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立足优势 培育发展茶叶主导产业

2016-02-20 02:38幸娜
现代农业装备 2016年5期
关键词:松岗茶叶发展

幸娜

(五华县农业局,五华 514021)

突出重点立足优势 培育发展茶叶主导产业

幸娜

(五华县农业局,五华 514021)

近年来,五华县农业部门在五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目标,立足县域实际,充分利用政策、资源、文化等发展优势,全面调动茶商茶农积极性,不断推动茶叶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五华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1 区域种植规模

近年来,在各种扶持奖励政策的推动下,五华县茶叶企业和群众种植茶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 377.87 hm2(20 668亩),产量1 598 t,主要分布在棉洋、龙村、双华、河东、长布、郭田等镇,其中棉洋镇600.00 hm2(9 005亩)、龙村镇471.13 hm2(7 067亩)、双华镇162.33 hm2(2 435亩),分别占全县茶叶种植总面积的43.6%、34.2%、11.8%,逐步形成了南部茶叶重镇的区域格局。

1.2 龙头企业发展

该县茶业产业的发展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茶叶产业逐步由分散化作坊式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县从事茶叶繁育、种植、加工、流通的龙头企业有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分别是登云嶂云雾茶叶有限公司、梅州市松岗嶂緑色生态茶园有限公司、梅州市云岐圣峰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梅州市华顺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2家;连片种植1.33 hm2(2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85个,其中连片种植6.67 hm2(10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36个,连片种植66.67 hm2(1 00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5个(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140.00 hm2(2 100亩)、棉洋新光村基地120.00 hm2(1 800亩)、登云嶂高山云雾茶基地77.33 hm2(1 160多亩)、双华九霖生态农业基地100.00 hm2(1 500亩)、龙村翻新村茶叶基地66.67 hm2(1 000亩)。

1.3 种植品种结构

五华县传统茶叶种植品种主要以登畲鸟舌茶、宫前梅粘茶、双华园唇茶等本地细叶茶为主。近年来,通过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不断扩大白叶单枞、金萱、翠玉、黄枝香等近10个茶叶品种的种植规模,同时还加大对金牡丹、黄金芽、黄金贵、圣佛龙井等国内高端茶叶新品的种植推广,茶叶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1.4 生产加工水平

为切实改善该县茶叶生产加工能力滞后的状况,五华县农业部门积极争取茶叶产业项目扶持,重点扶持松岗嶂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发茶叶专业合作社、云溪圣峰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家企业建设茶叶加工厂,通过松岗嶂、联发茶叶合作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的生产情况来看,茶叶的加工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1.5 茶叶品牌效应

在质量提升、营销推广和品牌创建带动下,该县茶叶产业知名度不断提高,在多次参加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博览会中屡获殊荣,品牌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已注册七畲径、登云嶂等茶叶商标15个;培育创建了七畲径牌绿茶(单枞茶)、七畲径牌红茶(客家红)、登云嶂牌绿茶(黄金芽和登云金雀)、云岐圣峰牌绿茶(高山大叶)等5个省级优质名牌产品,占该县省级名牌农产品总数的45%;松岗嶂、登云嶂等5个茶叶基地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认证面积达303.30 hm2(4 549.5)亩,松岗嶂、联发茶叶产品通过了QS认证。

1.6 营销推广渠道

近年来,五华县加大茶叶产业营销宣传推介力度,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各级具有影响力的农展会、交易会、展销会,充分借助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推广。建成了县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设立茶叶品鉴展示销售区和七畲径茶、双华茶等9大系列茶叶专柜,集中展示了该县200多个茶叶品种。充分利用建成使用的电商大厦平台,通过淘宝、QQ、微信等电子商务方式,将该县茶叶产品销售到珠三角洲乃至全国各地,产品营销渠道进一步拓宽,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2 茶叶产业发展优势

五华县位于粤东山区,气候和土壤等条件适宜名优茶叶种植,茶叶种植和传统制茶工艺历史悠久,加上当前的政策导向、产业基础、品牌理念等优势明显,茶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1 气候适宜

五华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日照时长、光能充足、雨量充沛,天然的气候造就了茶树新梢持嫩性强、茶叶有机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制作的茶叶具有香高味醇、清心怡神、经久耐泡的独特品质。特别是南部的松岗嶂、天堂山、七目嶂、登云嶂、天柱山等高海拔山地,常年云雾环绕、温差大,具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独特条件。

2.2 土壤资源

五华县适宜茶叶种植的山地(坡度25°以下)超过11.73 hm2(176万亩),占全县山地总面积48%,其中适宜种植高品质高山云雾茶的山地达0.67 hm2(10万亩)以上。土壤中富含硒且土壤多属红、黄壤酸性土,非常适宜种植茶树。近年来,随着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不断加大了对山地、坡耕地治理的投入和环境保护力度,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保障。

2.3 历史传统

早在1 000多年前,五华县已有茶叶种植、茶叶加工的文字记载,该县的天柱山绿茶在明清时期是“九大名茶”之一。龙村“鸟舌茶”、棉洋“单枞茶”、双华“园唇茶”、长布“梅粘茶”等本地名茶久负盛名。目前,该县茶叶生产主要以绿茶、红茶为主,金萱、翠玉、凤凰、白叶单枞等名优茶新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2.4 政策导向

五华县先后制定出台了《特色高效休闲农业实施意见》、《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和耕山致富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五华县农产品“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奖励办法》等多项产业发展政策,将茶叶产业发展列入“一核两区三组团”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来,县委、县政府明确了“打造县域特色农产品主导品牌”的发展思路,重点将茶叶产业打造成为该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近期将出台《茶叶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大对茶叶企业在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宣传推介、品牌创建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2.5 品牌理念优势

近年来,五华县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茶叶生产企业更新发展理念,树立品牌意识,狠抓质量管理,加强与院校合作,提升加工技艺,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茶叶品牌数量不断增多,茶叶质量得到认可。在广东省第十届、十一届名优茶质量竞赛中,“七畲径”牌红条茶、客家炒绿茶,“正天柱山”牌绿茶均获得名优茶银奖,“七畲径”牌绿茶获得名优茶优质奖;2015年在北京茶博会举行的第二届亚太茶茗大赛中,“七畲径”牌红条茶、客

家炒绿茶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2015年9月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入选“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是全省唯一入选的茶园。

3 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茶叶产业既是五华县的传统产业,又是符合该县实情的特色产业,更是落实“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与载体,将成为推动该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今后,五华县农业部门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核两区三组团”发展新格局,内抓品质、外树品牌,全力培育壮大该县茶叶产业。

3.1 抓基地建设,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依托、质量效益为中心、茶农增收为目标,继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促进茶叶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在加快五华县本地“鸟舌茶”、“梅粘茶”等名优茶品种选育推广的同时,加大各种优、良、新等茶叶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引进一批适合该县发展的茶叶新品种,不断优化该县茶叶品种结构。二是扩大种植面积。该县适宜茶叶种植的山地面积广阔,我们将在充分尊重民众意愿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企业、群众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6年计划新增茶叶种植面积333.33 hm2(5 000亩)。三是打造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棉洋、龙村等南部山区天然的茶叶生产环境和广泛的生产加工基础优势,进一步加快棉洋、龙村、双华、长布、郭田等茶叶生产重点镇建设,努力打造一批茶叶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茶叶产业发展。

3.2 抓经营管理,提升企业发展水平

产业化经营是实现茶叶产业高效益的根本途径。该们将以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不断提高企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加快茶叶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提供税收优惠、资金、人才、用地、信息等方面支持。重点扶持松岗嶂、九霖生态、龙狮殿等农业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通过加快技术改造、资源整合、品牌创建等做大做强。二是加强行业管理。成立五华茶叶协会,将全县茶叶企业、茶农抱团整合,加强茶叶企业在茶叶品种选择、加工技术、品牌创建、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探索茶叶产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以入选“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的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为示范,打造茶文化与绿色生态、乡土民俗、红色苏区等文化资源相结合的特色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培育一批茶产业特色旅游区、旅游小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茶叶产业综合效益。

3.3 抓标准化建设,提升茶叶生产经济效益

一是提高茶叶加工水平。争取引进实力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的茶叶加工企业,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充分发挥松岗嶂、联发茶叶合作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扶持更多茶叶加工厂进行标准化改造,不断提高企业制茶工艺和茶叶新产品研发水平,争取到2018年,该县茶叶加工率达85%以上。二是加强茶园生态建设。正确指导茶企、茶农的茶园在开发、管理中,注重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茶园生态系统,利用自然“天敌”防治茶园病虫害。三是强化茶叶质量管理。切实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测,把茶业标准化生产工作落到实处,正确引导和指导茶企、茶农安全施肥、用药,定期对各茶叶生产基地、产品进行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日常检查,确保茶叶品质和产品安全。

3.4 抓品牌创建,丰富茶叶品种结构

实施品牌化是提升五华县茶叶市场竞争力最有效的措施。一是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继续把茶叶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积极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进行“三品”认证和申请名优特产品称号,完善培育扶持措施,调动茶叶企业重品牌、创名牌的积极性。二是整合茶叶品牌。积极引导茶叶企业整合资源,通过统一品牌、标识、标准、包装、销售的方式,实现品牌共享,做大做强该县的茶叶产业。根据该县的历史、文化、地域等特点,统一注册“长乐客茶”、“南越王茶”等商标的茶叶品牌,在

统一商标下细分茶叶系列产品,突出打造五华名茶品牌,增强市场影响力。三是开发富硒品牌。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矿物质营养元素。该县大部分区域具有富硒土壤,特别是松岗嶂所产的红茶曾检测到每公斤含硒达7um以上,大大高于县外其他地区的硒元素含量。今后将通过科技创新、政企联手等方式,研究探索硒元素茶叶加工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

3.5 抓营销推广,拓宽茶叶产品市场

通过搭建流通平台,狠抓营销推广,不断提高五华县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是加强茶叶品牌宣传和推介。今年计划举办一次全县名茶品鉴推介会,宣传推介该县的茶叶产品。同时,继续支持茶叶企业参加县以上各级茶叶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组织举办茶文化、茶艺术和观光旅游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提高该县茶叶产品知名度。二是创新营销模式。依托中农批项目搭建“线下展销+线上远销”为一体的茶叶展示与流通平台,加强与中农批项目的对接,不断拓宽该县茶叶销售渠道。同时,尽快在梅州地区设立五华茶叶品牌专卖店,扩大该县茶叶品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松岗茶叶发展
《茶叶通讯》简介
松岗村: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宝安基层文艺再添新军 助力街道文化迸发新活力
香喷喷的茶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松岗土司官寨 废墟背后的故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