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

2015-12-19 05:24龚小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脑外伤苏醒插管

龚小芳 李 昊

湖北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十堰 442000

脑外伤是急诊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其病情危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由于脑组织的血管较为丰富,结构较为复杂,造成手术难度较高,尤其术中止血较难[1]。同时由于在脑外伤手术中插管引起不适、疼痛等高强度刺激可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为剧烈,从而造成颅内压升高、脑代谢增加,最终可导致患者脑水肿、脑疝及死亡[2]。因此,如何使患者术中不适、疼痛以及创伤性应激反应得到控制和减轻是脑外伤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以86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脑外伤手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06-2013-08于我院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6~75岁,平均(47.6±7.5)岁,体质量45~80kg,平均(55.3±8.6)kg,脑外伤类型:脑内颅骨骨折10例,颅内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13例,脑挫裂伤3例,其他2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34~77岁,平均(48.1±6.2)岁,体质量46~78kg,平均(52.9±9.7)kg,脑外伤类型:脑内颅骨骨折9例,颅内血肿16例,硬膜外血肿15例,脑挫裂伤2例,其他1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排除气管插管困难、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及严重过敏反应等。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进入手术室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同时进行面罩吸氧后开始麻醉诱导。对照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采用静脉持续微量泵入,每小时总用药量应低于1g/kg,药物达峰值时为20min;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入,可用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采用微量持续泵入。2组患者的其他用药方式和剂量均相同[3]。

1.3 评价标准 (1)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Ⅰ级:患者无体动,无痛感,可以平静接受手术;Ⅱ级:患者有轻微体动和痛感,但在可承受范围内;Ⅲ级:患者有明显痛感,体动明显,情绪较为烦躁、不安;Ⅳ级:患者痛感剧烈,情绪躁动不安,不能很好配合手术。(2)观察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时、去骨瓣时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3)观察2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软件包选用SPSS 16.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I级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麻醉效果对比 [n(%)]

2.2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麻醉前,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HR、SBP、DBP、MA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尤其在插管时、去骨瓣时及拔管时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s)

表2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HR(次/min)SBP(mmHg)DBP(mmHg)MAP(mmHg)对照组 麻醉诱导前81±14 133±15 78±10 96±12插管时 71±8 105±14 63±7 74±8去骨瓣时 80±11 117±18 69±12 81±9拔管时 89±12 129±19 80±8 98±18观察组 麻醉诱导前 82±15 134±16 78±9 95±11插管时 59±6*101±10 *54±6 *69±5 *去骨瓣时 72±6*104±11 *60±7 *71±9 *拔管时 81±4*113±10 *72±6 *90±15 *

2.3 2组苏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在平均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平均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 (±s)

表3 2组平均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 (±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平均苏醒时间(min) 平均拔管时间(min)对照组43 16±2.1 3.6±1.8观察组43 9±1.5* 2.1±0.7*

3 讨论

脑外伤手术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其手术较为复杂,在操作时易损伤脑内的组织和结构,同时由于在手术麻醉过程中需要插管、拔管等操作,这些刺激性的操作可引起患者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升高,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异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4]。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麻醉效果,抑制应激反应,减轻手术疼痛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

舒芬太尼是外科手术中常用麻醉药物之一,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其血浆蛋白结合率比普通麻醉类药物高,能够顺利进入脑组织,起效较快,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循环功能,抑制应激反应[5],其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其他同类药品[6],可弥补其在临床上可以接受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稍稍延长的缺点[7]。舒芬太尼之所以起效较快,镇定效果较好是由于其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从而使血管得到舒张,降低了外周血管阻力,因此,可显著稳定血流动力学[8-9]。同时舒芬太尼可在肝脏内进行转化形成N-去烃基和O-去甲基的代谢物,经过肾脏排除。在经过肾脏排出的成分中含有去甲舒芬太尼代谢物,此类物质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效价为舒芬太尼的1/10左右,从而使舒芬太尼比同类药品持续时间要长。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级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镇痛镇静方面,舒芬太尼比瑞芬太尼镇痛效果更明显,药效更持久,更加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方面,观察组在插管时、去骨瓣时及拔管时的HR、SBP、DBP、MA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更加稳定,平均动脉压、心率在麻醉过程中未见显著波动,而对照组中的患者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波动较为明显,这与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及舒芬太尼镇痛时间较长有关,可见舒芬太尼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要显著优于瑞芬太尼(P<0.05);在平均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上看,观察组的平均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上舒芬太尼亦优于瑞芬太尼[10]。

综上所述,在脑外伤手术麻醉方面,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比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更明显,药效更持久,起效更快,可显著减轻患者在术中产生的应激反应,稳定其血流动力学,在平均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值得急诊脑外伤手术中推广和运用。

[1]曹艳,王小艳,杨海宁.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脑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2):212-214.

[2]谢海玉,占丽芳,邓云菱,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老年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81-282.

[3]高秀红,张志辉,毛瑞芬,等.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30(11):149-150.

[4]陶永忠,宫伟.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神经外科手术的比较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3):37-39.

[5]褚立梅,李红军.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30):134-135.

[6]杨舜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气管插管诱导时对心血管的反应[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8):78-79.

[7]唐轶洋,张兴安,阳婷婷,等.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2):1 489-1 496.

[8]孙召云,方法娇,周艳瑾.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诱发儿童呛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103-105.

[9]徐华,李世忠.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小儿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638-640.

[10]陈锴,薛鹏,张兆伟,等.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应用于颅脑外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7):30-32.

猜你喜欢
脑外伤苏醒插管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植物人也能苏醒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绿野仙踪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会搬家的苏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