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以“后进生心理障碍的防治与矫正”研究为例

2016-02-15 19:15刘沛华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后进生课题心理健康

刘沛华

(山东济宁高新区第五中学袁山东济宁272000)

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以“后进生心理障碍的防治与矫正”研究为例

刘沛华

(山东济宁高新区第五中学袁山东济宁272000)

本期话题:后进生的定位及教育策略研究

专题策划:叶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曳编辑部

主持人、特约编辑:袁成(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编者语:在我们教育教学中袁每个班级都有着不同层次学习能力和行为喜欢的学生遥其中袁后进生作为班级的一个特殊群体袁老师们对其可能有着太多的痛恨和无奈袁将其野束之高阁冶便成了老师们的无奈之举遥然而袁对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而言袁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遥教师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袁虽然有气愤尧伤心甚至是失望袁但更多的是欣喜尧感动和幸福遥后进生成长的每一步袁都意味着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遥为对后进生进行深入研究袁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心得和学习经验的平台袁叶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曳杂志编辑部开展野后进生的定位及教育策略研究冶专题活动袁编辑部将通过两期专题文章与大家分享老师们的教育智慧遥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基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叶纲要曳)曾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由此可见,加强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深入贯彻落实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必然选择。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第五中学(以下简称五中)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5%以上的家长去市区或省外打工,他们早出晚归甚至久出不归,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教孩子,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然成了留守儿童。另外,学校周围厂矿企业较多,也有一定数量的孩子随父母工作的变动而流动成了流动儿童。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他们在文化课基础、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个性心理、道德品质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一般意义上称这一群体为后进生),教师唯有创造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他们改变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从而走上良性成长轨迹。基于以上认识,五中坚持把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反复抓,抓反复,为“后进生心理障碍的防治与矫正”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建设”为基础,开创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只有切实加强“四个建设”,即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课程建设,才能开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

(一)加强制度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强化制度建设是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为建立健全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成立了“三个小组”,即: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聘任曲阜师范大学、济宁教育学院和济宁教科院的相关专家,组成课题专家指导小组;成立了以课题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班主任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其次,为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制定了《五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部9.55%的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初中部13.18%的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其调查结果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制根据《纲要》要求,定了《五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方案》,为深入开展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打造队伍建设

造就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目前,学校虽然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但提出了“人人都是心理教师”的理念,通过组织教师走进高校、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及邀请高校心理教师来校讲座等形式,不断提升全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

(三)抓好阵地建设

逐步形成了“学校心理辅导室——班级QQ群·亲情聊天室——师生悄悄话信箱”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体系。同时,借助曲阜·孔子故居”、

“金乡·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微山·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等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四)推进课程建设

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很少采用静态知识传授的方式,而较多的通过各种活动来实施教学,在学校没有配备统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情况下,因此,教师必须把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工作。基于五中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一二年开发的《阳光·快乐·成长》、三年级开发的《生命如花》、四五年级开发《心向阳光——做一个阳光少年》以及初中部开发的《心的告白——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读本(上中下册)》等等,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以“活动”为载体,共助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

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认为,教师要尽量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去接触和研究周围一切事物。顾明远先生也倡导,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在活动中放飞心灵。众所周知,后进生最突出的表现往往是自卑心理强,而要消除后进生自卑心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活动中使他们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从而做最好的自己。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学校把每年的5月份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月”,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可以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促使他们健康发展,逐渐走出心灵的误区。比如,

2016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月”以“感悟幸福·快乐成长”为主题,首先,邀请了济宁市教科院和曲阜师范大学的专家做了《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等专题讲座。其次,举行了《怒放的生命》手语操表演赛。第三,各班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了以“寻找快乐·感悟快乐·分享快乐”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游戏课。第四,班主任利用QQ群向家长开设以“我对幸福和快乐的感悟”为主题的心理感悟论坛。

(二)开设家庭教育大讲堂

一个后进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长、一个问题家庭,因此,要转化一个后进生,必须把“促进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树立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2016年,先后举办了五期以“好家风·好家教·好家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大讲堂。通过系列培训,帮助家长更新了家庭教育理念,使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发挥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三)开展野为后进生找优点冶活动

优点是一个人前进的力量和自信心的源泉,教师能否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是能否促其转变的关键。一是在运动会、艺术节、手抄报等活动中,尽可能的给后进生提供参与机会,使其个性、特长得以闪光,促其重新找回自我,从而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二是教师要学会平等看待后进生,在要求后进生认识自身缺点的同时,更要善于引导后进生给自己找优点,并适时对后进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三是通过主题班会《同学相互找优点》,培养了学生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好习惯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树立了“我能行”的自强意识,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班风。

(四)野私人定制冶一对一辅导

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为其“量体裁衣”制定辅导方案。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后进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放学后的休息时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后进生,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周末,班主任走进后进生的家庭,和家长一道,共同担起后进生转化的责任;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手拉手”方式,帮助后进生走出人生的阴霾。

三、以“课题”为依托,助力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突破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教育科研往往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神秘感。长期以来,教育科杨也一直处在被忽视、低效、滞后状态,那么,“假、大、空”的科研课题便显现出“开题轰轰烈烈,过程平平淡淡,结题手忙脚乱”之怪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只有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基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且“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草根式”课题研究,才是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新突破的最佳途径。

问题即课题。在《后进生心理障碍的防治与矫正》框架下,全体教师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目标,开展了《学生迷恋网络,怎么办》《当青春期的学生遇上更年期的老妈——家校协同教育研究》《当学生厌学时,教师和家长分别该做些什么》《一个单亲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研究》《造就学生健全人格——孩子爱说谎例析研究》等50多个“草根课题”等等。这些“草根课题”,都是从微处着眼、小处着手,基于问题,基于实践,基于个性,追求原生态的研究方式。所以,“草根课题”便成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源动力,从而实现了我校教育教学的新突破。

正如教育家斯宾塞所说的“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其实,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项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社会的鼎力相助以及学生内心的自我觉醒。当然,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协调的同时,切实做到对后进生的教育有信心、有毅力、有方法。因此,对于那些早已丧失进取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后进生们,教师只有大力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他们重拾自信,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此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后进生心理障碍的防治与矫正”(课题批准号:YJ15192)的阶段性成果】

刘沛华,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第五中学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后进生课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