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期刊“走出去”研究综述

2016-01-26 05:48
中国期刊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社科走出去科技期刊

肖 超

2015年期刊“走出去”研究综述

肖 超

2015年,国内学界和期刊界对“期刊走出去”的研究热度不减,研究文献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笔者运用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到2015年发表的“期刊走出去”相关文献76篇。文献类型主要为期刊和学位论文。其中,期刊论文有74篇,学位论文有2篇。可见,学术期刊是2015年“期刊走出去”研究文献最重要的文献载体。这些期刊论文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出版科学》《编辑之友》等出版类学术期刊,以及《清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高校学报。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归纳,笔者发现学界对期刊走出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期刊“走出去”现状、困境、影响因素、路径、影响力等方面的研究。下文中,笔者从期刊“走出去”现状和困境,期刊“走出去”影响因素,期刊“走出去”路径,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等四个方面,对2015年的期刊“走出去”研究进行评述,而后对这些研究成果做出总体上的评价。

一、期刊“走出去”现状及困境研究

社科期刊和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现状有共同之处,也各有差异。研究者对社科期刊和科技期刊的现状进行了专门探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范皑皑等运用比较研究法,发现被SSCI收录的中国大陆社科期刊在质量上已经超越了中国台湾地区、其他东亚国家和金砖国家,表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具有后发优势,开始进入稳健上升期(SSCI收录中国期刊的发展及其影响力(二)——基于国家和地区视角的比较研究,《科技与出版》,201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社任胜利在《2014年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中从期刊数量、主办机构、出版周期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现状,并从新刊创办、期刊更名、影响力指标等方面回顾了2014年度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发展,认为应从数量规模、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声誉、自主办刊能力等方面加强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建设(2014年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回顾,《科技与出版》,2015.2)。

部分研究者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中外学术期刊国际化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延边大学《东疆学刊》编辑部张克军从办刊单位构成与资助情况、编委构成与稿件来源、编排体例与格式规范等方面,对中韩两国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国际化现状进行了比较(中韩两国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国际化现状之比较,《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1)。

一些研究者对社科期刊、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困境进行了探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胡晓娟认为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困境体现在:国际舆论环境对学术研究的困扰、内部发展动力不足、人员素质和意识层面的问题(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传播学分析,《出版科学》,2015.3)。长安大学杂志社袁华智等探讨了科技期刊“走出去”面临的困境体现在:内容出版管理模式存在内在缺陷;编辑出版队伍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匮乏;企业的国际品牌意识较为狭隘;技术视野下数字化出版转型相对滞后(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现实困境与突围策略,《科技与出版》,2015.3)。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李兴阐述了我国英文期刊国际化的主要问题:文化差异问题、翻译质量较低、英文期刊经济效益较差、英文期刊编辑素质难以满足国际化要求、发行数量小(我国英文期刊国际化出版的特点、问题和对策,《出版科学》,2015.4)。上海体育学院期刊社《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编辑部张慧认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困境有:整体国际影响力水平不高、难以提供高水平发表平台、英文期刊数量少,缺少集群优势(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被SCI/SSCI收录的《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为例,《科技与出版》,2015.10)。

二、期刊“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期刊“走出去”受到编委会国际化水平、编辑和作者国际化水平、论文题目和参考文献英译质量、科技期刊网络化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

1.编委会国际化水平

编委会国际化水平非常重要。上海体育学院期刊社《运动与健康科学》编辑部张慧等探讨了国际化编委会在英文科技期刊被SCI/SSCI认可及收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国际化编委会对于期刊提高质量、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化编委会在英文科技期刊被SCI/SSCI收录中的作用与实践——以《运动与健康科学》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5)。

2.编辑和作者国际化水平

编辑和作者国际化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部分。新乡医学院期刊社刘雪立等对我国SCI来源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越高,其学术影响力越大(我国SCI来源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及其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0)。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吴静等认为:内容编辑的国际化是科技期刊国际化的重要部分,反映了科技期刊的研究水准和学术高度(科技期刊内容编辑国际化问题初探,《出版广角》,2015.6)。科技期刊内容编辑的国际化包括科技期刊的编辑主体、刊物主体和稿件的国际化三个方面。

3.论文题目和参考文献英译质量

论文题目和参考文献英译质量能影响期刊国际化水平。江苏扬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沐卫萍认为学术期刊论文题目的英译是国际化检索论文进行科研的窗口,对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参与国际化竞争有很大影响(基于国际化视角的学术期刊论文题目英译研究,《普洱学院学报》,2015.5)。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编辑部丁绿芳等认为:中文参考文献的英文对照质量对于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来说非常重要。该文结合编辑过程中的著录实例,按参考文献原文有无英译、原英译正确与否,对英文对照中的几种错误进行分析,提出处理原则和做法(国际化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英文对照的正确著录,《编辑学报》,2015.1)。

4.数字化水平

期刊的数字化水平对期刊国际化水平有较大影响。南方医科大学刘群等认为: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作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2)。加快医学期刊的国际化除加入SCI外还可考虑加入PubMed数据库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宋丽萍等认为:提高科技期刊网络化水平,对于加快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科技期刊网络化水平加快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0)。

三、期刊“走出去”路径研究

期刊“走出去”路径是期刊“走出去”研究所关注的重点。通过对研究文献的分析,笔者认为,这部分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以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为主,研究方法上以个案研究为主,重视对具体路径的探索。

1.研究内容以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为主

目前,期刊“走出去”路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科技期刊和社科期刊两种类型。对于大众期刊、消费类期刊“走出去”路径的研究较少。

(1)科技期刊“走出去”路径。学界和业界重点探讨了科技期刊“走出去”的路径、思路、策略。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上的科技期刊层面,也有学者对高校综合性科技期刊、英文科技期刊、生物类期刊等具体门类的科技期刊国际化策略进行了研究。虽然研究文献所用词汇不同,但均是对科技期刊国际化策略的探索。

长安大学杂志社袁华智等提出了科技期刊“走出去”的集约化思路:内容出版管理集约化(严格高效)、人才队伍建设集约化(多元精细)、品牌建设集约化(扎根市场)、出版营销集约化(数字营销)、经营销售模式集约化(个体差异)(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现实困境与突围策略,《科技与出版》,2015.3)。杭州低碳科技馆沈娅瑜提出了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为我国科技期刊进行正确的定位;打造国际化的编辑团队;创办英文期刊,增加英文信息量;使出版规模向着网络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分析,《赤子(上中旬)》,2015.5)。吉林大学《东北亚论坛》编辑部许佳提出了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新技术改变编辑工作模式;与国际成熟出版机构接轨,为刊物打造高端推广平台;组建专业的出版、营销队伍(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探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10)》。长安大学杂志社陈磊等认为在国家利益下,科技学术期刊应限制国家资金产生的科研项目论文外流,同时努力争取国际稿源。在购买自然、科学等高端杂志的版权后,可由国家组织专业出版机构进行翻译,降低国内科研人员接触国家前沿领域的获取成本,提高便捷性(国家利益下的学术期刊国际化热潮反思,《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张凤等提出了国际化趋势下高校综合性自然科学类期刊的发展策略:打破期刊技术指标、科研评价机制和办刊体制的制约,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在网络化出版方面加快步伐(国际化趋势下高校综合性自然科学类期刊的定位与发展,《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君阐述了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策略:明确期刊定位,面向国际市场;国际编委审稿,打造专家队伍;注重编辑培养,满足国际化发展需要;加强海外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作者与受众的国际化,创新服务模式(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提升策略,《出版发行研究》,2015.7)。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李兴提出了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思路:提高编辑水平、选用高水平的翻译团队、建立编审专家团队、增强对英文期刊的扶持力度(我国英文期刊国际化出版的特点、问题和对策,《出版科学》,2015.4)。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徐凌等探讨了《公路交通科技》的国际化实践,提出了实现交通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对策:建立创新发展模式,扩大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规范编审制度,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竞争力;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刊模式(交通科技期刊国际化策略探索与实践,《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加工过程》编辑部周晓薇提出了国内生物类期刊国际化的策略:增加本身的先进学术含量,增加期刊出版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积极参与并建立与国际出版机构和集团的合作(生物类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学报编辑论丛》,2015.00)。

社科期刊“走出去”路径。对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路径的研究,可分为对综合研究和微观探索两个方面。综合研究主要是对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策略的宏观探索。微观探索主要是对新闻传播类、编辑出版类、体育类、外语类等具体门类社科期刊“走出去”策略的探索。

探索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策略的学者主要集中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等学科领域。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杨提出了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质量保障战略:专业化队伍建设战略、多元化组稿战略、专业化审稿战略、规范化体例建设战略、快速出版战略及数字技术应用战略(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质量保障战略研究,《中州大学学报》,2015.6)。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胡晓娟阐述了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策略:提升传播主体素养,做好人才储备;把握内容制胜,推进受众研究;善用新媒体与大数据,拓宽传播渠道(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传播学分析,《出版科学》,2015.3)。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乐野等提出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走出去”的具体措施(战略):走集团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加大对国内已有人文社会科学英文期刊的培育力度;新办一批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英文期刊(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分析——基于“985”高校在WebofScience期刊发文引文的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教授何明星探讨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提升世界影响的途径:加大相关领域、学科的一流学者队伍组织工作;中国学术期刊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学术活动(从学术期刊的世界传播与影响探讨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以中国文史类学术期刊为例,《出版广角》,2015.4)。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李存娜等阐述了中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化战略,认为中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化,需要完善中国学术话语、提供优质内容;建立中国自主的大型传播平台,为英文期刊的国际化“保驾护航”;以“国际引证”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评议,建立可以替代SSCI的、中国自主的英文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中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化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张慕华认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在于弘扬本土文化、建立学术自信。必须坚守“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根本方针,坚信“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打造出代表本民族文化精粹的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弘扬本土文化”与“建立学术自信”——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与出路,《传播与版权》,2015.11)。

学界对新闻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体育学、外语等学科门类的社科期刊“走出去”策略做了具体研究。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郑建丽以国内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从短期策略与长期目标两个层面,分析了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路径。国际化短期策略包括:期刊出版语言的国际化、在线编辑系统的数字化与编排体例的规范化、评审队伍的国际化、稿源和作者的国际化。国际化的长期目标包括:期刊出版运营的国际化、学术论文质量与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开放存取模式带来的国际化机遇(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国际化路径——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分析,《中国出版》,2015.12)。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向谊认为提高中国编辑出版类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措施包括:提高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国际化意识、为文章增添国际化信息、出版中英文双语或英语期刊、加强网站和数据库建设、争取被检索机构收录等。还可通过明确自身定位推动中国STM出版格局的完善,借助学术力量加强国际交流,提高编辑素质,在中国编辑“走出去”的同时将国际同行“引进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张逸岗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外语期刊的发展思路: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深化国际合作意识;突出多语种、多层次特色,提升办刊质量;鼓励跨学科研究成果,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高编辑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丰富国际专家数据库;建设外语期刊群,推动期刊研究(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外语期刊的发展思路,《现代出版》,2015.1)。北京体育大学杨红梅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例,探索了体育类期刊国际化路径:依托和发挥主办单位的学科优势、抓住国际化稿源、组建国际化的编审队伍(体育类期刊国际化道路的探索——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2015.2)。北京体育大学李勇勤等梳理了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进展,指出提升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扩大体育学术期刊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是实现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目标(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进展,《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3)。上海体育学院期刊社《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编辑部张慧结合《运动与健康科学》的办刊实践,提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建议:在编委队伍、稿件来源、审稿流程、出版模式、编辑素养等方面推动期刊国际化发展,为中国体育科学走向世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被SCI/SSCI收录的《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为例,《科技与出版》,2015.10)。

2.研究方法上重视个案研究

学界和业界重视个案研究的方法,用案例来介绍期刊“走出去”的路径和策略。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多为英文期刊,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期刊国际化路径和策略主要体现在建设国际化编委队伍、提高论文质量、加强与国外合作等方面。

《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英文版)编辑部温亚媛等以《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AA)走向国际化的努力为例,介绍RAA在建设国际化编委队伍、争取国际优秀稿源、实现国际化审稿、开展国际化合作等方面采取的措施(ResearchinAstronomyandAstrophysics的国际化发展实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3)。《癌症》杂志编辑部阮继等介绍了《癌症》杂志自2010年变更文种为英文出版后,通过组建国际性编委会、聘请美国编辑、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等多种国际化发展举措(中国医学期刊的国际化之路——《癌症》杂志的探索,《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3)。国际眼科杂志社胡新越等探索了《国际眼科杂志》国际化发展之路,介绍了《国际眼科杂志》国际化发展的措施:加强与国际权威的专业学会及学术机构的合作;积极参加国际会议,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华访问讲学;访问有关收录机构,加强交流;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加强期刊宣传,吸收优秀稿源(《国际眼科杂志》国际化发展之路,《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6)。《理论物理通讯》编辑部刘瑾等介绍了《理论物理通讯》(CTP)的创刊背景,通过分析CTP的国际化现状以及其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偏低、出版程序有待进一步发展和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提出并采取了增加国际编委、加强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的宣传、加强现有的绿色通道、建立一流的出版程序、建立国际化的同行评审体制、精选来稿和约稿高质量的论文等改进举措(《理论物理通讯》国际化的提升措施,《学报编辑论丛》,2015.00)。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罗东等阐述了《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国际化发展的措施:提高论文学术质量;提高稿件处理效率、缩短发表周期;多种渠道提高期刊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思考与探索——以《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3)。《固体力学学报》编辑部汪胜雄以《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AMSS)为例,对其办刊理念,对自身国际期刊的定位,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推进路径进行了阐述。该文具体阐述了AMSS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路径:重视稿件质量、重视稿件处理速度和稿件发表周期、重视编辑质量、与顶级出版平台合作、坚持刊物的宣传工作(浅谈科技期刊国际化与国际影响力提升之途径——以《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为例,《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3)。《中国农业科学》编辑出版部张娟等阐述了《农业科学学报》(JournalofInt egrativeAgriculture)在调整办刊思路、优化工作流程、发挥编委作用、做科研型期刊、积极策划专刊、树立服务品牌意识及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国际化办刊实践(新的发展时期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国际化办刊实践,《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冯庆彩等探讨了《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的国家化办刊实践:顶层设计、稿源的国际化及影响力、启用国际化投稿系统、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品牌形象建设(以品牌为核心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浅谈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国际化发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3)。上海体育学院期刊社《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编辑部张慧结合《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办刊实践,探索了国际一流体育学术期刊的办刊经验:注重传承与经营,突出特色;编委会队伍专业化、国际化;与国际高水平学会合作;与大型学术出版商合作(国际一流体育学术期刊的办刊经验及启示,《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4)。

3.重视对具体路径的探索

一些研究者从小处着眼,对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具体路径做了研究。这些研究重视细节,主要探索了与国外出版方合作出版、刊学研结合、实现高校学报英文版的国际化等具体路径。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冯韬认为:与国外出版方合作出版是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快速走向国际化的途径。国际合作出版英文科技期刊应该做到:善用版权谈判实现合作双赢;利用外方资源积极学习经验;深化版权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国际合作出版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和未来,《出版广角》,2015.9)。商洛学院学报编辑部刘小燕等在对SCI收录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集团合作是期刊国际化的一种共同路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目前最迫切的是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己的学术出版集团(SCI收录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统计与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今日科技》杂志社李祖平等认为刊学研结合是中国学术期刊可以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秘诀。文章提出了“刊学研结合”在国内的概念与要求,“刊学研结合”就是通过办刊活动与学术、科研活动在内容、载体、过程、成果等诸多方面的有机结合,以提升影响因子实现“刊学研”共赢的创新模式。该文认为:全天候、自主型、全领域、国际化的“刊学研结合”是上上策,“刊学研结合”框架下的“精选主题专题”是中上策(“刊学研结合”支撑中国学术期刊“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与出版》,2015.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编辑部杨蓉等认为高校学报英文版的国际化是实现学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方式。该文以《生物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ofBiomedicalResearch)的自身发展过程为例,从编者、作者、读者的国际化、网站主页建设、审稿系统更新、海外办公室建立、社交媒体利用等方面介绍了JBR国际化的经验(高校学报英文刊的国际化之路——以《生物医学研究杂志》实践为例,《学报编辑论丛》,2015.00)。

此外,学界也探讨了学术期刊国际化对编辑的要求。吉林大学《东北亚论坛》编辑部许佳阐述了学术期刊国际化对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要求:更新理念,明确国际权威评价体系规则;提高计算机使用以及信息搜集整理技能;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编辑素质提升探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9)。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教育教研室唐秋姗等阐述了医学期刊国际化对编辑工作的要求,认为医学期刊国际化对编辑发展的要求体现在:信息素养、英语能力、营销意识、工作主动性和职业道德观(医学期刊国际化对编辑工作的要求,《学报编辑论丛》,2015.00)。

四、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研究

擅长文献计量研究的学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国际化程度做了评价,并提出了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程度指标计算公式和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

1.期刊国际化程度研究

研究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根据《期刊引证报告》(JCR)、《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等数据,对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做了分析,并对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做了评价。评价对象既有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期刊,也有核科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期刊。评价方法和评价领域较为广泛。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辑程军与姜博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350种国内教育学期刊2012~2014年国际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范围总体呈扩大趋势,但期刊学术质量亟待提升;教育学术团体是教育学术成果国际化的重要力量,高校主办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待提高;专业型期刊是高国际影响力期刊的主要阵地。与其他国内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相比,教育学期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与国际教育学期刊相比,少量国内教育学期刊开始与国际权威教育学期刊接近,但整体仍存在不小差距。“质”与“量”均衡发展,注重传播语言载体的作用,多主体参与,专业化和特色化研究以及完善评价体系,是提升我国教育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2012—2014年中国教育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现状及思考——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的统计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5.7)。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教授何明星利用OCLC数据库,对中国文史类学术期刊的世界影响力做了评价(从学术期刊的世界传播与影响探讨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以中国文史类学术期刊为例,《出版广角》,2015.4)。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范皑皑等通过对S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的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从2005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新创办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更高,从总体上提升了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的综合国际影响力,但是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大大低于中国自然科学期刊(SSCI收录中国期刊的发展及其影响力(一)——基于学科视角的比较研究,《科技与出版》,2015.1)。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NuclearScienceandTechniques编辑部于伯章等使用2014《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ofScience,研究33种SCI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出版平台、出版周期和出版语言,结果显示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低。最后,提出了对中国核技术期刊国际化的建议:中国核科学技术期刊需要融入世界知名出版平台,组约国际化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出版国际化专刊,落实国际化办刊措施,杜绝人为操控影响因子等(2013年SCI收录核科学技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探析,《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6)。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中国药学》(英文版)编辑部黄河清等通过介绍《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的数据指标、分析入选两类“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数据及药学类期刊的表现,发现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被SCI收录的数量逐年递增,中文科技期刊平均国际影响力已高于非英文的国外科技期刊(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数据看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现状,《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 ticalSciences》,2015.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张茂玲等对2012~2014年进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10%)”的地质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加以分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客观地评价了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态势(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探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6)。

2.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研究

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的两篇文章,分别提出了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程度指标计算公式和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防护工程》编辑部朱大明提出以国际论文数量、国际引用频次、稿源国数量、引用国数量为基本统计数据的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程度指标计算公式。该文认为期刊国际化程度的定量评价指标是指由表征期刊国际化程度基本特征的统计参数,通过相对合理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分项及综合量化表征期刊国际化程度的评价指标,包括期刊国际学术贡献量、国际化广度、国际化强度和国际化程度综合评价指标等(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和方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伍军红等提出了一个评价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指标——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该文提出了增强我国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建议:政策支持、重塑定位、人才兴刊、国际评议、全球营销、出版创新、集约经营(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编辑学报,2015.3)。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社科走出去科技期刊
社科成果展示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