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鱼灯舞”高校传承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2016-02-03 08:56郑永森
文化遗产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化

郑永森



国家级非遗“鱼灯舞”高校传承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郑永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保护面临着诸多困境。国家级非遗深圳沙头角鱼灯舞突破传承保护禁忌,借助高校资源开展传承保护活动,形成了理论研究凝练非遗价值、课堂教学解释非遗内涵、实践活动传播非遗文化的高校传承保护模式,为解决非遗传承保护的瓶颈问题探索了新思路,为高校文化育人拓展了新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鱼灯舞 传承保护 文化育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民族精神与人类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传承保护非遗是保护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重要举措。尽管我国非遗传承保护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城镇化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下,依旧面临着民众对非遗认识不够、传承保护缺乏自觉性、非遗原生态环境屡遭破坏、传承人老龄化以及断层、基础保障缺位等问题。非遗的传承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国非遗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非遗高校传承保护使得传统的民族文化进入主流正统的高等教育,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和优势,创新非遗传承保护途径,提高非遗传承保护水平。国家级非遗深圳沙头角鱼灯舞的高校传承保护模式,为解决非遗传承保护的瓶颈问题探索了新思路,为高校文化育人拓展了新载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非遗传承保护以及高校文化育人提供案例借鉴和理论启示。

一、国家级非遗鱼灯舞的历史与现状

(一)鱼灯舞的历史演变

国家级非遗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约1642-1656年),据今已经有350多年的历史。据深圳沙头角沙栏吓村吴天其保存的清同治年编修的《吴氏族谱》记载,鱼灯舞是其先祖根据当地一带民间惯于元宵“张灯作乐”的习俗以及早期从事海上捕捞的体验创造出来的一种以鱼灯为道具的只能由男性在夜间表演的广场舞。

鱼灯舞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普遍认为起源于原始鱼祭巫术。距今6000多年前的半坡氏族已经出现描绘于彩陶上的鱼纹图案。考古发现,早期彩陶上记录的三组鱼纹数量、青海上孙村寨的舞蹈纹盆内壁上的人数、早期沙头角鱼灯舞表演者人数(除去鳌鱼)均为15人。鱼灯舞的表现形式中还保留着原始鱼祭的遗风。可见,吴氏创作的鱼灯舞可以追溯至半坡氏族的鱼祭文化。

350多年前,吴氏先祖从中原陕西沿途迁徙到广东大埔、博罗,清康熙年间,吴氏第八十八世祖吴尚儒南迁至深圳沙头角定居。吴氏祠堂楹联“派接延陵博邑迁居流世泽,源传渤海沙栏落业展家声”,便是吴氏族人迁徙的真实写照。鱼灯舞中的淡水鱼应该是吴氏族人从内地带到沿海的产物。《吴氏族谱》修订时没有收录鱼灯舞,据沙栏吓村吴氏人回忆,吴姓清字辈已有鱼灯舞,鱼灯舞定型、盛行于乾隆年间。

鱼灯舞的内涵在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发展着。据吴氏老人讲述,数百年前沙头角海盗猖獗,渔民生活苦不堪言,为了排除海盗侵扰,村民创造了鱼灯舞,基本情节是群鱼勇斗霸王鱼黄鳢角,表达了村民对和平安详生活的向往。20世纪50年代,村民将黄鳢角比喻为美帝主义,表达了反对侵略、赶走列强、实现和平的愿望。抗日战争期间以及随后几年,由于战乱等原因,鱼灯舞随之中断,建国后,得以恢复,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中断。改革开放后,鱼灯舞经过再次创作,内容更多地体现一种喜庆氛围,象征村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2008年6月,沙头角鱼灯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沙头角鱼灯舞参加了“欢乐中国”悉尼中国新春庆典活动,鱼灯舞正式走向了世界舞台。

(二)鱼灯舞的主要艺术形式

鱼灯舞是一种典型的情节性舞蹈,表现过程中交替使用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三种形式。鱼灯舞的表演主要依靠手的力量挥动鱼灯,同时用舞步配合,有铲沙、窜水、飞跃、亲嘴等各种动作。鱼灯高低起伏、上下左右翻转,表示鱼在悠闲、高兴、惊吓等情况下的特征。鱼灯舞的表演中体现最多的是“和谐”元素,主要有行进路线为“8”字的马步、如同“如意”画于眼前的出场动作“双鱼对嘴好朋友”、以“∝”形为主的动作“欢喜漂水显自由”以及以圆周为主的调度路线等等*吴丹:《深圳沙头角鱼灯舞个案解读》,《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原版鱼灯舞的表演时间长达1小时,经过发展创新,现已有15分钟、8分钟版本。

鱼灯舞的伴奏乐器较为传统简单,主要有绑鼓(俗称“的鼓”)、钹、大锣、小锣、高音锁呐、海螺号。目前的伴奏曲目为《大开门》、《急急锋》和《得胜令》。鱼灯舞的表演背景主要是海蓝色水布,象征大海海水。

鱼灯舞的表演道具是制作工艺非常考究的鱼灯。鱼灯根据各种鱼类的体型和正常大小设计,其主体材料是竹篾,经过编扎骨架、装裱、涂底色、上色画鱼、上光油、安装装饰、检查试验七个主要过程才能完成。传统鱼灯舞的鱼灯有15种20多条,最重要的角色是黄鳢角和红鲤。最长的是黄鳢角,长230CM。其他鱼灯的长度一般在155CM至180CM之间。新编扎的鱼灯要经过开光之后才赋有灵气,才能参加表演。开光一般在晚上进行,地点选择在村子的东南方向。

(三)鱼灯舞面临的传承保护困境

当地政府通过加强史料整理、文化研究以及举办鱼灯节等交流活动来传承保护鱼灯舞,成效明显,但由于多种原因,鱼灯舞依旧面临着传承保护困境。根据调查,尽管沙栏吓村有92%以上的人看过鱼灯舞,但能正确理解鱼灯舞所表现的精神内涵的仅58%,而真正了解鱼灯舞历史和起源的仅9%。目前,鱼灯舞的传承保护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第一,地理位置限制了鱼灯舞的发展。沙栏吓村位于中英街,毗邻香港,其地理位置特殊,进村需要办理特别通行证,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外界对鱼灯舞的了解、研究、学习和传播。近年来,沙栏吓村大量的年轻人在香港谋生,村民的生活逐渐以经商为主,不再从事渔业生产,越来越少的沙栏吓村人参加鱼灯舞活动。

第二,传承禁忌以及传承人老龄化影响了鱼灯舞的保护传承。沙头角鱼灯舞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两大禁忌。当地文化馆曾因女演员跳鱼灯舞引起村民集体上访。鱼灯舞国家传承人吴观球已经75岁高龄,沙栏吓村愿意学习传承鱼灯舞的吴氏男子已经很少,两大禁忌不再突被打破,鱼灯舞必将失传。经过多方努力,传内不传外的禁忌已经突破,2012年鱼灯舞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在当地高校成立,解决了鱼灯舞人才难以为继的问题。

第三,文化形式落后和道具制作工艺复杂,增加了鱼灯舞的传承难度。鱼灯舞蹈的文化形式非常传统,原版的鱼灯舞蹈表演时间过长,表演道具太大太重,伴奏乐器和曲目与现代音乐相比已经过时。深圳流行港台文化,鱼灯舞的文化形式难以与当地潮流文化对接,自然就缺少消费群体以及学习传承者。鱼灯的制作工艺过于复杂,在追求效率的深圳已经失去生存土壤,甚至面临失传。

二、国家级非遗鱼灯舞高校 传承保护的具体实践

(一)理论研究凝练非遗价值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我国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蕴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章开沅教授认为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要相信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从传统文化中发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非遗的世代相传是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非遗被创造并以实际形式存在和延续要有其创造的主体、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存在方式。对于具体的非遗文化项目,有必要从其形成历史、生存环境、创造主体、表现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

传承保护鱼灯舞的高校(以下简称当地高校)非常重视非遗的基础研究工作,针对鱼灯舞项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理论研究工作:1、课题研究。组织相关专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鱼灯舞的起源、艺术形式、文化价值、本土化传承模式、育人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成功申报省部级研究课题3项,市厅级研究课题4项。2、学术沙龙。定期组织非遗高校传承保护学术论坛、定期参与鱼灯节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以及省市非遗日论坛活动。3、艺术创作。以鱼灯舞相关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创新发展鱼灯文化。学校专家以鱼灯舞传承人吴观球先生为原型,成功创作剧目《传承之梦》,生动地演绎了非遗民俗舞蹈传承人的传统文化情怀和坚守精神。该剧目获第九届广东大中专学生舞蹈大赛一等奖。4、社会调查。组织学生深入沙栏吓村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完成了非遗类调查报告15篇。调研报告获广东省大中专科技学术文化节二等奖一次,调研团队获广东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一次。经过努力,2013年6月,当地高校申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成功获批。

(二)课堂教学解释非遗内涵

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模式。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晚年着重从事对文化自觉的思考,在《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把文化自觉通俗地定义为“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提出对于文化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点和它发展的趋向”。他认为文化自觉要了解孕育自己的思想文化。要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文化。非遗进课堂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对非遗的历史、习俗、价值等进行解释、传授、传播与巩固,让青年学子了解、认识、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是实现青年学子文化自觉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系统的认识,方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实现文化自觉的终极目标。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当地高校引进鱼灯舞项目后,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1、直接学习传承鱼灯舞。学校邀请75岁高龄传承人吴观球先生到校传授鱼灯舞。吴观球先生每天来回近百公里,坚持按时到校传授。青年学子不仅学习了鱼灯舞,还从吴观球老先生身上感受到了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以及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敬业精神。2、将鱼灯舞纳入《舞蹈欣赏》课程。学校将鱼灯舞纳入《舞蹈欣赏》课程,将鱼灯舞的文化背景、价值内涵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教学方式上打破了以往只是将文化艺术理论与鉴赏简单结合的教学方式,采取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让学生熟悉鱼灯舞的发展历史,掌握其表演要领,理解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3、开设《鱼灯编扎技艺》学习班。学校邀请鱼灯编扎传承人传授鱼灯编扎技艺,讲解鱼灯文化。鱼灯舞进课堂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南方日报以《国家级“非遗”沙头角鱼灯舞走进大学》为题、羊城晚报以《“非遗”进课堂“活态”传承》为题、广东电视台珠江纪事栏目以《“鱼灯舞”传人和他的90后弟子》为题分别从不同视角报道了鱼灯舞进高校课堂的传承保护情况。

(三)实践活动传播非遗文化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被认为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他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94页。。”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开展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活动,必须由校园课堂走向社会课堂,由单纯的知识掌握向动手实践和社会体验开放,让青年学子在经历、体验、感悟中获得对非遗及其蕴含的文明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将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理念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个体信念,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规范。

2012年5月,鱼灯舞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在当地高校正式揭牌后,当地高校成立了非遗保护社、鱼灯舞表演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1、非遗宣传志愿服务活动。非遗保护社坚持每周进社区、景区宣传鱼灯舞等非遗文化项目。2、鱼灯舞展演活动。鱼灯舞表演队多次参加深圳市科普普及周、鱼灯节、非遗进校园、全国文化遗产日等各种活动,多次到各类学校以及社区进行表演。据统计,2012年以来观看过该鱼灯舞表演队表演的观众已经超过50000人次。3、校园展演。当地高校从2012年开始,每年承办市非遗进校园活动,每次展演超过20000余名学生与鱼灯舞等非遗文化项目零距离接触。4、举行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成果展。2014年起,鱼灯舞传承保护高校借助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每年举行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成果展,每次展览超过8000人次学习了解鱼灯文化。鱼灯舞高校传承保护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南方都市报分别以《学生仔成“非遗”展演主角》、《大学生接过鱼灯舞薪火》等为题多次宣传报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 传承保护的价值分析

(一)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有利于解决非遗传承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一,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有利于针对具体项目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拓展非遗理论研究视角,提高非遗理论研究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探源、宣传、保护、传承都离不开理论支持。2004年8月,我国成为第六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掀起了国内学者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热。但目前学者对于非遗在概念界定、价值探索、传承保护等宏观方面研究较多,缺少对具体项目的深度研究。高校是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聚集的地方,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文化有很强的理解判断以及研究能力,理论研究是其最重要的优势。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有利于集中高校的研究力量对高校传承保护的具体项目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度研究。另外,高校还可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在传统的非遗中融入现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对非遗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发展,增强非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将只在社区舞台表演的节目搬上现代化的大舞台,吸引年轻一代参与其中,有力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

第二,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有利于创新非遗传承保护形式,增强民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促进非遗广泛传播,提高非遗传承保护效果,促使非遗传承保护的持续开展。非遗是依附于特定的个人或群体,在特定区域存在的,其传播的广度往往与其生存空间的大小有关,有些非遗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有些仅在某个区域有影响。对于地方特色明显的非遗项目,由于其发展和生存空间受限,传播的范围较小,甚至由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面临销声匿迹的危险。非遗文化的活态性特点决定其存在必须有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必须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才能得到传承保护,才能形成对非遗文化的历史感、认同感。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和教育优势,促进非遗文化与社会群体的互动,让广大学生和民众充分了解当地非遗的历史起源,增强对非遗文化精神内涵的认同感,提高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积极性,促使非遗稳定生存、延续再生、创新发展。

(二)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

第一、非遗高校传承保护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大学生树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可以被分解为多个部分,如教育、社会控制、经济、知识系统、信仰与道德,以及创造与艺术表现的方式等,每一部分的文化都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功能*何星亮:《文化功能及其变迁》,《中国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非遗是人类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表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凝练方式,从文化功能上讲具有文化记忆、文化解释、文化认同功能,能帮助青年学子正确认知历史、世界和社会。非遗高校传承保护让大学生对非遗文化有一个认识了解到参与热爱的过程,能激发大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大学生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唤起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第二、非遗高校传承保护可以拓展和丰富高校文化育人的载体,增强文化育人的实效。人不同于其他存在的最大特征就在于人的本质通过文化显现出来。各地区不同人群的文化创造以及文化的变迁发展,使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种人群都是从他们的文化传统中确立其自身的人的规定性*郑敬高:《寻找传统文化的价值》,《开放时代》1997年第2期。。以这样的观点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价值在于确立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赋予了中华民族子孙特定的文化内涵。教育的核心是通过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实现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高校可以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育人功能,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以非遗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让青年学子理解非遗中的重要文化传统和价值文明,并将其解释成为自己理解文化、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文而化之”的过程。

四、结语

一个大学生的背后是他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万个大学生家乡的背后就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是中国*牟延林、谭宏、王天祥、刘壮、钟代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民族艺术教育》2011年第1期。。非遗传承保护融入当地高校的人才培养,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了新的空间环境和人群载体,有利于大学生最直接地感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深化对本土非遗文化来源的共同认识。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自觉履行非遗传承保护的责任,实现文化自信的社会共享。

[责任编辑]蒋明智

郑永森(1977-),男,汉族,湖南临澧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广东 深圳,518055)

*本文为广东省文化厅2014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深圳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鱼灯舞’高校传承研究为例”(项目编号:601425S22019)、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以非遗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bzz15094)、2013年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课题“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413S3210043)的阶段性成果。

G122

A

1674-0890(2016)06-152-05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谁远谁近?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