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批改漫谈

2016-02-14 04:20江苏吴红梅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改革

江苏 吴红梅

小学作文批改漫谈

江苏 吴红梅

一、作文修改与讲评存在问题

就目前的实际教学而言,对于作文的批改,不少教师改出来的作文非常好看:在学生的作文本里边,这里有教师画的圈,那里有教学的评语。教育主管部门来检查也会给出很高的评价,可就是费力不讨好,本子发给学生,学生就是不屑一瞥,还有的教师也想搞教学改革,让学生去修改,可是学生将作文改出来以后教师又发现原本好好的作文被改得面目全非,如果被教育主管部门知道了还会说教师工作不负责任,马马虎虎。由此而来,教师就有些进退两难了:教师改也不是,学生改出不是,出路究竟在哪里?

在这里,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改革的确是势在必行,但绝不是草率行事!应该弄明白几个问题:对于作文批改,其指导思想是什么,改革作文批改的方法改革有什么意义,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该有什么作为,学生在进行作文互改时用什么方法,应该注意些什么,作文批改结束以后应处理好哪些问题。

二、作文批改方法改革指导思想

“作文批改方法一改革,我们就轻松多啦!不用再那么劳神费气啦!”这是教师的一种反映。“我习惯了原来的批改方法,这样一改,我的阵脚全被打乱了,看来批改作文只好从头再来啦!”这是教师的另一种反映。“把改作文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还干什么呢?这不是乱了分寸吗?”这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反映。这里所反映的不是作文批改方法改革的问题,而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思想观念问题,一个实际操作中的尺度问题,一个是否走向极端的问题。

谈到这里,对于作文批改的指导思想,其实已经是十分明确了,那就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努力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处事的能力。因为教师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没有引导学生学习的成功方法,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更不能进行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不进行改革,就不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固步自封只能禁锢教师思维,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教师就像是一种杀毒软件,应该经常性的进行升级,否则是奈何不了病毒的,就用原来的版本,最终会让自己的电脑毁于一旦。教育形势在飞速变化,教师不能守旧,要积极学习新思想、新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融入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三、作文批改自我批改讲究策略

作文教学应在作文批改上讲究合适的策略。那么以何种方式的批改方能更加有效呢?我认为,教师一味地埋头苦干改出来的作文,学生未必都能受益,他们只在乎作文的等级、分数,走马观花浏览教师为他们精心批改的内容。殊不知教师为认真改好一篇学生作文,从标点符号、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选材立意等方面字斟句酌,锱铢必较,而后又洋洋洒洒几十字甚至几百字的总评,其间凝聚了教师多少辛勤的汗水。《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显然,学生的习作提倡自改、互改是教师教学策略的变换,更是从学生自身角度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作文发展的需要。学生不仅感受到自己在写作文,还能感受到自己参与到习作的批改中,既要修改自己的作文,又要批改同学的作文。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中有,一方面既要有代表性,又不能抓住一两篇作文就不放,否则容易产生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二是讲评时要尽量肯定全部学生的优点,有不到位的地方,不能一味指责,更不能打击。应该以指出、正面引导为主,指出不足之处,为学生指明修改思路,为学生修改和下次写作做好积极准备。

四、学生互改作文的好处

1.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我们从大量的作文实践看出:学生完成的作文初稿是不具体的,初稿中的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如果学生养成了经常修改作文的习惯,他们的作文能力就会逐步提高,毕竟是“精品来自精雕细琢”。

2.促进学生严谨学习风气的形成。修改作文,需要心平气和、需要耐心、需要精力集中。难怪很多教师都说:“在学校我是不改作文的,我的作文通常都是在家里批改。”只要学生作文稿子完成了就按照要求认真修改,时间一长就养成了认真办事的习惯。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完成作业认真的同学在其它方面的表现也会突出。

3.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修改一篇作文,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了问题,就可能要与人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同学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合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石集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习作展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