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的地域特征
——基于合肥、阜阳、宣城三市的调查

2016-02-06 02:29姚晓洁王昊禾姚侠妹张祥瑞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乔木绿地景观

姚晓洁,王昊禾,姚侠妹,张祥瑞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230022;2.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安徽省城市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的地域特征
——基于合肥、阜阳、宣城三市的调查

姚晓洁1,王昊禾1,姚侠妹2,张祥瑞2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230022;2.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营造的重要资源,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地方植物可以塑造具有地域特征的植物景观。通过对安徽省合肥、阜阳、宣城三城市居住区的调查,对植物种类、生长状况以及群落景观作出对比分析,总结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特征和问题,从而提出优化建议,为改进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指导。

居住区;植物群落;生长状况;植物调查;对比分析;安徽省

1 问题的提出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地景观植物具有调节小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吸收污染物、降低噪音等功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树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

近年来,国外在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功能性研究方面提出了月光花园[1]和感官花园[2]的设计理念。国内关于居住区植物造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造景的人性化,即植物造景应该以人为本,根据人的需求进行造景;(2)强调植物造景的生态化,即注重小区绿化的生态效益,植物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演变规律和形成过程,而且要符合其规律进行配置;(3)植物造景的艺术性,即借鉴绘画艺术和古典文学艺术,合理巧妙地利用植物进行构图;(4)植物景观形式的混合性,即将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使植物景观自然协调,有规律地变化,富于装饰性、时代感和诗情画意,并具有独创性[3-4]。

因安徽地处长三角西部,长江、淮南横贯其中,自然形成皖北、皖中、皖南三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和气候特点,故本文从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的地域特征出发来开展研究。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以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长江以南地区以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主。因此,在皖北地区一些耐寒耐旱的乔灌木应用较多,如松科、杉科和木兰科等;而皖南地区阔叶落叶乔木应用较多,植物选择和配置更加丰富多样。相对于皖北地区,皖南地区的植物生长状况更好,在美化和生态功能上起到更大的作用。近几年,城市用地快速扩展,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地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城市相比,安徽省各城市居住区的绿化质量不高,一些小区植物配置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小区整体景观效果不佳。

植物配置作为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营造的重要资源,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已建成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进行研究,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造景功能,可为园林景观营造与提升提供对策。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城市居住区绿地组成形式与植物配置的要求和植物景观群落特征,然后选取皖北、皖中和皖南的阜阳、合肥和宣城三个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居住区的主要植物景观节点的重要特征,分析不同年代居住区的景观植物生长状况,并依此提出建议。

2 城市居住区绿地组成形式与植物配置

2.1 绿地组成形式

城市居住区绿地主要包括集中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5]。这五种绿地形式共同构成了居住区的植物景观,但它们具有不同的服务半径、景观效果和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屋顶、架空层、半地下庭院、阳台等特殊的空中绿化。

2.2 植物配置要求

一般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可按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草坪层四个层次来进行配置。

2.2.1 乔木层

住区内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数量比例一般控制在2∶3;高层乔木、中层乔木和底层乔木数量比例控制在1∶2∶1。在植物的选配上,应采用慢生树与快生树相结合的方式,让它们既能快速成景,又有长期的观赏价值[6]。组团内要多选用开花乔木,且要考虑住区的季相变化。在视线焦点、主入口、次入口、单元入口、建筑物拐角、园林构筑物周边,种植树型优美的大乔木。临水处尽量选择分枝点较低的乔木,也可选择一些枝条柔软、叶片色彩丰富的植物,以便与水生植物的叶形相呼应。

2.2.2 灌木层

通常灌木要位于乔木的正前方,由低到高逐渐配置,以突出层次感;在色彩搭配上,用深色植物作为背景,将花色和叶色浅的植物配置在前方和中心位置。灌木与草坪相交线条应饱满、流畅,并且要考虑草坪修剪方便。落叶灌木不宜大面积露地栽植,不宜作为建筑基础种植品种。

2.2.3 地被层

草花一般栽植在示范区、主出入口、售楼部等重点区域;草花地被面积占景观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0%左右。乔木群植应考虑地被植物设计,禁止大面积露土。草花要求多年生,植株低矮,高度不超过100厘米。株型整齐,花期一致,在半荫的环境下生长良好;作色块布置时,应注重色彩搭配,切忌杂乱无章;应选择花色丰富、持续时间长或枝叶观赏性好的植物种类。

2.2.4 草坪层

草坪面积占景观面积比例应控制在40%左右。将草坪分为冷季型草坪和暖季型草坪来考虑,结合开放展示时间和后期效果进行选择。草坪应有一定的密度,且要均一,不应有裸露地、杂草、病虫害等缺点。应重视草坪的后期养护管理,及时进行补播。

3 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

3.1 植物造景空间

植物的造景空间可分为开放、半开放、覆盖、封闭和垂直空间五方面。不同的造景空间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特色,给人以视觉上不同的感受。通过对不同植物空间的营造,使得空间层次变得深邃,意蕴深远。

3.2 植物季相变化

季相变化即考虑季节的变化,突出绿化品种的季候变化。除了有令人愉悦的植物景观外,还要有满足人们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的需求[7]。尤其是色叶植物,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都有特定的色彩,居住区植物配置应充分利用自然界丰富的植物品种。

3.3 植物品种选择

居住区的植物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因素和植物类型来确定[8]。一般来说,主要品种要少而精,但相似度高,植株数量多;次要品种多,植株数量少。

4 合肥、阜阳、宣城三城市调查与分析

4.1 合肥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特征

合肥市地处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气候类型。本文选取琥珀山庄、高速时代广场、万科城市之光三个小区进行植物种类和配置形式研究。

4.1.1 琥珀山庄

4.1.2 高速时代广场

高速时代广场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徽州大道与方兴大道交汇处,建于2008年,是以高档公寓和高层住宅为一体的高档住宅小区。植物景观整体设计以人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出发,植物群落设计充分体现了“多样性”和“季节性”,疏密有序、层次分明、色彩丰富。以银杏、香樟、榉树、无患子装点小区大道,在草坪边缘点缀落叶和开花的大灌木,一步一景,景观精致完美。植物配置以乡土植物为主,重点区域适当点缀一些名贵花木。景观植物整体设计体现出优雅、精致和温馨。

4.1.3 万科城市之光

万科城市之光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路与潜山路交口,依合肥母亲河南淝河而建,占地面积158726.71平方米,容积率2.8,是以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和别墅为主体打造的高端社区。住区主干道为银杏大道,气派且具有鲜明的季相特点。建筑物周边栽种乔木、灌木和花草,并配以常绿、落叶和色叶树种,色彩丰富,层次感强;建筑宅间采用规则式整形草坪并搭配姿态优美的孤植树,宁静而温馨;别墅区庭院以早园竹为背景,搭配红枫、鸡爪槭等并结合景石、叠水等,营造出现代中式庭院的独特风格。

琥珀山庄、高速时代广场、万达城市之光是合肥市近20年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三个小区都是根据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琥珀山庄建成时间最长,植物所营造的空间环境和生态功能已趋完善,绿化覆盖率高。高速时代广场和万达城市之光是近几年建设的高档小区,植物配置风格与建筑的风格相呼应,如万达城市之光建筑采用富有个性的现代中式风格,在植物配置上也进行了创新,由植物表现出的意境展现出小区景观的特色美。这种丰富的群落结构起到了很好的美化作用,尤其是多层次、多结构的植物景观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设计目标(表1)。

表1 合肥市代表性居住区植物调查表

4.2 阜阳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特征

由于提升机卷筒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主要是钢丝绳对它的径向作用力,在满载上提和空载下放时,可将每一绳圈对卷筒的径向作用力视为均匀分布,则多层缠绕钢丝绳对卷筒筒壳的径向载荷集度为: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西部、华北平原南缘,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本文选取丽晶佳苑、汇鑫水岸名苑、港利上城国际三个小区进行植物种类和配置研究。

4.2.1 丽晶佳苑

该小区建于2004年,占地18.7 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绿化率近50%。乔木层有雪松、广玉兰、白玉兰、香樟等,灌木层有日本晚樱、梅花和紫荆等,为复合型群落结构,景观层次较为丰富。白玉兰、紫荆、日本晚樱和广玉兰为整体群落提供了良好的春夏观花景观;同时作为道路两边的树池绿化,为行人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景观。在景观丰富度上,有春季观花树种白玉兰、日本晚樱和紫荆等,夏季观花树种有广玉兰、紫薇等;在景观色彩上,观花树种红白交替搭配。

4.2.2 汇鑫水岸名苑

该小区为典型的滨水小区,园林绿地的植物群落作为重要的水边景观,满足了人们道路和水面两方面植物景观的观赏需求,以白玉兰、垂柳、水杉和广玉兰为主,小叶女贞和火棘作为中间层过渡,前景铺草坪,水边栽植凤尾兰和云南黄馨,无论是平面还是立面都富有层次感。

4.2.3 港利上城国际

从植物的生长状况看,阜阳市城市居住区绿化植物的后期管理与养护存在严重问题。许多建成之初景观效果较好的绿地由于缺乏管理或养护不当已逐渐退化,如丽晶佳苑景观植物因没有及时整形修剪,导致景观凌乱、不协调,居民的生活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表2 阜阳市代表性居住区植物调查表

4.3 宣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特征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本文选取开元小区、敬亭苑小区以及金碧花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对其主要植物种类、生长状况进行研究。

4.3.1 开元小区

小区景观规划优美,设计富有层次感,植物搭配合理,具有江南风味。植物群落为落叶阔叶型,乔木层有榔榆、乌桕、梨树,灌木层有木槿、杜鹃、铺地柏等,草坪层为马尼拉草。该群落整体景观较为丰富,群落稳定;从景观丰富度上看,群落上层为落叶乔木梨树、乌桕和榔榆,春天可以欣赏雪白的梨花。下层为木槿和杜鹃,夏季能形成很好的景观(表3)。

表3 宣城市开元小区群落样方调查表

注:“健康状况”栏中1、2、3分别代表优、良和中等。

4.3.2 敬亭苑小区

表4 宣城市敬亭苑小区群落样方调查表

注:“健康状况”栏数字的意义同表3。

小区植物群落由针叶阔叶混交林组成一段矩形的、以若干植物围合形成。上层乔木选用雪松、黄山松、银杏、青桐,中间层配置春夏景观鲜明的色叶树种紫叶李、石楠,下层地被选用洒金桃叶珊瑚。植物配置考虑了常绿与落叶的配合,兼顾四季景观,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是附近居民重要的聚集和休息绿地(表4)。

4.3.3 金碧花园

表5 宣城市金碧花园群落样方调查表

注:“健康状况栏数字意义同表3。

由于三个小区建于不同的年代,景观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景观群落也大不相同。开元小区很好地利用了梨树、乌桕、桃等植物,并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化意境,丰富了居住区的景观内涵。而金碧花园则以各类灌木和各色草本植物突出小区景观的主题。但各小区也存在一些问题,从绿化树木的种类看,同一类树种在多处栽植,各居住区缺乏景观特色。尤其是春夏季观赏树木和花卉较多,而秋冬季较少,景观的丰富度和观赏感较低,需要再栽植一些常绿植物和冬季花卉(表6)。

表6 宣城市代表性居住区植物调查表

4.4 不同地域城市居住区景观植物比较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土地的利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城市居住区的密度越来越大,建筑物也越来越高。十年前的小区建筑高度相对较低,植物栽植疏散开朗,景观层次丰富。如阜阳市丽晶佳苑、合肥市琥珀山庄、宣城市开元小区植物配置都比较合理,不仅采光好,绿化覆盖率也较高。而近几年建成的居住小区,虽然在植物配置上更加丰富,品种也更多,但有些小区搭配栽植的小乔木和灌木过度密集,有的还掩盖了小区的园路,遮挡了视线,整体空间显得不明朗。这样,不仅影响了植物的生长,也造成居民休闲的不便,如港利上城国际小区有多处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在植物栽植时,应考虑植物的生长规律,留足空间,使短期景观效果与长期景观效果不相冲突,合理控制植物的栽植密度,使植物景观效果达到最佳。

以阜阳市为代表的皖北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植物以耐旱性种类为主,如香樟、女贞、广玉兰等,但这些植物的重复利用率较高,植物景观显得单调,一些落叶阔叶乔木生长状况不好。丽晶佳苑主广场的香樟大道,虽因栽植30棵香樟闻名,但一些灌木、花草较少,主要以小叶女贞为主,缺乏层次感。因此,需要丰富、优化树木品种,保证有足够的绿荫。

以合肥市为代表的皖中地区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群落中落叶阔叶乔木出现率最高,这可能与下层灌木受光情况有关。乔木类数量占多数,种类也比较丰富,下层灌木种类少但用量大,重复率高,草本层植物很少。因此,需要适量增加常绿乔木栽植,并与落叶乔木合理搭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冬季上层景观的单调。下层灌木可以多增加种类,以观花观果灌木为主,适当点缀,如春天开花的紫荆、日本晚樱、垂丝海棠等,夏季的紫薇、木槿、栀子等,秋天的桂花。通过植物季相变化,使整体景观的观赏性得到提升。

以宣城市为代表的皖南地区居住小区植物景观更多体现出江南特色,植物景观给人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但一些新建小区植物的生长状况不好,大多是刚移栽的苗木,还没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生态功能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需要对小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养护,以达到观赏的目的。

5 结 语

生态住宅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住宅的呼声日益高涨,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城市居民都对居住区的室外景观尤其是园林植物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大。从上述对安徽省三个城市九个居住区景观植物的对比分析可知,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决定着小区景观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同时也是现代住宅小区重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小区的园林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地域气候特征,充分利用地方树种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既要合理配置花草树木,还要达到乔木、灌木和花草相结合,四季有花,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高洁.“夜花园”植栽设计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4(4):57-61

[2]梁珊,任杰,王淑芬,等.感官花园设计方法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0):15-17

[3]金雅琴,李冬林.城市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18(4):88-90

[4]林晓君.浅析城市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J].科技资讯,2007(11):160-161

[5]史俊达,高美珠,范义荣,等.杭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功能及建设探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3(4):194-199

[6]陈黄春.南京市居住区景观环境中植物配置与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43-6746

[7]关宇.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分析[J].景观设计,2013(3):80

[8]钟剑.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2):15-18

(责任编辑:汪材印)

10.3969/j.issn.1673-2006.2016.12.028

2016-10-18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城市绿地格局形变影响下绿色空间园林植物调控研究”(KJ2014A044)。

姚晓洁(1979-),女,安徽蚌埠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园林植物应用。

TU986

A

1673-2006(2016)12-0097-05

猜你喜欢
乔木绿地景观
◆ 园林苗木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