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

2015-12-19 05:08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康复

杨 喆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咸阳 712000

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 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有研究指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康复护理,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2]。我院采用集中护理干预模式治疗脑卒中患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1)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于1995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3)既往健康,发病时间≤3d;(4)无意识障碍,能够配合检查,各项生命体征稳定;(5)无明显智力障碍,排除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13-06-2014-06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3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部MR或CT证实为单一大脑半球病变。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7)。对照组男41例,女26例;年龄45~80岁,平均(58.27±10.24)岁;脑梗死54例,脑出血13例;左侧肢体瘫痪37例,右侧肢体瘫痪30例。观察组男44例,女23例;年龄47~78岁,平均(57.51±11.14)岁;脑梗死51例,脑出血16例;左侧肢体瘫痪35例,右侧肢体瘫痪32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降颅压、给予神经营养药和细胞活化剂等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安慰、早期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中式护理干预。以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4]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水平。

1.4 集中护理方法

1.4.1 早期护理干预:①集中病人。将观察组内的所有脑卒中偏瘫患者集中于早期护理干预病房,由经过专业康复培训的护士出任责任护士。②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并由专科护士进行讲解,讲解内容重点包括脑卒中的肢体瘫痪特点和早期康复重要性,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对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的正确认识。同时,鼓励家属与患者多做互动。评价健康教育效果2次/周,为保证所有患者均得到良好的健康效果,并根据实际效果差异对患者做个性化指导。

1.4.2 心理干预:脑卒中患者因发病后偏瘫失去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悲观失望、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发病后3个月是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确保康复效果。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掌握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鼓励家属和患者之间多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另外,建议患者之间做积极的情绪交流,相互激励,相互树立康复信心。

1.4.3 康复训练:病情不同时期需要给予不同的康复训练指导。①病情急性期。此时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明显且生命体征不稳定,严格要求患者卧床休息,体位和肢体摆放正确,避免患者出现痉挛和关节脱位变形。患者采取侧卧位时,患侧肩、髋不能压陷在身体之下,患侧上肢应伸向前而髋部需伸直;应以软垫支持患侧的头、肩、臂、髋部,患肩保持外旋、外展位而患髋保持略内收、内旋位。为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和其他并发症需要让患者定时(一般间隔2~3h)变换体位。②病情稳定期。使患者肢体处于正确姿势,对患肢进行摩、推、拿、搓等按摩,以便使其尽早恢复肢体感觉功能。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上下肢的活动,早期可以让健肢带动患肢,从被动运动逐渐适应为主动运动。进行坐位、跪位、立位及步行中的平衡训练。

1.4.4 家庭护理: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支持非常重要,在住院期间,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使其掌握操作技巧。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最新情况,并对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坚持康复训练。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SF-36评价均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的SF-36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大多伴肢体瘫痪、失语、心理障碍等后遗症,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有限。大量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证明,康复护理能够比较有效地预防并矫治脑卒中患者的语言、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改善乃至恢复均有重要意义[5-6]。有研究指出,70%~80%的脑卒中患者在经过正规康复护理后基本可实现生活自理,而约30%的脑卒中患者在经过正规康复护理后能够重返工作岗位[7]。

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作用有限,而集中护理干预模式则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医学理念提倡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要求[8]。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控制血压、降颅压、给予神经营养药和细胞活化剂等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集中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组内患者的生理健康领域(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总体健康四个维度)和心理健康领域(包括精力、社会能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评价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集中护理干预模式在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康复进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患者的主观努力,调动患者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重要。有研究显示,良好情绪和兴奋的状态能够解除患者的神经抑制,能够让患者的肌肉保持良好状态。集中式护理干预,以病人为主体,遵循护患互动原则,以专科护理为基础,以康复护理技术为中心,以改善功能障碍为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集体化互动的健康教育,在病人接受早期康复理念的基础上,加上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消除病人的孤独感,使病人在愉快、兴奋的状态中接受规范化的康复训练,从而达到最佳康复效果[9]。总之,相对于常规早期康复护理,集中式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保持良好的恢复趋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1 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SF-36评价比较 (±s)

表1 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SF-36评价比较 (±s)

注:与观察组干预前各项目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干预前各项目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各项目比较,③P<0.05

SF-36项目 观察组(n=67)对照组(n=67)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生理健康领域 44.63±3.88 65.37±5.87① 42.63±5.77 51.63±5.03②生理功能 12.18±2.74 29.35±6.11①③10.76 ±2.37 22.65±5.01②生理职能 4.61±0.44 7.92±1.09①③ 4.29±0.51 6.05±1.25②躯体疾病 10.32±1.02 12.36±1.25①③10.37 ±1.13 10.25±1.24②总体健康 18.06±2.74 18.99±2.59①③17.63 ±2.35 17.63±2.87②心理健康领域 48.95±7.86 57.68±8.63①③52.36 ±7.55 51.36±7.59②精 力 17.25±3.52 17.68±4.25①③17.63 ±4.08 16.35±3.57②社会能力 7.57±1.34 9.35±2.33①③ 7.49±3.68 7.96±2.45②情感职能 4.82±1.05 5.98±1.49①③ 4.93±1.23 4.52±1.07②精神健康 22.83±3.76 25.16±4.66①③22.35 ±3.67 23.68±4.01②

[1]刘文静.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2):1 435-1 437.

[2]黄春丽,雷迈,汪家钰,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导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29-30.

[3]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赵雪萍,薛小玲,苏翠红,等.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6-208.

[5]何金彩主编.医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6-89.

[6]王慧萍,陈京立.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8-210.

[7]王茂斌.脑卒中的康复医疗背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3-154.

[8]潘素兰,杨瑞春.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51-52.

[9]林峰,潘伟,常万生.早期康复并心理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 529-2 530.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