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九十八)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茎部危害严重

2016-02-08 02:47宋加伟石延霞谢学文柴阿丽李宝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蔬菜 2016年9期
关键词:茎部图版斑点

宋加伟 石延霞 谢学文 柴阿丽 李宝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九十八)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茎部危害严重

宋加伟石延霞谢学文柴阿丽李宝聚*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997~2015年,我国北京、吉林、山西、辽宁、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疆、福建等地报道了该病的发生,叶片为主要为害部位(王莹莹 等,2015)。2015~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在山东寿光,甘肃酒泉、张掖,内蒙古巴彦淖尔,广西田阳等番茄主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大面积暴发,表现出新症状,茎部为害严重时发病率可达80%以上。广西当地称之为“机油病”,易与晚疫病混淆,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茎部为害进行详细报道,为从事农业的相关人员在病害识别和防控上提供帮助。

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茎部为害症状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为害茎部主要发生在伤口或叶柄处。发病初期,茎部产生水渍状小斑,深褐色至黑色,圆形或近圆形,似“小麻点”,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彩色图版1);随着发病程度加重,病斑扩展,纵向扩展速度大于横向扩展,近圆形(彩色图版2)或不规则形(彩色图版3),病斑周围黑色,中间颜色浅,呈黄棕色(彩色图版4);易连成片,形成斑块(彩色图版5);病斑沿茎和叶柄扩展,呈长条形(彩色图版6);发病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叶柄易折断(彩色图版7);田间湿度大时,病斑呈水渍状;发病后期,茎部被病斑覆盖,呈深褐色,似机油涂抹(彩色图版8),不腐烂,无明显异味,周围组织可较长时间保持绿色。茎部染病后,病斑多存在于茎部表皮(彩色图版9)。

2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

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ringae pv. tomato (Okabe)Young,Dve & Wilkie〕。该病原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荚膜,无芽孢;菌体杆状,直立或稍弯,大小为(0.5~1.0)μm×(1.5~5.0)μm,单细胞,有1至数根鞭毛,在NA培养基上菌落无色透明。

3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茎部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3.1种子带菌 种子带菌是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茎部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McCarter et al.,1983)。从病果中收集种子,病原菌可以粘附在种子表面,使种子表面带菌;或侵入到健康种子内部,使种子内部带菌。当条件适宜时,较少量的带菌种子可以造成大量幼苗染病。露地栽培时,少量被感染的种子即可引起田块大面积发病。

3.2土壤带菌 土壤带菌是细菌性斑点病茎部危害严重的重要原因。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至少7个月(Blancard,2012),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当土壤营养不合理及温湿度相对较高时,病原菌可大量繁殖。在幼苗破土之前,茎部易被土壤中的病原菌侵染。

3.3虫害 田间昆虫取食病株后,当其再次在茎部取食时,可将该病原菌传播至茎部。此外,昆虫在茎部取食时会造成伤口,为病原菌的侵染创造有利条件。

3.4农事操作 田间湿度较大时,定植、除草、摘叶、整枝打杈、采摘等农事操作,易对茎部造成机械损伤,为病原菌的侵染创造有利条件。田间病残体任意堆放,未及时清理出园,茎部也易感染病原菌。此外,病原菌粘附在工作服或操作工具上,亦能传播到番茄茎部,条件适宜时侵染。

4 防治方法

在防治过程中,应对病原菌的鉴定及对造成茎部危害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做到预防为主,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减少菌源,并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进行综合防治,将损失降到最低。

4.1种子处理 对于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可先用冷水浸湿种子,再将种子放入56 ℃的温水浸泡30 min(分),或选用1.05%次氯酸钠溶液浸种20~30 min(分)(Blancard,2012),或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种30 min(分)。对于种子内部的病原菌,可以采取干热灭菌的方法,注意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并进行小规模试验后,再进行推广应用。

4.2土壤处理 育苗尽量选用新苗床或用营养土育苗。每平方米旧苗床用40%福尔马林30 mL,兑水3~4 kg浇施,覆膜,4~5 d(天)后揭膜,15 d(天)后播种。夏天可进行闷棚处理,棚内土壤灌足水后覆膜,高温下晒4~6周;或者在定植前1个月,每667 m2用42%威百亩水剂25~40 kg兑水500 kg,对土壤进行熏蒸处理。以上方法均可有效减少土壤带菌量,降低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

4.3加强田间管理 该病为温暖高湿型病害,应严格控制棚内或田间的湿度;田间湿度大时,尽量避免进行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做好隔离工作,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田间,工作服和操作工具可用75%酒精进行喷雾消毒;注意通风时间,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清除,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及周围杂草,并在田外进行深埋,减少翌年的初侵染源;注意防治虫害,避免害虫在茎部造成伤口;定植时,避免伤根;合理密植,加大田间通透性;选择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 a(年)以上的轮作,前茬以禾本科或豆科作物为佳;采用滴灌与沟灌,尽量避免喷灌、大水漫灌等方式,防止田间湿度过大。

4.4药剂防治

4.4.1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施药,常用的药剂有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全株喷雾防治,确保叶片正面、背面和茎部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药膜,每隔7~10 d(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重病田根据发病情况,必要时增加喷药次数。田间施药时,铜制剂应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防治效果会更好,且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4.4.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可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800倍液,或1亿cfu·mL-1枯草芽孢杆菌500倍液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研究表明,10%植物香精油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长,抑制率可达91%(Érika Oliveira Da Silva et al.,2014)。

王莹莹,柴阿丽,李宝聚.2015.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症状多样性与综合防治.中国蔬菜,(11)∶82-84.

Blancard D.2012.Tomato diseases,identification,biology and control.French∶CRC Press.

Érika Oliveira Da Silva,Martins S J,Alves E.2014.Essential oils for the control of bacterial speck in tomato crop.Af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9(34)∶2624-2629.

McCarter S M,Jones J B,Gitaitis R D,Smitley D R.1983.Survival of 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in association with tomato seed,soil,host tissue,and epiphytic weed hosts in Georgia. Phytopathology,73∶1393-1398.

宋加伟,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植物病理学,E-mail∶447815332@ qq.com

∶李宝聚,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病害综合防治研究,E-mail∶libaoju@caas.cn

∶2016-08-15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95,201303115),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5)

猜你喜欢
茎部图版斑点
可爱的小斑点
怀牛膝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A New Record of Eritrichium (Boraginaceae) in China
基于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比较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谓词逻辑的飞机线束工装图版设计
斑点豹
为什么向日葵能够不停地向着太阳转
为什么有落叶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萘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对绿豆茎部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