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文化的基本内涵

2016-02-12 13:13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灵信仰民生

苏 伟

论民生文化的基本内涵

苏伟

作为一个新概念,现有的字词典对“民生文化”均未有论述,学界则有多种解读。文章认为,民生文化,从属性上讲,是以民生导向,以保障权利、满足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文化;从形式上讲,它既包括公共文化,也包括符合“保障文化权利、满足文化需要”原则的那些商业文化;从内容上讲,民生文化是“以民生为直接来源和自然载体,并且直接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文化”。民生文化可分为四大类:生命民生文化、生灵民生文化、物质生活民生文化、社会生活民生文化。

民生文化;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的民生改善问题的重视程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在“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的自信心的驱动下,我们党对文化发展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民生与文化的交汇乃至融会,就使“文化民生”和“民生文化”成为新概念、新领域、新的研究对象。

一、民生文化是以民生为直接来源和自然载体并且直接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文化

(一)民生文化的内涵

倡导“民生主义”的孙中山先生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3]《新华字典》的解释据此而来,更加简明扼要:民生即“人民大众的生活”。据此推理,文化民生,就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生计、文化生活。因此,理论界对“文化民生”大都表述为“文化民生是文化层面的国民生计”;[4]“简而言之,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6]文化与民生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自然地连在一起的。民生问题,从一开始就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民生包含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民生。

《红旗文稿》在答读者问时论述说:“关注文化民生,就是加快构建建得起、转得动、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文化建设的注意力、工作着力方位都放到基层,放到民众。”[7]其内涵是将民生文化约略地与公共文化划了等号。这种认识有一定片面性,就是将文化产业与文化民生的距离拉远了,给人以商业文化不是民生文化的错觉。当然,商业文化确实不一定都是民生文化,但是,就商业文化的整体和主流而言,它也应该是民生文化。

笔者认为,公共文化和商业文化,都只是“民生文化”的存在方式,而且更具有“形式”的意义;而“民生文化”的“内容”,则是以民生为直接来源和自然载体,并且直接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文化。“内容”尤其是根本性的“内容”,是事物本质。而概念,就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因此,“民生文化”可以界定为“以民生为直接来源和自然载体,并且直接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文化”。进一步讲,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解读民生文化:第一,从属性上讲,民生文化是以民生导向,以保障权利、满足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文化;第二,从形式上讲,民生文化既包括公共文化,也包括符合“保障文化权利、满足文化需要”原则的那些商业文化;第三,从内容上讲,民生文化是“以民生为直接来源和自然载体,并且直接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文化”。

尽管不能等同,但“民生文化”直接对应的,更主要是我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因此,民生文化,可以说是民族文化血脉中分布最广的支系统,是人民精神家园中基础性的构成要素。

(二)民生与民生文化均有四大类别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而且具体指出了民生主义的四大要诣——“一为国民谋吃饭,二为国民谋穿衣,三为国民谋居屋,四为国民谋走路”。[8]之后,他又加了一大要诣——教育。毛泽东继承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思想,宣称共产党要建立“一个民生主义的国家……一句话,使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有事做”。[9]这就将“有事做”即就业这个重要内容,加入到“民生”之中。邓小平用“小康”概念继续阐发了“民生”的上述基本方面,并将“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加入到“民生”之中。习近平在阐述“中国梦”时,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包容性更强的表述,概括了民生更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10]并且,也预留了社会发展将给民生带来的更多内容的足够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将“民生”分为四大类:生命民生(满足生、老、病、死等人的生命需要,及作为人的生命活动之劳动创造等),生灵民生(满足人的信仰、伦理、情感等生灵需要,及哺育生灵之教育实践等),物质生活民生(解决人的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社会生活民生(满足人的婚恋、节庆、工艺、娱乐、网络交往等需要)。与之相对应,民生文化也可分为四大类:生命民生文化、生灵民生文化、物质生活民生文化、社会生活民生文化。

二、生命民生直接产生的生命民生文化

(一)生命民生文化是民生文化之基

生命民生,是直接关乎人的自然生命及其过程,包括生、老、病、死等环节的民生。

人类,是怎样获得自己作为“人”的生命的?是怎样维持自己作为人“类”的生命的?我们都知道,是劳动。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1]而且,马克思一再强调: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真正的”生命活动。[12]这就是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的生命;而且,人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劳动,尤其是创造性的劳动。因此,生命民生,也包括直接维持人类生命、直接体现人的生命意义的劳动。如前所述,毛泽东讲过的保证人人“有事做”,即都能“劳动就业”,是他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重大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要劳动,首先得就业。所以,就业、劳动,与人的自然生命过程一起,构成最重要的民生——生命民生。

表3显示,各比例青贮饲料的酵母菌数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0%的青贮饲料中酵母菌数量在青贮发酵的第11 d达到高峰,为109数量级,25%的青贮饲料中酵母菌数量在青贮发酵的第15 d达到高峰,为109数量级,50%、75%的青贮饲料中酵母菌数量在青贮发酵的第5 d达到高峰,为109数量级,100%的青贮饲料中酵母菌数量在青贮发酵的第11 d达到高峰,为1010数量级。

生命民生,是民生之基,它直接产生出民生文化中的生命文化,包括生育文化、养老文化、医疗养生文化、丧葬文化;它还直接产生出生命文化中的劳动文化,如农业劳动中的节气文化、工业劳动中的技术文化、服务劳动中的商业文化、现代生产经营劳动中的企业文化、择业文化,等等。

(二)对生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生命力极其旺盛而顽强的中国人,开创与发展了源远流长、丰富深厚的生命文化。《尚书》讲“惟人万物之灵”,《礼记》讲“人者,其天地之德”、“天地之心也”;《说文》讲“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注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最高价值,这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就“生”而言,《易经》讲的“生生之谓易”,即生生不息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的思想,以及老百姓“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就是一种强调了生命的初始——绵延不绝的人的出生——的意义的生命文化。就“老”而言,《礼记》讲的“使老有所终”,即建立社会的养老保障系统,使老人都能够得到赡养,和《孟子》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即人们在赡养自己的老人时,也应该考虑到其他老人的赡养问题等思想,就是一种强调了对生命的第二次呵护——养老——的意义(既强调了养老的人伦意义,也强调了养老的社会意义)的生命文化。就“病”而言,《周礼》讲的“凡邦之有疾者……则使医分而治之”,即建立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使国家各地的病患者都能得到治疗的思想,就是一种强调了对生命的挽救——医疗——的意义的生命文化。就“死”而言,《吕氏春秋》讲的“终其寿,全其天”,《韩非子》讲的“视死如归”,即应寿终正寝,避免死于非命,和把死看得跟回家一样的思想;《论语》讲的“慎终追远”,即慎重地办理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的思想等,就是一种强调了生命的归宿——死亡——的意义的生命文化。尤其是,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在很早就创造了“革故鼎新”的创造文化。

但也要看到,受长期的封建传统与小生产习俗的影响,中国的生命文化,又存在许多负面因素。例如,庄周“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的感叹,曹操“人生几何,譬如朝露”比喻,使中国人长期漠视人的生命价值,甚至视人命若草芥蝼蚁。此外,封建社会轻视、鄙视生产劳动,鄙视、歧视劳动创造与发明的传统,也是中国生命文化的“负资产”。如何汲取中国传统生命文化中的精华、去除其糟粕,如何汲取西方人道主义生命文化中的精华,尤其是如何贯彻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培育与发展当代中国生命民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意识,使人们更好地领悟生命的意义、珍惜宝贵的生命、维护生命的尊严、提高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满足当代中国人生、老、病、死和劳动创造的民生需要,更深入地“以人为本”,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实践课题。

三、生灵民生直接产生的生灵民生文化

(一)生灵民生文化是民生文化之魂

人的生命,既在肉体,又在精神。人的肉体生命,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由劳动创造而推动,并产生生育、养老、医疗、丧葬、创业与就业等社会性民生需求;人的精神生命,经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萌芽、生长、形成等精神发展过程,同样由劳动创造尤其是由精神性劳动即文化创造和社会教育推动,并产生信仰、伦理、情感等精神性民生需求。

人的精神生命所在的家园,即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心灵——“灵台”。因此,笔者将信仰、伦理、情感等精神性民生需求,称之为“生灵民生”,将生灵民生直接产生出来民生文化,称之为“生灵文化”,包括信仰文化、伦理文化、情感文化等等。无论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是信仰、伦理、情感等等,都是包括个人实践在内的社会教育的产物,因此,民生文化中的生灵文化,还包括教育文化。

信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决定人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则直接支配着人的各种价值追求、伦理道德、情感心理、选择和行为。因此,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人的“灵魂”。由于这个“灵魂”必须依附于信仰这尊“塑像”的“身体”,因此,如果没有信仰这尊“塑像”,这个精神性的“身体”,核心价值观这个“灵魂”就会“魂不附体”,就会“魂飞魄散”。也因此,不树立特定的信仰,而想树立特定的核心价值观,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生灵文化实际上也属于人的生命文化,甚至是更重要的生命文化。生命文化改善生命的质量,生灵文化则解读生命的真谛。没有精神家园,或精神家园变形,人的肉体无论怎样强壮,也只能是精神上的孤魂野鬼。

(二)中国的生灵民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深厚

以班固“爱国如饥渴”,司马迁“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岳飞“以身许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等名言为代表的对祖国、对民族的信仰;以“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原则,以“忠、孝、勇、恭、廉”这“五德”为要点的道德品质;以晏婴“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等为代表的情感意识,贯穿了五千余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生灵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很早就形成了对国家、对民族的信仰,并形成了以它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和情感意识。其历史基础,是中国早在夏、商、周的远古时代,就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国家,而西方的统一民族国家,则晚在中世纪之后才出现。所以西方人是先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而后才有对民族国家的信仰,且其宗教信仰引领着其民族国家信仰。但中国人正相反,我们是很早就将对民族国家的信仰与对伦理道德的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政治——伦理信仰,并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之后,才从国外传来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后来又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催生了自己的宗教信仰(道教)。所以,宗教信仰在中国一直只占从属地位。国内外都有不少人,囿于“只有宗教信仰才是信仰”的偏见,讲“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是不懂中国、不懂历史的谬论。

正如邓小平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3]同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力量。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由于不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因而具有先进性,而且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愿望的结合,因而具有广泛性。所以,不但可以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信仰,而且可以成为中国人民大众的信仰。再加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使中国人的“生灵”文化,整体上更加强大而辉煌。

(三)对中国的生灵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创新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等等的信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从人民大众的生灵民生中直接产生的生灵文化,而是共产党提炼、升华出来的先进文化,要将它们灌输给人民大众,成为人民大众的生灵文化的核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我们已经比较成功地将传统的、具有历史抽象性的对祖国与民族的信仰,与时代、与现实、与实践进行了结合,开始了对“中国梦”的信仰,但是,我们尚未实现同样具有历史抽象性的“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原则及以其为转移的爱、恨、情、仇等情感意识等等,与时代、与现实、与实践的结合,致使它们也多停留在社会集体意识的层面,而难以进入个人意识层面,难以成为人民大众的生灵文化。

更重要的是,受长期的封建传统与小生产习俗的影响,中国传统的生灵文化,也存在许多负面因素。即便是特点和优点都突出的信仰文化,其优点本身——特别发达的政治——伦理信仰抑制了宗教信仰的过度发展,也带来另一个方面的缺陷,抑制了对科学的信仰、对哲学的信仰的发展。更严重的是,与政治化的伦理信仰这股主流相伴随,政治化的反伦理“信仰”这股逆流始终存在。这股反伦理、反道德的“信仰”暗流,作为中国传统生灵文化中的重要糟粕,在今天沉渣泛起,荼毒着中国人的“灵台”。同样严重的是,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不但没有出现西方宗教改革那样的近代化变革,进而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反而一直维持着与原始信仰相结合,致使鬼神迷信与宗教信仰合流的不良传统,使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颇多迷信色彩,而封建迷信则颇多宗教信仰色彩,也在今天沉渣泛起,荼毒着中国人的“灵台”。

由于上述原因,与整体而言极其强大而辉煌的中国人的生灵文化形成鲜明对照,当今社会,作为个体的中国人的心灵,常常是孱弱而暗淡的。社会成员信仰危机、信仰缺失的问题就更严重了。金钱、自我利益,成为不少人的核心价值追求,致使其核心价值观严重变异。前述之漠视劳动者健康和生命的问题,根源正在这里。解决这些问题,恢复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生灵文化,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大众生灵文化,满足当代中国人的信仰、伦理、情感等民生需要,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实践课题。

四、物质生活民生与社会生活民生直接产生的物质生活民生文化和社会生活民生文化

物质生活民生主要包括饮食民生、服饰民生、居住民生、交通民生等,即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民生。它们直接产生出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物质生活民生文化。

社会生活民生,包括婚姻恋爱、节日喜庆、体育运动、文体娱乐、网络交往等社会生活方面的民生。它们直接产生出婚恋文化、节庆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网络文化等社会生活民生文化。

物质生活民生文化与社会生活民生文化内容极其丰富,而且,中华文化中的这两大类民生文化尤其源远流长,内涵宽广。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长盛不衰,至今独步世界,标志着中国人的饮食最早从果腹求生上升到精神享受,也是中国人对幸福生活执着追求的结果。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时还是重要的礼仪文化和重要的交际文化。此外,中国人还将自己的“吃”文化渗透到各个方面,从自然到社会,从养生到养性,从伦理到政治,从家庭到国家等各个方面的各种哲理,升华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为五斗米折腰”、“治大国若烹小鲜”等名言警句,还形成了数不清的以饮食活动为形式的成语。这些,既说明了“吃”在民生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又说明了“吃”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但是,受历史传统固有的负面影响,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不少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不协调甚至格格不入之处。例如,靠精细手工而成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其细致烦琐的制作过程等等费工耗时,就是一种时间上的巨大“奢侈”浪费,而这种浪费,是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格格不入的。而且,除了时间的浪费,中国手工制作的传统饮食方式与饮食文化,还造成大量的食物在制作过程中、饮食过程中的损耗与浪费,此外,还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等等。总之,如何既继承中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促进其现代化,如何既保存其“色香味”,又使其成为更好的健康饮食,是中国饮食文化面临的课题。

总之,对“民生文化”的认识越科学、越深入,对民生文化的建设就会越自觉、越有效。我们既要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方面向往中,又要从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民生文化有扬弃的继承中,去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文化,去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尤其是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2014,(3).

[3]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5.

[4]刘近.文化民生概念生成逻辑的历史考察与当下审视[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6).

[5]方东华.文化民生:民生视角下的文化建设[N].宁波日报,2011-05-31.

[6]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14.

[7]薛岳.怎样理解“文化也是民生”[J].红旗文稿,2010,(18).

[8]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322.

[9]毛泽东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战士出版,1981:18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责任编辑:钟晓媚

G122

A

1673-5706(2016)04-0087-05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课题“建设民生文化改善文化民生”(2011WTA04)阶段性成果。

2016-06-11

苏伟,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委党校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猜你喜欢
生灵信仰民生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天空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乞力马扎罗的生灵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