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阳经发热与疾病传变转归的关系

2016-01-26 22:49张光荣邹鹏飞
中医药通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麻黄汤辛温厥阴

● 钟 蕾 张光荣 邹鹏飞

浅析太阳经发热与疾病传变转归的关系

● 钟 蕾 张光荣▲邹鹏飞

《伤寒论》是围绕着“寒邪伤阳”这个主线展开,一般情况下阴进阳退为病进、阳进阴退为病退,有一分发热,则留有一分阳气;在《伤寒论》中发热是正气与寒邪争抗所产生的症状体征。然而寒邪作用不同的病所(六经各具有其生理病理特点)、兼夹不同的病因、结合不同的体质,所产生的发热则各具其特点,从中也可提示疾病各自不同的传变规律。本文对《伤寒论》太阳经发热进行整理研究,从而展示伤寒六经发热与疾病传变转归的关系,以便于外感发热性疾病的辨证治疗。

伤寒论 太阳经 发热 传变 转归

《伤寒论》[1]是治疗外感发热性疾病的专著,在论中发热与恶寒贯穿于始终,展示了发热性疾病传变的一般规律,因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发热的角度揭示疾病预后与传变的内在规律。太阳为六经之首,邪中于经可传于其它五经,《素问·热论》中就指出了外感发热由太阳依次传至厥阴的传变规律[2]。

1 六经的概念

提及六经,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六经?姚梅龄教授认为:“所谓六经是指张仲景依据古代医学的人与自然的理论及阴阳学说、解剖生理及以脏腑经络、病理学说理论,按阴阳性质相同、阴阳之气多寡程度相近的手足经脉及其络属的脏腑,合并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系统,从而将人体分类成为的六大系统即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系统,以及太阴、少阴、厥阴的三阴系统。”

2 太阳经的发热特点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即足太阳膀胱寒水司令,同时太阳为巨阳,因此太阳经的生理特性是本寒而标阳。外感风寒之邪易侵袭太阳之表,形成表寒闭遏卫气,继而卫气奋起与寒邪争抗而出现发热等症,其发热特点为:发热是因寒闭引起,发热恶寒同现;可无汗或汗出不彻;可见恶寒越甚发热越高,热势可为汗出而衰等。

3 太阳经发热与疾病传变转归的关系

3.1 太阳本经转归

3.1.1 病进

3.1.1.1 太阳风温 太阳风温表证有症似太阳伤寒表证而见初起微恶风寒,但以发热甚、口渴、脉浮弱不弦紧为主。此时当用辛凉解表法治之如桑菊饮、银翘散等,如《伤寒论》第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若误用辛温之麻、桂或反用灸法助其热可致热迫营血分而见高热、咽喉干痛、唾血等症,如《伤寒论》第115条“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或见身灼热的风温坏病见高热、神昏、瘛疭,热传阳明、厥阴。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3.1.1.2 太阳伤寒兼素体阴虚 素体阴虚内热而又感受风寒之邪,症见发热恶寒且可迅速热化见咽干、咽痛、舌质红,治可用辛温解表兼清热生津如栝蒌桂枝汤;若纯用一派辛温则不但寒热不解而更伤阴助热,如《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

3.1.1.3 太阳寒风闭热鼻衄 太阳伤寒治不得法,八九日发热恶寒表证仍在,此时医者仍用辛温之麻黄汤发汗散寒解表。患者服药后恶寒稍缓解,但出现发热更甚且烦躁、眼睛畏光、甚者头痛鼻衄等症,这是风寒闭遏卫阳化热,加之麻黄汤辛温助阳致郁热之邪更重,此时发热烦躁亦更明显。如《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姚荷生教授[3]认为,虽汗血同源可血以代汗,出现“衄乃解”,但不必让身体耗费如此之代价,医者细心观察可在鼻衄之前就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表里双解治之即可。

3.1.1.4 太阳经病传腑热结膀胱

太阳伤寒治疗不当,表之发热恶寒症状仍在但出现热多寒少、少腹急结、甚至发狂,说明热已随经传入太阳膀胱之腑,热与血结。此时发热恶寒仍在说明表证未解,应先用辛凉佐以辛温解表,表解之后才可用桃核承气汤解腑之热结。如《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3.1.2 病症反复不解 太阳风寒表证因误治、失治,可出现恶寒发热不解或反烦不解或汗解半日许复烦,可知太阳表证风寒未解或残留,此时仍可再与桂枝汤或麻黄汤解之。如《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第57条“伤寒,发汗己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刘英锋教授指出“虽经误治,仍寒热不解,病仍在表,并无其他变化者,可更发汗,多宜缓汗的桂枝汤之类,与小和之”[4]。

3.1.3 向愈

3.1.3.1 不传 太阳伤寒表证,若未见呕而发热或往来寒热的少阳证以及高热、烦渴的阳明证,说明邪未传经。若见微恶寒发热、脉静身凉为寒解热除风寒欲解之征,如《伤寒论》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3.1.3.2 欲愈 太阳伤寒得之八九日,见恶寒发热、热多寒少,此为阳气来复,寒风欲解也。何以见得?其热多寒少而不呕,未见小便黄、大便闭故知未传经(阳明、少阳)、未化热,加之脉微缓和而不弦不紧不数了,故知此处寒多热少为卫阳来复寒邪渐退风寒欲解之象。如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3.1.3.3 自愈 风寒表证经七日或十二日而恶寒发热解而自愈,若头痛发热恶寒不解则有传阳明之势此时提前针足阳明泄热使经不传则亦可自愈如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第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3.1.3.4 衄乃解 太阳风寒闭热失治久而郁热或用辛温之药助阳,可见发热而烦微恶寒、头痛、畏光、无汗;汗血同源,邪不从汗解而从衄解,衄者自愈。如伤寒论第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再如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3.1.3.5 烦汗解 太阳寒风闭表用辛温助阳解表或阳气来复,感受寒风时机体调动阳气与寒邪抗争,当卫阳占据上风时,则可先烦热后汗出而寒风解。如《伤寒论》第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再如第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之,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3.2 太阳向他经传变

3.2.1 太阳传阳明 太阳病治不得法,经误吐、误下、误汗(发汗太过、发汗不及)后,助热伤津使胃中干燥,出现不恶寒反恶热、自汗出,或高热谵语,或发潮热等症。此时邪已由太阳传入阳明,故其发热恶寒无汗转为不恶寒反恶热而自汗出。如《伤寒论》第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如第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第185条“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第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

3.2.2 太阳传少阳 太阳病失治,其发热特点由发热恶寒转为呕而发热或往来寒热,则可知病由太阳传入少阳。如《伤寒论》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再如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再如第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3.2.3 太阳传太阴 太阳风寒失治,误用苦寒攻下伤脾阳,脾失运化,水湿内停,表之寒热可随之内陷而郁于中。其发热特点由恶寒发热转为身热微烦,热势不高且缠绵,或见手足自温可知病由太阳传入太阴。如《伤寒论》第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再如第153条“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3.2.4 太阳传少阴 太阳风寒表证发汗太过或误用攻下伤阳,病由发热恶寒转为恶寒更甚或厥逆可伴见脉微细、下利清谷,可知病由太阳转入少阴。如《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再如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再如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3.2.5 太阳传厥阴 妇人中风,本恶寒发热,而正值月经来潮,厥阴、冲任空虚,邪热易内陷,热与血搏结形成瘀热,表邪陷里、由气及血、热入血室,则可见突然高热谵语、面赤舌红、如见鬼状,可知病由太阳传入厥阴。此时见高热谵语不可误认为是阳明气分热甚而攻下,此乃下焦厥阴血分的瘀热所致,治疗当用清血分瘀热之药,若表之寒风未解可佐以柴胡散寒风。如《伤寒论》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1]汉·张机.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11.

[3]姚荷生.《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J].江西中医药,2010,41(5):7.

[4]刘英锋.中医症候鉴别诊断的经典示范—姚荷生之“发热恶寒”精析[J].江西中医药,2011,42(12):5.

江西中医药大学(330006)

▲通讯作者 张光荣,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实验研究。E-mail:zhgr321@163.com

猜你喜欢
麻黄汤辛温厥阴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厥阴病篇再论
《温病条辨》辛温芳香药应用探讨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论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
喝香薷水祛热伤风
麻黄汤证与伤寒的对比研究
从厥阴之义论厥阴病❋
以《伤寒论》为纲探析麻黄汤新用❋
齐文升辛温法治疗痤疮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