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少数民族家谱档案及其价值探析

2016-02-04 12:23瞿智琳郭华庚刘凯
山西档案 2016年6期
关键词:氏族谱家谱少数民族

文 / 瞿智琳 郭华庚 刘凯

贵州省少数民族家谱档案及其价值探析

文 / 瞿智琳 郭华庚 刘凯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侗族、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仡佬族、水族的29份少数民族家谱档案,并从文化传承和辅助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分析了少数民族家谱档案的价值,旨在为学界利用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开展研究提供线索。

家谱档案;文化传承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家谱档案简况

家谱档案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记忆。家族的起源及其发展变迁,都在家谱档案上留下痕迹。家谱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家族繁衍、家族成员婚姻、家族制度、经济往来情况等。[1]由于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十分特别,其家谱档案也别具特色。 2014到2016年,贵州师范学院师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对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进行调查,最终得到包括侗族、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仡佬族、水族七个少数民族在内的近30份家谱档案。对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进行著录,旨在为希望了解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的人群提供线索和途径。

我们在调查贵州省少数民族家谱时,采用了《中国少数民族家谱目录著录规则》作为标准,按以下10项进行著录:书名项、责任者项、版本项、载体形态项、附注项、内容提要项、装订项、收藏者项、备注项和照片项。下面简要介绍我们调查到的七个少数民族家谱档案的情况。

(一)侗族家谱简介

1.罗氏族谱。[贵州锦屏]锦屏启蒙三寨罗氏族谱。据考证,原本为罗子国第一位王者所著,现本为康熙初年所写,民国初年重录。

侗族家谱。罗氏始祖为郐公,系出黄帝。豫章始祖怀汉公官拜相国大农令,后避诸吕之乱隐西山洪崖,是为该族一世祖,称豫章公,故江西为该族的发源地。

罗家分为江西总罗氏,位于罗家镇。入黔之后,罗氏分居天柱、剑河、锦屏、从江等地。原书共有68本,现谱仅为锦屏启蒙三寨罗氏。三寨罗氏祖籍为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约于明洪武年(1368~1399)间由楚(今为湖南)迁黔(现天柱县兰田镇九牙楞寨),后世珍公又迁居高酿镇三寨。

2.陈氏族谱。[贵州铜仁]陈氏族谱七卷首一卷。陈再辉等纂修。1985年颖川堂木活字本,线裴,书名据封面题,八卷本。

侗族族谱。始祖轩辕,陈氏先祖肇自皇帝,生于姬水,故以姬为姓,以轩辕为名。为中央黄精之君以享后土之祀,故曰皇帝。传八世生舜,随后先始皇帝号谅公,迁居南昌府石桥庄;后先祖再玉公复迁南昌府宁州丰城县檀里杏仁乡;最后祖先俊刚承徙楚水。谱载序言、历代士官衣冠图、凡例、家规条、圣谕序、世系图、世系表、领谱字号、谱后小引、墓志、墓志记等。

贵州铜仁市万山特区四官塘陈光冬收藏。

3.龙氏族谱。[贵州锦屏]平秋平地龙氏族谱。龙求灿、龙锦城等纂修。2004年复印本,一册。书名据版心、书名页题。

侗族家谱。始祖龙夫阳,湖南绥宁东山龙麻公后裔,宁宗王三十二年迁居贵州平秋平地。修纂后仍以“宗嗣兴道怀、欲令建表翁、宝殿文武秀、再政通光明、颜定卞远志、汉启普彦均”三十世序谱。

4.秦氏宗谱。[贵州息烽]秦氏天水堂宗谱。秦氏宗谱续建总修处纂修。一九九六年铅印本,一册,书名据封面题。

侗族家谱。其祖秦廷兰公次子金玉,生于建文三年(1401),永乐十八年,科试盖元,永乐二十二年会试进士,授湖南靖州府知府,洪熙元年,奉旨平蛮夷。征进汇通洞四乡、天柱劝化苗民。玉公精通堪舆,经过渡马时目睹有山环水绕,虎踞龙蟠的毓灵吉地,便留意寓此。至后解组落业渡马,即今场背天崇寨,广置田园。

5.龙氏家谱续谱。[贵州天柱]龙氏家谱续谱。清景標等纂修,活字本,纸质线装。

侗族家谱。东汉伯高公位下,从山东迁贵州,今散居于甘洞岑孩。

贵州天柱县高酿镇甘洞岑孩村龙开钟收藏。

(二)苗族家谱简介

1.吴氏宗谱。[贵州湾水]吴氏宗谱二卷,吴士明主编,铅印本,精装。书名据封面,书名页题。苗族宗谱,湾水吴氏。吴姓的远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故以姬为姓。始祖为吴太伯,其弟仲雍续吴太伯之后,是吴姓的血缘始祖。明代由江苏常州府无锡朱史巷,迁入湖南靖州南门外新桥街。康熙年间徙施守乡,子孙徙扒函、榕江县。谱载序言、世系、坟说、后记。

2.梁氏家谱。[贵州平塘]妙湾茅草坪梁氏家谱,主编梁正华,助编梁邦琦,执笔林昌华。2012年稿本,一册,书名据封面题。

苗族家谱。本谱是第一次编纂,只编纂了第一至三世,且只收录直系,未收录旁系。

内容提要项:“吾梁氏先民,相传于清朝雍正六年,由广顺州迁居定番州之构皮寨。乾隆四年清政府为监控姑卢苗众义举,增设定番州判,分驻大塘,辖地称大塘理苗分州。乾隆末嘉庆初政局动荡,治安混乱,又迁罗斛理苗分州属之麻茂和麻园口洞湾定居。嘉庆道光年间,直系亲属老祖人又迁妙湾和茅草坪。旁系亲属仍驻麻茂、干坑、烂棚子。妙湾亲属中,有的陆续迁茅草坪,有的又向巴沙、党振、高坡董王热改等地发展。”

3.王氏宗谱。[贵州黄平]王家牌王氏宗谱。王绍先等七人编写,2005年出版,铅印本,硬精装,16开。

苗族宗谱。始祖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人称太原王,是皇室正宗后裔。

始迁祖王倒犁,迁徙路线:自江西迁至贵州黄平翁坪乡王家牌,后嘉庆年间由王家牌迁到兴仁县屯脚镇鲤鱼坝龙家田,现定居土盘的王国来支系;1820年由新街寨迁到兴仁县鲤鱼坝定居,1824年由王家牌迁到安龙县戈塘镇纳利村定居的王安国支系,有迁到凯里马田村定居的昂裸支系。咸同年间迁徙的远到贞丰,平坝等县,近到瓮安,凯里,福泉等各县。内容:总论篇,世系篇,人物录,后记篇。本支名人:王宪章,王朝文,王朝良。

4.文氏家谱。[贵州雷山]蒋宫文氏家谱。根据文安国提供的相关资料,该家谱由文安国、文志伟、文祥三人整理。2007年3月30日光印版。

苗族家谱。族谱图中的人名均以汉字谐音读出。共一卷,由前言、字辈、辈分、后代沿袭分布图组成。按照历代传承人的名字排列为:修—峰—扭—阿—郎—讲—兄—梭(1435-1653年,明朝景泰—清朝康熙时代)。而后,梭兄分居乌流,成为乌流的文家祖宗。

5.刘氏族谱。[贵州道真]刘氏族谱。三册,分别是《刘氏族谱》、《刘氏家谱》、《经单符》,由道真凌霄(三岔水)刘氏修谱理事会出版。2001年7月记述成册,2007年7月据抄本复印,三册,平装。书名据封面题。

苗族家谱。因旧谱本残缺,前面数页已不复存在,无法考究。旧本所录源流,除水石脚两房半较详外,三岔水之半房记述无几。幸得各分支嗣孙有记,据“金单薄”的查考,现已清理源流至今,将录入新的谱本,以昭示后生遵从。由于本族支派散居,繁衍流程无法一一清理。

公藏者:贵州道真凌霄(三岔水)刘氏修谱理事会 。私藏者:贵州遵义刘荣启。

6.韦氏宗谱。[贵州道真]韦氏宗谱二卷。韦述职等纂修,1993年复印本,一册,平装。书名据版心、书名页题。

苗族家谱。始祖韦孟,具体不详。传说在原始社会末期,有一氏族被封于豕韦之地(今河南滑县),又叫韦城,受封之人以国为姓,遂为韦姓。韦孟的五世孙韦贤,汉宣帝时任宰相,其子玄成在汉元帝时亦任宰相之职。韦氏宗族中还有许多先贤身居要职。先祖韦大郎,系湖北麻城人,奉命移镇南川,是为始迁祖。

贵州道真县平模镇街上韦运芳收藏。

(三)布依族家谱简介

1.梁氏家谱。[贵州安顺]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梁氏家谱。梁祖辉纂修,1993年的抄本,一册,无书名。

布依族家谱。肇始于江西宁江府豆芽街书市坝,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填南入贵州省贞丰县。祖公七弟兄来到贵州省贞丰县后,因到山上砍柴听到岩石下面有河蚌的叫声,就先让水牛下去,见下面果然有水于是就迁移到此处居住,改名花江。

2.蒙氏族谱。[贵州都匀]贵州省独山地区铁坑蒙氏族谱一卷。蒙泽敏等纂修,2005年刻本,一册,精装。书名据封面题。

布依族家谱。本族的得姓始祖根据《姓纂》记载有二:一是夏朝时期帝颛顼高阳氏的后代;二是周朝时主管东蒙山的祭祖官,因其族人定居东蒙山,便以山名为姓。蒙氏望出安定。本谱秉承了首本“族谱”及“续谱”(未付梓)中若干科学、准确、合理、详实的内容,全面搜集、总结和记录了铁坑地区蒙氏自明代初期从独山分迁到此地,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支系繁衍、人口发展及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史实。本支名人有蒙骜,蒙骜之子蒙武,蒙武之子蒙恬、蒙毅等。

贵州省独山县下司镇铁坑村后寨组蒙光勇收藏。

3.卢氏族谱。[贵州望谟]望谟县乐元区平卜乡卢氏族谱。卢兴郡、卢兴寿等人纂修,己巳年(1987年)铅印本,线装,书名据封面题。

布依族家谱。始祖卢炽公字永英,康熙三十四年,在贵州都匀府独山州剌竹林寨生长,雍正十二年,奉命守边防长坝营(王母营盘),乾隆五年,移家永丰州(今贞丰县)下江第一甲长流内半亭盘丈寨(今望谟平绕乡河背村右侧近)。附注:该卢氏姓原为苗族,迁往望谟县后被定为布依族,具体时间不详(卢姓人口述)。

望谟县乐元区平卜乡卢先勇收藏。

4.岑氏族谱。[贵州贞丰]布依族岑氏族谱。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连环乡岑氏家族岑家命注,岑住平抄录,2012至2013年铅印本,2014年岑住平抄录。

布依族家谱。始祖:岑清喜。内容:族谱咏诗、家谱字辈、后裔出生年月、家训、编后语。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连环乡岑家平收藏。

5.龙氏族谱。[贵州马场]江西南昌龙氏族谱,龙步武(字其光)重修,民国三十六年复印本,一册,线装,书名据封面。

布依族族谱。贵州马场龙氏,永乐十三年冬入黔,祖籍江西南昌,始祖龙明宇。字辈为“应朝正起,德上方兴,步云超海,显圣贤林,光增华发,秀致承恩,锦舒彩焕,沛泽天庭”。族谱记载至云字辈。族谱整册记载龙氏世派源流、龙氏族谱老叙、家训、人物传、忠义、孝友、文学、烈女、仕纪、世系图。

(四)彝族家谱简介

1.邓氏族谱。[贵州毕节]邓氏族谱二卷。邓泽声修,1996年南阳郡铅印本,一册,平装。书名据封面题。

彝族家谱。始祖邓禹,入黔始祖荣宗公。荣宗公从江南迁黔,后代邓氏一支定居于此。二卷就各派别邓氏家族人员名单进行编写。

贵州黔西县邓彩发收藏。

2.吴氏族谱。[贵州盘县]贵州盘县延陵吴氏彝族滇黔宣威盘县枝系族谱。吴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吴德华)主编。贵州盘县2012年复印本,线装。

彝族族谱。贵州盘县吴氏。一、延预祖从福建迁广东;二、毅仁祖唐末宋初迁山东;三、镇朝祖明洪武十四年间入滇先文山后定居昆明,到沾益州落实土流并治(待考);四、辅朝祖一三六八年明洪武十四年间入滇,居住云南昆明白塔街,后裔又迁云南宣威土抓坟,哈马姑,至今分散到宣威、盘县各枝系点居住。

3.尹氏家谱。[贵州盘县]盘县核桃沙米丫尹氏家谱。尹忠礼、尹忠贤及子等修编,清朝乾隆活字本,纸质线装。

彝族家谱。自太祖公嘱富老人至今,共经历了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7个皇帝和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共计300多年的历史。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核桃沙米丫尹氏尹忠礼收藏。

4.车氏家谱。[贵州兴仁]贵州省兴义市兴仁县车氏家谱,车镇全编纂,2002年2月铅印本,一册,平装。

彝族家谱。始祖晓,彝族,明朝时期子孙迁徙各地。兴义市兴仁县鲁楚营车珩,亦称为车晓后裔。由车珩、车运璋统一了宗谱,后来车镇全又做了进一步修纂。

(五)回族家谱简介

1.虎氏家谱。[贵州威宁]贵州省威宁县虎氏家谱,不分卷。虎尊佑等整理纂修, 1998年印刷本。

回族家谱。始祖虎云尊,先世西域,入中土后,以虎为姓。中世纪中叶,随阿拉伯商人来华传教。十三世纪,蒙古西侵,先后征服秦岭以西,又有大量阿拉伯人入住中土。明代,甘肃和陕西成为回回的主要聚居区。虎姓先祖就在种种历史条件下迁入东土,在中国土地上定居繁衍。部分从军进入乌撒守护,从此定居乌撒。

2.马氏家谱。[贵州威宁]秀水马家屯马氏家谱,不分卷。马理朋等人整理纂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续谱,2010年铅印本,一册,精装。书名据封面题。

回族家谱。本族渊源于阿拉伯,公元七世纪入华,落籍长安。始祖马公马余有,明代人。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随颍川侯傅友德征南军节征云南,道经贵州,因军功留守乌撒卫(现威宁县),封建节将军。后世马超、马越、马起三兄弟溯明渊源来历,新立家谱,以马家屯地名为姓氏,遂名为马家屯氏族。谱录前言、序、世系、坟说、坟图、族规、知识集锦、后记。

(六)仡佬族家谱简介

韩氏家谱

[世界]世界韩氏总谱十三卷,今人韩选忠等纂修,2013年9月第1版,精装13卷。

仡佬族家谱。本谱参考了《史记》、《元和姓纂》、《韩文公门谱》、《韩氏家集》、《洪洞韩氏家谱》、《韩万封姓后历代官逝十八省世系干支图》,以及国内各省、市大专院校图书馆收藏的谱玉,海外保存的谱卷,民间众多的谱牒。以封姓始祖万公为始祖,以俞公、亿公、琦公、世忠公、厥公等大支系为主体,集全世界韩氏宗亲代表于山东日照,开谱馆,招精英,依全族人之合力,有识者之热心,多银者之仗义,经全体谱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历时一年如期完成。

贵州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玉溪镇东街路135号、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日泰物流有限公司院内(世界韩氏谱馆)收藏。

(七)水族家谱简介

杨氏家谱

[贵州三都]贵州三都杨氏家谱。杨昌金等人纂修,2012年复印本。

水族家谱。祖先原为江西白米街人,明朝末年因乱流入贵州、四川等地。谷公住四川,红公居贵州,生有九子。其中,安、乐两公来到黔南荔波,先住廷牌,其后分居阳安、阳乐,(以人名取地名)安公叫阳安,乐公叫阳乐。

贵州三都杨昌金收藏。

二、贵州省少数民族家谱档案价值分析

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和辅助科学研究两个方面。下面从已著录的29本家谱出发,对其文化传承和辅助科学研究价值进行分析。

(一)文化传承价值分析

已著录的29本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都是记载比较详细的家谱。在调查著录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拥有家谱对于收藏者来说是一件骄傲事,收藏者都认为家谱会一代代传下去、编撰下去,让自己的后世子孙了解家族的起源、变迁,了解本支系的名人等,这显然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种文化性还体现在家训与字辈之中,例如,布依族梁氏家谱中梁氏家训是:

1.奉祖先,2.孝父母,3.和兄弟,4.睦宗族,5.和乡邻,6.教子弟,7.戒习染,8.奖名节,9.慎婚嫁,10.急赋税。

在梁氏家训一代代的传承中,梁氏子弟收获的是家族的文化熏陶。

又如,回族马氏家谱的族规是:求学、坚守、团结、反思、奋斗。要求族人勤奋学习各种知识,秉持正义,高瞻远瞩,开拓进取等。这也是文化的缩影。

再如,侗族罗氏族谱中的字辈是:

定仕永显世,兆应庆光亮,忠孝成先志,诗书继丰型,巷龙开泰运,俊秀启贤英,厚道昭祖德。远代振家声。

在调查过程中,罗氏族人对字辈很了解,有些甚至能背诵字辈。

29本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承载着各族人民对“家族”的认知,对文化的传承有重要价值。

(二)辅助科学研究价值分析

1.辅助清水江文书研究。清水江文书是指清水江中下游地区苗族侗族林农在经营混林农业和木商贸易时形成的大量民间契约和交易记录。家谱档案资料可以与清水江文书相互印证,并辅助清水江文书的研究。侗族罗氏家谱和龙氏家谱均在贵州锦屏县,家谱对于家族源流、家规、世系图、世系表、字辈、墓志、支系名人等记载较为详细,而清水江文书仅是契约文书,可以以家谱档案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清水江文书。

2.辅助民族学研究。民族学的研究涉及民族的宗法制度、婚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我们调查到的资料涉及到贵州侗族、苗族、布依族等七个少数民族,这些档案材料对于民族学的研究有很好的辅助作用。[2]例如,家谱档案中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可以辅助宗法制度的研究;族规、家规中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的要求有助于家庭道德教育研究;世系表、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为人口问题研究提供相关资料;家谱中的支系名人、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各族历史人物有重要作用。总之,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是贵州的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3]

3.助力课堂教学。贵州师范学院师生在对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进行调查著录时,遇到的资料都是零散无序的。面对这种无序的资料,笔者在讲授《档案文献编纂学》课程时,以少数民族家谱档案著录资料为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档案文献编纂实践。在2016-2017学年的课程实践中,有三位同学以少数民族家谱档案作为素材进行编纂,历时四个月完成了编纂,分别是曹玉同学的《贵州家谱记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家谱》、张佳义同学的《贵州家谱记忆》、王月同学的《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汇编》。由此可见,贵州少数民族家谱档案的调研与整理对于课堂教学是多有补益的。

[1]王华北.试论中国少数民族家谱文化研究的必要性[A].中国民族文博(第四辑),2011.

[2]潘世仁.从家谱看贵州少数民族的特异婚俗[J].贵州文史丛刊,1995,(3).

[3]张帆.家谱档案转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G2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6)06-0064-05

(责任编辑:冯 鹏)

瞿智琳,贵州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民族档案学、档案文献编纂。

郭华庚,贵州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档案信息化。

刘凯,贵州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档案传播。

猜你喜欢
氏族谱家谱少数民族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敦煌姓望氏族谱研究综述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 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举行清代李氏族谱捐赠仪式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略论泉州重修族谱中华侨华人史料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