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填式词语“爆X”“X爆了”分析

2016-01-16 06:27余小莉,康健
关键词:传播机制模因论

康健,博士,教授,西华师范大学。

框填式词语“爆X”“X爆了”分析

余小莉,康健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

摘要: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最近几年“爆”字出现了一些新用法,其中框填式词语“爆X”“X爆了”较为流行,其基本用法的发展及搭配成分的限制值得关注,而借用模因论探究其获得及传播机制也是分析这组词语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基本用法;模因论;获得机制;传播机制

作者简介:余小莉,硕士,西华师范大学。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3-0142-4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 appear some new usages of the Chinese word “Bao”. Among them, the usage like “Bao+X” and “X+ Bao” are more popular than others.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basic usage and the limitation of its collocation are worth exploring. Additionally, it’s also a good way to analyze this word with the Meme Theory to explore its acquisit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近年来,“爆”出现了许多新用法,其中“爆X”“X爆了”由于其新颖性和简单易模仿性受到人们的欢迎,并迅速传播。由于这组词语中有能够填入不同词语的空位,我们称之为框填式词语。我们将在本文中对“爆X”“X爆了”的新意义及使用限制进行解释,并对其传播机制进行探究。

一从“爆X”“X爆了”看“爆”的新用法

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及传播速度的加快,许多新词新语及流行语出现,许多字、词产生了新用法,“爆”就是其中之一。由“爆”组成的框填式词语“爆X”“X爆了”,如“爆丑”“爆雷人”“弱爆了”“美爆了”等词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许多年轻人进而将它引入现实生活之中。如:

(1)有没有Jm(姐妹)和我一样觉得羽绒服爆丑,从不穿羽绒服的。(天涯论坛)

(2)让我爆汗爆无语的方法!果断犀利啊!(拍拍社区)

(3)李小璐爆潮现身机场戴墨镜晒清新靓丽照。(人民网)

(4)西禅寺超萌“小和尚”网络爆红。(人民网)

(5)空姐晒靓照,女神什么的都弱爆了。(新华网)

(6)2014上海行测难爆了!!!完败完败。(豆瓣)

(7)求救,我已经快想爆了。(百度贴吧)

(8)长假爆刷信用卡,节后还款应勿迟。(网易)

(9)国产牛人驾英菲尼迪G37高速爆追和谐号。(车问网)

根据这些例子我们将“爆”概括为两种具有副词性的意义:①同程度副词意义相当,表示程度高。相当于程度副词分类中的超量级。①表示某事物或行为达到了极端或出乎意料的程度,并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然而考察“爆”的基本用法,我们发现并无这两种意义。《说文解字》对“爆”的解释为:爆,灼也。从火暴聲。[1]《汉语大词典》对“爆”的解释有12个条目,[2]如“曝晒”“爆炸”等。除“突然”这一义项外,“爆”的其他义项都与其新意义关联甚小,但它们从古至今也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

由此我们发现,“爆”的词义相较从前有新的发展,而“爆”这一单音节词在作为一个构词语素组成复合词时,语法意义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由“爆”这一构词语素组成的相对传统的复合词中,其语法意义如下表。

语素性质自由或粘着性构词能力定位性搭配能力用例语素自由语素弱不定位只限于原词汇意义的义项关涉的少量词语爆竹、爆炸、爆发、爆米花、火爆、花爆

在组成“爆X”“X爆了”这一组框填式词语时,作为构词语素的“爆”的语法意义又有所差别。根据网络上含有“爆X”“X爆了”的例句,我们对“爆”这一构词语素在新用法中的语法意义做出了总结,如下表。

语素性质自由或粘着性构词能力定位性搭配能力用例语素粘着语素强不定位新生类推潜能强,可与新词汇意义的义项关涉的所有词语组合爆火、爆笑、爆累、丑爆了、弱爆了、冷爆了

从“爆”的基本用法和新用法的对比中可以看出:1.从词汇意义上看:(1)“爆”从基本用法到新用法的发展过程中,词义由“爆晒、猛然破裂、烹调方式”等意义转变为表示程度的副词性意义,同时由“突然”这一义项引申出表达“一瞬间”的状态和情况的意思。(2)“爆”的新用法是词义转移并扩大的结果。“爆”组成“爆满”“爆棚”等词时,词义已经转移为“形容戏院、影院、竞赛场所等人多到没有空位的程度。”[3]随后在“爆X”“X爆了”这样的框填式词语中其词义在转移的基础上扩大。首先适用主体扩大了,由指人扩大为也指其他事物或行为动作;其次词义范围扩大,不仅指多,只要是程度发展到相对极端或者出乎意料,都可用“爆”。2.从语法意义上看:(1)由自由语素变为不自由语素,具有粘着性。(2)构词能力由弱变强,从《汉语大词典》上查找,含有“爆”的词语只有55个;而笔者通过统计②得出,仅“爆X”这个框填式词语中,能与之搭配的单音节动词就有72个。由此可以看出,“爆”在新用法中的能产性相较从前大大提高了。(3)搭配组合能力增强,新用法的新生类推潜能使“爆”的造词能力大大增加。(4)根据用例能发现,新旧用法的构词方式不一样。“爆”的基本用法只能与名词、动词搭配,构成联合式或偏正式结构;而形成新用法后则更多的与动词、形容词搭配,构成偏正式或中补式结构。

二“爆X”“X爆了”的用法限制

“爆X”“X爆了”这组框填式词语的用法是有一定限制的,我们从搭配词类和语言的色彩义两方面的制约对其用法限制进行说明。

1.搭配词类的制约。

“爆X”“X爆了”中变项部分的填充词语是受到限制的。从前文所举例子可以看出,变项部分所填充的词语可分为形容词(例(1)(2)(3)(5)(6))和动词(例(4)(7)(8)(9))两大类,但并不是所有形容词和动词都能填入变项部分。这里我们引进“组配的规律性”概念对其进行说明,组配的规则性是指搭配的成分及搭配后的整体意义是否可以用语法或语义的类来控制。规则可分为两类:生成向周遍性的和接收向周遍性的。[4]显然,在我们讨论的这组框填式词语里,“爆”与其所能搭配的成分是符合接收向周遍性规则③的,首先,变项部分所填入的形容词一般为性质形容词,如爆丑、爆甜、美爆了、酷爆了等,不能是状态形容词,如*爆雪白、*漆黑爆了。而填入的动词则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其他一般动词,如爆喜欢、爆夸、爆追、想爆了、赢爆了;但却不能与能愿动词及判断动词搭配,如不能说*爆应该、*是爆了、*爆会、*敢爆了等等。其次,这组框填式词语的语义是透明的,由“爆”与能搭配的成分组成的词语的整体意义可以通过“爆”的新意义+搭配成分的意义来推知。

此外,通过对单音节词与“爆X”“X爆了”的搭配情况统计,我们发现:当“爆”用作副词义表示程度高时,在“爆X”这个框填式词语中,能与之搭配的单音节动词都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而这些单音节动词又全部都能填入“X爆了”这个框填式词语中构成中补式结构。如:

(10)最近爆迷军人文,经典的基本都看完了,不知道能不能推荐一些比较新的,谢谢。(百度知道)

(11)迷爆了!看兰陵王的戳进~(百度贴吧 莒南吧)

(12)爆馋口水鸡,哪里的最好吃呀。(19楼空间)

(13)馋爆了!萌宠遇美食一秒变“吃货”。(PPS)

当“爆”表示某事物或行为达到了极端或出乎意料的程度,并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时,能填入“爆X”的单音节动词为一般动词,我们把它们分为如下几类。

①表方式或态度的动词,如骑、求。②具有性状义的动词,如笑、哭。③具有程度性的动词,如降、赢。④表动作行为的动词,如咬、摔。不难看出,前三种类别的动词都具有接近于形容词的特质,能够被程度副词修饰,而在新用法中“爆”和程度副词的用法相当,能和这三类动词搭配。第四类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理论上是不能和“爆”搭配的,当它们搭配使用时,这一类动词已由表示动作行为的展示义转变为对动作行为的描述和说明,所以我们认为它们是能搭配使用的。如:

(14)爆吃零食有哪些危害?(百度知道)

(15)网传编剧于正遭男子爆扇耳光,已移交警方处理。(人民网)

(16)锐志男爆撞奥迪女。(爱卡汽车)

而这些单音节动词只有一部分能填入“X爆了”这个框填式词语中,能填入的这一部分词都是具有消长义和程度性的词,以及能被表示程度性和消长义的词修饰的词。如:

(17)门票价格爆翻75倍。(京华网)

(18)怎么样才能迅速提高弹跳力,家里可以做的,详细过程,不要再别处搜到粘贴过来,百度都被我翻爆了。(百度知道)

(19)今天上海欢乐谷玩跳楼机,爆喊救命啊!!(人人网)

(20)现场气氛太好了!我喉咙都快喊爆了!(百度贴吧 利物浦吧)

2.词语色彩义的制约。

“爆X”“X爆了”这组框填式词语色彩义的制约主要体现在词语的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上。首先,它们所构造的新词活泼、通俗易懂,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口语色彩较浓。如:

(21)【老郭工作真实有感】爆无语,瞧这语录,现在的毕业生都怎么了?(开心网)

(22)中国赌神横扫拉斯维加斯,一夜爆赢8000万人民币。(七丽女性网)

(23)郁闷爆了……下了4天的雨,四天没有上游戏了!(百度贴吧 末日使者吧)

(24)这才是真正的屌爆了,周杰伦周董再次中枪了。(虎扑体育网 步行街)

由于这种语体色彩的制约,在使用上,这组词在网络上及现实生活中使用较广,在正式场合或书面作品中不能使用;而使用人群以经常接触网络和追求潮流的青少年为主,中老年和具有严肃社会身份的人则不使用。

其次,这组框填式词语的形象色彩鲜明,其中“爆”的词义虽然已经转移,但也从基本意义“突然”中引申出表达“一瞬间”的状态和情况的意思,这使“爆X”“X爆了”的形象色彩迅速提升;而其变项部分填入的词也属于形象色彩较丰富的词,如“红”“火”“雷”……

(25)丽水特警哥为高考执勤,一夜爆红。(腾讯网)

(26)视频:雷爆了!网友唱《歌声里》令人想哭。(人人网)

由两个语义透明度高且形象色彩丰富的部分构成的这组词增强了语言的活泼生动性,并增加了语言的感染性。这也反过来制约了变项部分填充词语的选择,将抽象意义深的词排除在外。此外,形象色彩义的鲜明让这组词远离了公文、科技文、政论文等风格严谨、简明的语体,同时也是这组词在网络及社会生活中得以传播的重要原因。

三 “爆X”“X爆了”的获得及传播机制

我们认为模因论能很好地解释“爆X”“X爆了”这组框填式词语的获得及传播机制。1976 年,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在《自私的基因》( TheSelfish Gene) 一书中首次提到“meme”,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促使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即“meme”。何自然先生根据“基因”的译法将“meme”译为模因,并首次在国内将模因论用于语言学的领域内,认为在语言的社会演变及语言交际中模因论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爆X”“X爆了”这组框填式词语的形成离不开模因论的作用。我们认为“爆X”是由“爆满”“爆棚”发展而来的。沈孟璎认为“爆满”一词出现于八十年代初,意思是突发性的满员。[5]“爆棚”一词则来源于香港马场大惨案,1918年2月26日香港大赛马,时值农历新年,热闹非凡,结果欢呼跳跃的人群踩塌了毛竹搭建的马棚,马棚被下面做小吃的油锅火炉引燃,毛竹爆裂发出震耳声响,故曰爆棚,此次烧死、践踏而死的人达600之多。④后来引申为客满,卖座率高和精彩的意思。[6]而“X爆了”来源于“弱爆了”一词,此词出自AcFun娱乐版某十天内点击量突破十万的视频 《过去上下床的方式弱爆了》, 视频中某宿舍一女生表示爬梯子上下床的方式太过时了,并说:“过去上下床的方式弱爆了,看我的!”然后一跃而起抓住了床边的一块板子,结果板子断裂,整个人摔在了地上。此视频的超高点击量让“弱爆了”一词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受到网友们的大肆模仿,渐渐出现“美爆了”“酷爆了”等词。根据Blackmore对模因的定义,即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7](Blackmore,The Meme Machine,1999:66)我们认为“爆X”“X爆了”是现今流行的模因。

那为什么“爆X”“X爆了”得以流行?Heylighen认为模因的成功复制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同化、记忆、表达、传播阶段。而“爆X”“X爆了”正是成功经历这四个阶段,首先在寻找新宿主的同化阶段,“爆”组成的框填式词语在网络上的广泛使用及其不同于以往用词的新颖性让它的吸引力和被受体注意的程度性增加,再加上构词方式的简单性、语义的高透明度,让受体容易理解并接受,从而成功地将其传染给新宿主;而这组词在网络上大量使用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时刻刺激着新宿主的记忆,“爆X”“X爆了”在受体的头脑中得到巩固;基于受体大多是经常接触网络的青少年,当受体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由于追新求异心理的影响,他们更愿意用这种让自己觉得有趣并能体现个体创新力的框填式词语进行表达;在传播阶段,网络则是这组词语传播的重要载体,青少年通过在贴吧、空间、微博上用文字和他人进行交流,使它们能够在保留稳定性的基础上迅速扩散。经过这几个阶段后,“爆X”“X爆了”得以成功复制。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爆X”“X爆了”是如何从众多相同语义表达的词语中脱颖而出的呢?我们认为这正是强势模因战胜弱势模因的结果。庄美英将强势模因分为两类:内容上的强模因和形式上的强模因。内容上的强模因是强势的思想或文化模因,指在某一国家、社区或团体内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标准、风俗习惯等。形式上的强模因指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名人名言、成语俗语、社会流行语,或从电影电视等衍生出来的公式化了的表达方式。[8]显然,我们所讨论的这组模因属于形式模因中的社会流行语,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强势模因,除了易理解、易记忆和具有创新力外,还与Brodie提出的捆绑策略⑤有关,比如已经成为强势模因的“屌”和“酷”等,当“爆X”“X爆了”与它们捆绑构成“爆屌”“酷爆了”时,新模因便获得了更强的感染力,让受体觉得相较其他相同语义的词语,这一组词语更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因此,“爆X”“X爆了”战胜了其他模因成为强势模因。

四结语

从“爆”的基本用法到新用法的使用过程,可以看出语言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研究语言,在语言的传播过程中对语言进行考察。从对“爆X”“X爆了”的获得及传播机制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白,语言的变化不仅受社会和时代的影响,同样也是社会和时代进步的表现之一,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当然,“爆X”“X爆了”这组框填式词语如今还仅仅只是在网络上以及经常接触网络的青少年的生活中流行,它们能否长期作为强势模因影响人们的生活,能否继续发展扩散,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注释

① 程度副词分类参照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第4-5页。

② 此次统计利用孟琮所编《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提供的单音节动词对“爆X”“X爆了”进行变项填充,并通过百度搜索进行验证。

③ 王洪君,富丽在《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一文中指出:生成向周遍性的规则是指某一语义类的全部成分均可周遍地与另一类(或一个成分)搭配,搭配后的整体义也都可以用成分义和结构义的相加来预测,接收性周遍的规则是指某一语义类的不少成分(不是所有同类成分)可以与另一类或另一个成分搭配,但只要能搭配,搭配后的整体义总是可以用成分义和类后缀义的相加来预测。

④ 此解释来源于360百科。

⑤ Brodie在“Virus ofthe Mind:The NewScience ofthe Meme”中提到捆绑策略,是指新模因依附在成功的强势模因上以增强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 1979:208.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一版):第7卷[Z].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3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54.

[4]王洪君,富丽. 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 语言科学,2005(5):18.

[5]沈孟璎. 新词·新语·新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9.

[6]许宝华,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5卷[Z].北京:中华书局,1999:7466.

[7]Blackmore,S.TheMeme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8]庄美英. 模因工程—如何打造强势的广告语言模因[J]. 外语学刊,2008(1).

Analysis of Box-filling Type Chinese Words “Bao+ X”“X+ Bao”

Yu Xiaoli,Kang Ji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Sichuan 637009,China)

Key words:basic usage; Meme theory; acquisi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lass No.:H13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传播机制模因论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的模因解读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全民新闻报道背景下互联网朋友圈谣言传播机制探讨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浅谈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