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成年子女心理韧性的干预

2016-01-16 03:21谭新国刘玉芝息培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

谭新国 刘玉芝 息培兴

中国.山东省滨州市优抚医院 256600 E-mail:txg123321@126.com



叙事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成年子女心理韧性的干预

谭新国刘玉芝息培兴

中国.山东省滨州市优抚医院256600E-mail:txg123321@126.com

【摘要】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成年子女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叙事疗法对45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成年子女进行心理干预,用心理韧性量表(RSA)评分来测定干预前后的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未成年子女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47,P<0.05),采用叙事疗法治疗组较干预前心理韧性得分有显著性提高(t=-12.64,P>0.01)。结论:叙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韧性干预有效。

【关键词】叙事疗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成年子女;心理韧性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重症精神疾病,有病理性的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病因未明,病情迁延难愈[1]。该病丰富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严重丧失,给患者本人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损害。因此,近年来精神分裂症一级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08-909

[6]Seemuller F,Schennach-Wolff R,Obermeier M,et al.Does earlyimprovement in major depression protect against treatment emergentsuicidal ideation[J].J Affect Disord,2010,124(1):183-186

[7]瞿伟,谷姗姗.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11(6):113-117

[8]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6

[9]李洁,马崔.文拉法辛的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4):276-279

[10]常双海.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296-1297

[11]李卫东,陶文波.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2004,12(6):369-370

[12]季卫东,郭田友,杨闯,等.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1):117-120

[13]隋玉辉.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7):641-643

[14]阳中明,蔡昌群.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Meta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4):247-249

[15]张新功,刘锟,王涛.安非他酮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临床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l7(3):349-350

[16]李则挚,彭代辉,黄佳,等.国产与进口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及焦量表因子分影响的比较[J].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12,38(12):760-763

[17]金戈.文拉法辛与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8(7):16-17

[18]钱敏才,林敏,沈鑫华,等.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对首发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5):292-294

http://www.cjhp.com.cn/

属的心身健康问题亦引起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心理、精神及脑生理结构等诸多方面开展了众多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和独特个性特征[2-5],主要为焦虑、抑郁、恐惧等[6-7]。谢思思等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也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更有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在神经生物学、脑结构方面与正常人群相比亦存在差异[8-9]。但上述诸多研究基本重在发现问题,并且针对精神分裂症未成年子女的研究较少,更罕有提出解决办法的研究。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提出了神经发育异常假说,在个体成熟早期脑神经异常发育导致脑结构和功能异常[9],因而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有意义。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韧性入手,它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度关注人阴暗面、弱点和缺陷的消极模式[10],更多关注人性中积极的一面,研究积极的情绪体验、个性特征和心理过程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所谓心理韧性(亦称心理弹性)是指一种个体在经历挫折、压力、创伤、危机等不利事件或情景后,仍然能良好适应、甚至更加积极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个人心理特质[11]。显然心理韧性的提出对保护精神分裂症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们依此来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成年子女心理问题,并探讨运用叙事疗法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6-12月在滨州市优抚医院住院,且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作患者的未成年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所有研究对象均由本人或其监护人自愿同意参加;②未成年子女年龄12~18岁;③无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无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无色弱、色盲;智力正常(IQ>80)。共入组45例,其中性别:男30例,女15例;初中25例,高中20例。选取某中学的初、高中生51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16例;初中32例,高中19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由研究对象和其监护人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滨州市优抚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方法

1.2.1评测工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12]: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量表共27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大,一致性为0.85,信度为0.83,信度和效度较好。

1.2.2测评方法由我院心理测验中心专业人员用上述工具进行测评。

1.2.3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研究组儿童将接受为期8周的叙事治疗,对照组仅采取一般支持性心理疏导。治疗过程共分3个步骤:第1步(导人)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第2步(实施)对研究组45人,实施叙事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疏导,每周1次,每次90 min。第3步(结束),两组儿童再次完成上述问卷测试并进行结果比较。

1.2.4叙事疗法方案①为研究组建立个人档案:便于系统地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环境;②支配故事的讲述:在一对一治疗中,通过设置贫穷、孤独、期望、思念等方面的主题,自主支配故事讲述,达到表达、宣泄、放松、稳定情绪的作用;③积极事例的发现:根据叙述故事主题和内容,让其个体促进积极事例的发现;④问题外化:通过与治疗师改变故事主题、一对一交流等形式,重新认识面临问题,让问题外化;⑤故事重构:通过改变叙事主题进行故事重构。

1.3统计处理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样本构成比采用卡法检验,两组间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心理韧性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心理韧性总分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因子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注:*P<0.05,**P<0.01,下同

2.2干预前后研究组心理韧性及各因子比较结果

经过8周叙事疗法的系统干预,研究组心理韧性得分结果较干预前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类疾病在我国上升到疾病社会负担的排名首位,而精神分裂症作为重性精神病之一,病因不明,迁延难愈,对患者本人、家庭成员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身心健康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在心理、精神及脑生理结构等诸多方面开展了众多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系研究发现,患者与亲属存在相似的人格偏离[13],Lysaker认为,其原因可能与他们的应对方式有关[14];在对照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认知功能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存在注意、记忆和执行等功能缺陷更为严重[15];在连续操作性测验(CPT)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一级亲属在持续性注意功能似乎有某种联系[16]。

本文干预前研究组心理韧性总分以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因子得分均在3.0以下,属于偏下水平。心理韧性是一种适应性人格特质,家庭环境在个体心理韧性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7],往往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与既往研究报道相一致[2-5]。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相比,总分及因子分较低。表明患病父(母)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损害和较低的家庭支持度使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韧性发展受到损害,易出现低水平的积极认知。

采用叙事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成年子女心理韧性进行干预,为排除干扰因素,均采集首发病例。叙事疗法是目前受到心理学界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18],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视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具体技术。通过心理韧性在干预前后的变化来评估干预效果。经过8周叙事疗法的系统干预,研究组的心理韧性得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因子改善更为明显(P<0.01)。研究组通过叙事疗法抒发自己压抑的情绪并对其进行认知和识别,面对患病的父母变得更自主、更自信和更有生活的动力,心理得到较好的成长。初步说明叙事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未成年子女心理问题干预有效,有待于采集大样本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沈渔村.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3-504

[2]张平.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背景因素分析[J].河北职工医学院报,2008,25(6):63-64

[3]岳丽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心理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51-852

[4]谢思思,胡晓娟,尹良爽,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6):405-407

[5]王惠丽.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8):1143-1145

[6]王华侨,李志文,孙庆芳,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执行功能测验初步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24-1425

[7]李文华,王丽萍.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心理学杂志,2014,22(6):817-818

[8]Mc Intosh A M,Job D E,Moorhead W J,et al.Genetic liability to schizophrenia or bipolar disorde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brain structure[J]Am J Med 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2006,141B(1):76-83

[9]杨磊,韩雪,程章,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亲属的脑结构非对称性异常[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1):813-817

[10]Lucas R E.Adaptation and the set-point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Doeshapp iness change after major life events[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16(2):75-79

[11]赵永婧,范红霞,刘丽.亲子依恋与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4,12(7):59-63

[12]胡月琴,甘怡群.群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51(8):902-912

[13]Smith T E,Shea M T,Schooler N R,et al.Personality traits in schizoph renia[J].Psychiatry,1995,58(2):99-112

[14]Lasker P H,Bell M D,Bryson G,et al.Personality as a pre-dictor of the variability of insight in schizophrenia[J].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999,187(2):119-122

[15]老帼慧,杨蝉娟,关力杰,等.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的健康一级亲属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7):406-410

[16]吴天诚,李鸣,顾秀华,等.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注意功能研究[J].临床精神医杂志,2009,19(4):217-220

[17]崔红霞,张俊英.心理弹性对家庭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69-871

[18]陈正权,肖旭.作文结对交流行为的心理环境调节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2(4):270-275

http://www.cjhp.com.cn/

Narrative Therapy on Mental Toughness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c Minor Children

Tan Xinguo,Liu Yuzhi,Xi Peixing

Shandong binzhou city youfu hospital,Binzhou 256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he narrative therapy in mental toughness of schizophrenic minor children.Methods:45 schizophrenic minor children were psychologically intervened by narrative therapy,and we used mental resilience scale(RSA)scor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at in control group.Results:Before intervention,minor children mental toughness scor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fter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arrative therapy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Narrative therapy for mental toughness intervention of schizophrenic minor children is effective.

【Key words】Narrative therapy;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Minor children;Mental toughness

中图分类号:R749.3,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8-1132-03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8.004

(收稿时间:2016-02-15) 2016-02-10)

·论著·(心理干预)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倦怠的研究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美军心理韧性培育计划及其启示
心理韧性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学业延迟满足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