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值法的淮南市城镇化质量分析

2016-02-07 05:26向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淮南市指标体系城镇化

向伟

(淮南师范学院金融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熵值法的淮南市城镇化质量分析

向伟

(淮南师范学院金融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依据界定城镇化质量的四个内涵,即城镇发展质量、城乡协调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城镇化发展潜力,并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择2011-2014年淮南市有代表性的27个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熵值法对淮南市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通过数据分析出淮南市城镇化的基础指标所占权重,进而对淮南市城镇化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熵值法;城镇化;质量;淮南

引言

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增速相对较快,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6.1%。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例如区域城镇发展并不均衡,城市变得拥堵、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问题相对突出。要解决这些矛盾,不能简单地从城镇化规模和城镇人口数量的角度去分析,而应该从城镇化的质量加以分析。为此,许多研究者开始探讨城镇化质量问题,并得到相关的研究成果。例如叶裕民①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7期,第27-31页。认为城市化质量体现在经济、基础设施和人的现代化,并给出12个具体指标和质量水平计算方法;李涛②李涛,廖和平,杨伟,庄伟,时仅:《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经济地理》2015年第5期,第65-71页。从“土地、人口、产业”等要素来制定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以重庆为例,分析并测算了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给出了重庆市未来发展的参考依据。陈鸿彬③陈鸿彬:《提高农村城镇化质量的若干思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期,第38-41页。则探讨了农村城镇化质量问题,并构建了测量指标,并得出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才能提高农村的城镇化质量;李明秋等④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2期,第182-186页。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即自身的发展质量、推进的效率和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因此,研究城镇化质量需要明确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的方法有熵值法⑤赵雪雁:《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第69-73页。、向量自回归(VAR)模型⑥常阿平:《我国城市化质量现状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6期,第49-50页。等。研究城镇化既有某一特定的区域,也涉及全国范围。伴随着城镇化质量的深入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通常体现两个原则。一是体现综合性。城镇化质量要从人口、经济、地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综合体现。二是体现时代性。时代是向前发展的,所以城镇化的内涵也要随时代发生改变,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体现时代特点。

本文以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淮南市为例,在明确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对应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淮南市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政府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为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一、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城镇化质量内涵

鉴于前人的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城镇化发展质量内涵界定为四个方面:(1)城镇发展质量,从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和旅游业等方面体现;(2)城乡协调发展质量,从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体现;(3)城镇化推进效率,从财政、金融、交通、文化、卫生等方面体现城镇化发展的成本收益;(4)城镇化发展潜力,这里主要是指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体现城镇化发展的潜力。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确定的城镇化质量内涵,同时遵循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本文从四个方面、27项指标构建了淮南市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表2给出了2011-2014年相关数据(出自《2012-2015年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1 淮南市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2 2011-2014年综合评价指标数据

二、研究方法

对于27个评价指标,本文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然后通过计算数据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评价。

熵值法计算步骤分五步:

第一步:将数据标准化。由于原始数据的度量单位以及数值大小存在差异,故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消除度量单位的差别。

其中,X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Yij为第年第项指标的原始数据,Yjmin,Yjmax为第j项指标的最小数据和最大数据,a为设计参数,通常取为0.9。(1)式称为正向指标,(2)式称为负向指标。

第二步:计算第j项指标在第i年的指标比重pij

第三步:计算熵值Ej

第四步:计算权重Wj

第五步:计算第i年城镇化质量Fi

三、结果分析

运用《2012-2015年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得到基础指标P1-P27的权重数据,见表3。

表3 基础指标的权重

通过城镇化质量计算公式(6),得出2011-2014年淮南市城镇化质量,见表4和图1。

表4 淮南市2011-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

图1 淮南市城镇化年度质量条形图

通过表4和图1可以看出,淮南市城镇化质量从2011年到2014年在不断的提高。城镇化质量比重较大有第三产业值占GDP的比重、人均GDP、全市财政收入、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获得省部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数。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在增大,从27.1%上升到33.8%;人均GDP也由30400元提高到34897元,失业率保持在4%,旅游业带来的财政收入在增加,体现了市政府在改善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在上升,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出现波动,需要当地政府注意农村建设,保持城乡协调稳定发展;在城镇发展潜力方面,环境的质量影响城镇化的质量,淮南市全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在上升,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但科技成果数在下降,从2011年的62个降到2014年的33个,说明淮南市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减弱,需要政府加大科研投入,引进人才,将科研与产业联动,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结论与讨论

城镇化涉及当地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因素,需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本文通过熵值法得到对应的指标权值,一方面克服人为的主观性,另一方面也避免指标重叠问题,方法简单又实用。并由此得到淮南市2011-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分析,但对淮南市的各个区的的城镇化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以改进淮南市的整体城镇化质量水平。

Quality urbanization in Huainan city by using the entropy value method

XIANG Wei

Firstly,this paper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four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such as the quality of urban development,quality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urbanization,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otential,etc.,and build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Choice the representative 27 indicators data as sample in 2011-2014 of Huainan city,using entropy value method to measure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of Huainan city. Through data analysis of the urbanization of Huainan city index weighting,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of huainan city,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Entropy value method;Urbanization;Quality;Huainan

F293

A

1009-9530(2016)05-0026-03

2016-07-0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基于新型城市化质量导向的资源型城镇发展路径研究”(SK2015A158)[作者简介]向伟(1980-),男,淮南师范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和金融系统控制研究。

猜你喜欢
淮南市指标体系城镇化
又是荠菜花开时
雨中即景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煤矿外围实现煤炭找矿新突破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家乡的城镇化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