinger穿刺,随后置入5F鞘,将pigtail导管通过鞘置入主动脉弓,以15~20mL/s速度注射30mL造影剂首先主动脉弓进行造影,再以单弯导管或猎人头导管依次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前中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诊断标准: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及完全闭塞(100%)。

1.4 观察指标 观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CT灌注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特征,分析脑内病变与责任动脉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平扫及CT灌注成像特征 60例患者中,CT平扫显示47例存在明确的脑内病变,呈斑点状、斑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边界模糊。另13例CT未显示明确病灶。60例患者CT灌注图像均显示明显异常。肉眼观察,病变部位与对侧存在显著差异。经量化分析,与健侧比较,脑梗死病变区CBV、CBF均显著降低,MTT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ROI主要CT灌注参数比较 (±s)

表1 各ROI主要CT灌注参数比较 (±s)

注:与对照区相比,aP<0.05,与半暗带区相比,bP<0.05

部位 CBV(ml/100g)CBF(ml/100g·min)MTT(s)脑梗死区 2.42±0.78b11.38 ±3.62 ab17.63 ±4.34 ab健侧对照区2.75±0.91 63.28±13.45 4.65±1.23

2.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特征 60例患者中,存在动脉狭窄52例(86.7%),其中单发15例,多发37例,共显示狭窄180处。具体分布:颈总动脉15处(8.3%),颈内动脉颅外段20处(11.1%),颈内动脉颅内段35处(19.4%),大脑中动脉70处(38.9%)大脑前动脉502处(27.8%);以大脑中动脉狭窄比例最高,其次为大脑前动脉,颈总动脉比例最低。

2.3 CT灌注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的关系 60例患者中,45例(75.0%)患者CT灌注成像病灶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责任血管相一致,7例(11.7%)CT灌注成像病灶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变血管不一致,8例(13.3%)未显影血管异常。

3 讨论

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发出,在颅内分为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供应幕上除丘脑、胼胝体压部、枕叶及部分颞叶之外的大部分脑组织,如发生血流减少或降低,会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梗死等严重临床后果。由于常规颅脑CT平扫对6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敏感,CT图像多表现为无明显异常,漏诊率很高[4]。

CT灌注成像是一种CT功能成像,可反应扫描部位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研究认为,其对组织血流灌注情况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病理学研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5]。CT灌注成像的原理为经静脉团注含碘造影剂后,通过对感兴趣区多次的连续动态扫描,CT灌注成像能够获得感兴趣区内每一像素的血流灌注情况,并能通过后处理得到其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出CBV、CBF、MTT等血流动力学参数[6-7]。在脑梗死的诊断中,CT灌注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脑梗死病变的存在,重建图像中,肉眼观即可显示病变区灌注异常。经量化分析,更能够显示病变部位血流灌注参数的异常。与常规CT平扫比较其优势明显,首先,可早期显示病变的存在,病变的部位、数量及大体形态特征。其次,可量化显示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具有客观性。本研究中,60例患者CT灌注图像均显示明显异常,与健侧比较,脑梗死病变区CBV、CBF均显著降低,MTT显著升高,说明CT灌注图像对脑梗死患者血流灌注异常十分敏感,且可客观、准确的显示其特征。研究认为,常规影像学检查只能从形态学角度显示病变,但CT灌注成像能够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反应病变组织功能改变。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脑缺血发生的30min内,CT灌注成像即可显示脑组织灌注的异常。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原理为在注入造影剂前、后分别对病变部位摄取X线图像,经计算机后处理系统对图像进行减影处理,减除重叠的组织信息,即可得到扫描范围内感兴趣血管的图像[8-9]。其优势在于图像清晰,对比度高,可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对血管腔内病变的显示最为清晰,并可介导行血管内介入治疗,使血管再通[10]。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各部位血管检查的金标准。本文共52例(86.7%)患者存在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狭窄比例最高,颈总动脉比例最低。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45例(75.0%)CT灌注成像病灶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责任血管相一致。提示两种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综合两种检查结果,不但可以早期发现脑内病变的存在,并可显示责任血管,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

综上所述,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十分常见,应用CT灌注成像能够早期发现脑内病变的存在,并可行量化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则可清晰显示责任血管,两者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从而指导临床诊疗。

[1]殷云志,陈燕浩,金朝林,等.CT动脉成像在颈动脉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因素相关性的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0):1 616-1 618.

[2]刘新峰.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与血管内再通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1):721-724.

[3]孙旭文,高晓玉,李冰,等.单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498-499.

[4]杨帆,时惠平,史文倩,等.全脑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1):988-992.

[5]旃培艳,张临洪,徐武平,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脑动脉狭窄的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 265-6 266.

[6]暴党振,王鹤,暴焕英,等.小覆盖范围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卒中的评价[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411-413.

[7]Finlayson O,John V,Yeung R,et al.Interobserver agreement of ASPECT score distribution for noncontrast CT,CT angiography,and CT perfusion in acute stroke[J].Stroke,2013,44(1):234-236.

[8]林小慧,刘开祥,齐立,等.不同年龄组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分布的DSA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3):198-200.

[9]殷志峰,瞿宝进,焦德让,等.缺血性脑血管病DSA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6):451-455.

[10]徐方元,陈爽,关颖,等.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7):1 370-1 373.

猜你喜欢
造影血流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