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誉:“雨燕”飞去 和声传唱

2016-01-14 11:31李阳和
关键词:雨燕北京协和医院协和

本报记者 李阳和

“琉璃顶,展飞檐,檐下飞雨燕。青色砖墙白玉栏,校园是摇篮。燕衔泥,筑家园,精雕细琢求谨严,燕语喳喳舞翩跹,爱心洒人间。旭日升,又落山,新月又变圆。雨燕飞去又飞还,这里天更蓝。”这首由张宏誉作词的《雨燕》歌曲,曾经常常作为北京协和医院重要活动的背景音乐,如今,却成了大家缅怀他时播放的音乐。

2015年12月25日下午,北京协和医院学术大堂的学术报告厅,轻柔婉转的音乐舒缓流淌,芬芳四溢的鲜花装扮点缀,由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办的“张宏誉教授追思会”在这里举行。前来参加追思会的有张宏誉教授生前的老朋友、同事,以及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们。在大家追忆的点点滴滴中,张宏誉教授那“雨燕”般的形象变得清晰、生动起来。

他以一首《雨燕》之歌,打动了无数协和人的心

在惊闻导师意外去世的消息后,北京电力医院任华丽大夫在博客上写了一篇饱含深情的缅怀文章。“老师是个情感丰富又多才多艺的人。他把对协和的热爱,用《雨燕》这首歌表达了出来,深沉感人;他把对医护人员的热爱,用《我看见了你的眼睛》这首歌表达了出来,温婉动人;他把对变态反应专业的热爱,通过自己作词、作曲,用《感恩这片热土》这首歌深情地表达了出来。”

张宏誉教授的女儿张蕾说,父亲没有学过音乐,全凭他对医学事业的坚贞不渝,对社会、对协和的感恩之心创作歌曲,他也不太会用电脑,全靠“一指禅”在键盘上敲字,写下一首首歌词。

在张宏誉所创作的多个音乐作品中,传唱最广的就是《雨燕》。这是他用了20年的时间,反复修改才完成的心血之作。张宏誉生前曾撰文介绍自己创作《雨燕》的经过,他说自己在1964年来到协和后,第一次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雨燕,时而高空飞行,时而低空盘旋,就迷上了雨燕。从那时起,他开始留心观察协和的雨燕,并萌生了写诗歌赞美雨燕的念头。在他看来,雨燕衔泥筑巢、精心设计、精雕细琢,这种精神与“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非常契合。最终,几经修改,张宏誉完成了这首弘扬协和精神的《雨燕》的歌词创作。经过谷建芬谱曲、毛阿敏演唱,《雨燕》之歌打动了无数协和人的心。

因他的这首歌,北京协和医院的“学生合唱协会”更名为“雨燕合唱团”,而张宏誉本人亦受邀成为“雨燕合唱团”的名誉团长兼顾问。北京协和医学院雨燕合唱团首任团长、2002级学生李沛忆及张宏誉教授对合唱团的帮助和支持时,仍难抑激动之情。

那还是在2008年,合唱团开始排练《雨燕》,并想在协和医院举办一次专场演出,于是就想到了找张宏誉教授帮忙。李沛记得那天他和同学“闯”进了张老的诊室,“那还是在协和老门诊楼,诊室虽然逼仄,但洒满了温暖的阳光,张老就带着他标志性的微笑坐在阳光里。那时,我们与张老并不熟,但张老仍然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非常支持合唱团的活动,详细讲述了《雨燕》这首歌的内涵,并同意为合唱团协调医院的演出场地。”

在张宏誉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协调下,2008年11月28日,合唱团在协和医院当时最好的演出场地——北配楼多功能厅举办了“协韵和声”专场演出。

追思会的主持人、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教授说,张宏誉教授是一个非常浪漫、乐观的人。在他的白大衣下蕴藏着一名医者难得的浪漫情怀和诗人气质。

他以一脸灿烂的笑容,温暖了医患的目光

在亲人、同事和学生的眼里,张宏誉本身就是“雨燕”的化身。如今,南飞之后的他一去不复返,但他的“雨燕”精神却留在了协和。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王良录视张宏誉教授为自己事业的引路人,他说:“我是从张主任那里学习到的协和精神。”

在王良录看来,张宏誉教授最大的优点就是勤学不倦。他看到,张教授为了一个英文单词的准确翻译,要翻阅很多本英文医学词典。让他感动的是,有一次,在一次学术年会上,他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做了学术发言,没想到老师在他讲完后,就学术问题与他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足以看出老师对给自己的命题作文颇有研究。

协和变态反应科副教授李宏是张宏誉的第一个博士生。她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自己被派往美国学习时,国内尚没有变态反应科的教材,张宏誉教授就托她从美国买一本回来。拿到书后,张宏誉教授说自己“每天都读,读完就在目录上每一章后面打上√”。

张宏誉的这种学习劲头,不仅是为了医学上的与时俱进,更是一种对人才培养的负责。“我如果不会,怎么教你们。”这是他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他在全国各地讲课130多次,尽管很多内容对他已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但每次讲课前他都会精心准备,不断更新讲课的幻灯片。

武警总医院的岳红红大夫是张宏誉教授的最后一个博士生。她说,老师是一个非常严谨认真的人,总是谆谆教导她:“要好好地写病历,做好积累工作。我对你的病历有一个要求,把左边的字遮起来,右边的字也遮起来,就留中间一个字,如果我能认出来,就过关了。”

张宏誉让人感慨的还有他对患者的大爱。协和变态反应科党支部书记支玉香教授也是张宏誉的得意门生。在谈及老师对她的言传身教时,支玉香哽咽着说,老师对于自己诊治的每一个病人,都能叫得出名字,对他们的病情都了如指掌。这次去海南之前,老师还在惦记着这些患者,临走前一天,还把一位患者的病历转交给她,并告诉她,这个病人可能这几天要来复诊,让她帮着看看。

让支玉香尤为感动的是,老师对贫困、边远地区的患者特别关爱,常常嘱咐她最好把联系方式留给患者,以便患者有事情时可以联系。

在同事、学生们眼里,张宏誉教授更值得学习的还在于他的为人。任何一个与他接触的人,都能从他那儿感受到友善和尊重。协和消化内科主任钱家鸣教授提到,张宏誉教授的母亲因为病重长期在消化科住院。每次,张教授风尘仆仆地跑来看望和伺候老母亲时,都会对护士说一声:“对不起了。”

SARS过后,张宏誉还特意写了一首歌颂护士的歌《我看见了你的眼睛》。协和变态反应科的护士长张伟是第一个吟唱这首歌的人。出于对老主任的爱戴,年长的护士们都亲切地称张宏誉教授为“老哥”。每次看到张教授来科室了,大家就“老哥、老哥”地叫着。

张宏誉让人感佩的还有他的乐观精神和阳光心态。尽管家里有病重的老母亲需要伺候,夫人身体也不好,但他从不与人谈家里的困难,相反,他见了谁都是乐呵呵的样子。正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朱学俊教授所说,“他脸上永远洋溢着阳光的笑容”。

——转自《健康报》

猜你喜欢
雨燕北京协和医院协和
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一边飞翔一边睡觉的雨燕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分层培养小组模式运行情况的评估与分析
更正:脑库与神经病学建设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一带一路”上的雨燕精灵
小雨燕减肥
北京协和医院取消“窗口挂号”
协和学子“爱星”献爱心
我在协和学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