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与微创手术联合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价值

2015-12-21 03:47钱志坤唐永峰江苏南通瑞慈医院神经外科南通226011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1期
关键词:纳洛酮血肿微创

陈 飞 钱志坤 唐永峰江苏南通瑞慈医院神经外科 南通 226011

纳洛酮与微创手术联合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价值

陈 飞 钱志坤 唐永峰
江苏南通瑞慈医院神经外科 南通 226011

目的 分析纳洛酮与微创手术联合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02-2013-05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OS评分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进行观察。结果 联合治疗组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第4周,联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2周的GOS评分为(4.25± 0.92)分,对照组为(3.01±0.83)分,联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为(5.14±0.66)d,对照组为(8.03±0.96)d,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病情好转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结论 纳洛酮与微创手术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纳洛酮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持续异常的血压升高状态可破坏患者的血管正常结构及完整性,严重者可因此引起脑实质内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特点是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可在短期内引起患者的死亡,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有研究发现,中国及日本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发国家,占总比例的30%左右[2]。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较差,目前手术治疗仍以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主要手段,但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临床治疗的趋势,而单一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临床研究显示,手术与药物联用的综合治疗方式是目前高血压脑出血较为有效治疗方案。本文选取2010-02-2013-05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分析纳洛酮与微创手术联合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2-2013-05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男36例,女36例,年龄43~75岁(63.71±5.26)岁,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3]。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和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除外大量脑出血导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联合治疗组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纳洛酮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在CT扫描辅助下,定位脑内层面最大的血肿中心为治疗靶点,在YL-1型血肿穿刺针的帮助下,用电钻将患者的颅骨以及硬脑膜钻透后将穿刺针拔出,以钝圆头针芯移动至血肿的中心,然后将针芯拔出,可见血液流出,将侧管连接,引流部分血肿液。术后将纳洛酮1.6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以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式参照联合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 对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OS评分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进行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照[4],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标准[5]:其中5分为患者状况良好,轻度残疾则记为4分,重度残疾3分,植物生存2分。ADL日常生活评分标准参照[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 13.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联合治疗组术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4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1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后2周 术后4周38 17.25±3.62 10.55±2.78对照组 34 18.63±3.49 13.36±2.36 t值联合治疗组8.825 32.947 P值0.072 0.021

2.2 2组术后2周GOS评分、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联合治疗组术后2周GOS评分为(4.25±0.92)分,对照组为(3.01 ±0.83)分,联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t=26.982 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为(5.14±0.66)d,对照组为(8.03±0.96)d,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22.639,P<0.05)。

2.3 2组术后6个月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比较 联合治疗组的病情好转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6个月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在漫长发病过程的早期无明显症状,起病隐匿,一旦出现脑出血,致残和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骤,主要的病理变化为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及硬化等,异常且持续性的血压增高可以加大血流对血管的冲击力,损伤患者动脉内膜,进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且由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易于影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形成异常的湍流,这些因素均可引起动脉瘤或者夹层动脉瘤的发生,在患者情绪激动、疲劳等因素的刺激下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7]。研究显示,机体内血肿占位,血肿在机体中的分解产物以及损伤、应激引起的脑组织异常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等因素引起的颅内高压、脑组织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脑水肿等病变是造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8]。同时,有研究[9]指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当中,位于血肿腔内的压力甚至高过患者颅内压力,且血肿腔内压力的异常升高对脑组织的压迫损害要重于颅内压升高对脑组织的损害。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需尽快清除血肿。

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以往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主要术式,取得一定效果,但因为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不可避免地引起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微创血肿清除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在有效地清除患者的血肿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颅内血肿对周围脑组织增加异常的压力,引起脑疝时或形成脑疝的临界点时,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从而迅速缓解脑疝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避免了颅内压增加造成脑疝,而脑疝的形成又进一步增高颅内压的恶性病理循环,避免继发性损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好转率[10]。在临床具体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在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之后,患者所需要的意识恢复时间较长,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发现没有使用纳洛酮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显著长于使用了纳洛酮的患者,这说明微创血肿清除术确实无法完全根除脑出血后的脑损伤,意味着脑出血后的血肿对于患者脑组织的机械压迫并不是脑损伤中的唯一因素。有研究指出,在高血压脑出血之后出现的血肿不仅可以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引起血流量方面的变化,也会引起远隔区域的血流量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缺血、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而单纯血肿清除并不能完全缓解该效应[11]。

大量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会导致体内内啡肽异常升高,且形成“损伤-内啡肽-继发损伤”的恶性循环[12]。纳洛酮是一种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在呼吸衰竭、休克、昏迷等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纳洛酮能够拮抗机体内阿片肽引起的继发性损伤,保护神经细胞,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组织的氧合作用,帮助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13]。本组研究显示使用纳洛酮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未使用纳洛酮的患者,并且患者在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后使用纳洛酮预后也优于未使用纳洛酮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优于未使用纳洛酮的患者。

综上所述,纳洛酮与微创手术联合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

[2]徐廷伟,周毅,秦永芳,等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2):195-196.

[3]李浩,张帆,刘文科,等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适应证分析及疗效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3):240-243.

[4]步星耀,程培训,姜金豆,等.显微外科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及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2):1 175-1 178.

[5]周峰,刘志祯,蔡华忠.颅脑外伤患者血糖与GCS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682-683.

[6]宋东东,俞英欣,董勤雯,等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认知、情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5):1 948-1 951.

[7]李致文,吴丽娥.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调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 115-1 116.

[8]张文德,吴勤奋,邹志浩,等.血肿腔钻孔联合侧脑室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附168例报道)[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4):410-412.

[9]曹英肖,王风聚,刘振波,等.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围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8):829-831.

[10]施雪英,袁良津,蒋鸣坤,等 .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杂志,2010,8(3):314-315.

[11]石元洪,唐洲平,徐金枝,等 .脑出血血肿抽吸术临床疗效的综合文献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19):1 333-1 336.

[12]施品英,戚华,沈鸣.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预防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3):314-315.

[13]刘子良.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73-74.

(收稿2014-11-01)

R743.34

B

1673-5110(2015)21-0097-02

猜你喜欢
纳洛酮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