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窟》“是”字句浅探

2016-02-24 00:16
中文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游仙句末词组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一、“是”字判断句的基本句式

经统计,《游仙窟》共有判断句49例,其中,“是”字判断句18例[[]],占全文判断句总数的36.7%。根据句末是否以“也”字煞句,可分为两类:

1.句末不以“也”字煞句

基本格式是“(主语+)是+宾语”。该句式凡14例,占“是”字判断句的77.8%。例如:

(1)下官是客,触事卑微。(2)儿是清河崔公之末孙,适弘农杨府君之长子。

(3)仆是何人,敢当此事。(4)强知人是客,方便恼他来。

判断词“是”字是从上古无判断词判断句中演化而来的,上古汉语判断句末经常使用“也”字帮助判断。在判断词“是”产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句末仍以“也”字煞句。“是”字句发展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句末“也”字不断脱落的过程,“因此,‘也’字煞句的比率,就成为衡量‘是’字句成熟程度的一项标准”。《游仙窟》18例“是”字判断句中,14例句末完全消失了帮助表示判断的句末语气词“也”,占全文“是”字判断句的近80%。这是汉语“是”字判断句发展史上一个极有价值的语法现象。

2.句末以“也 /耳”字煞句

其基本格式是“(主语+)是+宾语+也/耳”。此种句式凡4例,占“是”字判断句的22.2%。如下:

(5)此是神仙窟也。(2例)(6)乃是文章窟也。(7)此是崔女郎之舍耳。

“是”字判断句句末留有“也”字,是判断句由传统的表达方式向成熟的“是”字式过渡的标志,在“是”字判断句发展初期,这是一种常见现象。《游仙窟》中18例“是”字判断句中仍有4例(22.2%)继承了上古汉语“是”字判断句“某是某也”式的语法特征,说明《游仙窟》的语言仍存有其古朴性。

3.“不是”表否定判断

学术界通常认为,判断句开始使用“不是”表否定出现在唐朝。实际上,“南北朝开始,否定的判断句用‘不是’来表现,成为汉语否定判断句沿用到现在的基本形式。”“学术界通常认为‘X不是X’格式产生于唐代,在南北朝还没形成”的认识是应该修正的。“‘X不是X’格式的出现,无疑是“是”字句在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进展。”《游仙窟》用“不是”的句子全文共出现5例,如下:

(8)鬓欺蝉鬓非成鬓,眉笑娥眉不是眉。(9)娘子不是故夸,张郎复能应答。

(10)不是赋古诗云,断章取意,唯须得情。(11)李树子,元来不是偏。

(12)不是百兽献舞,乃是凤凰来仪。

在这5例之中,只有例(8)是典型的表示否定判断的,其余4例都不再单纯的表示判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引申。《游仙窟》中使用“不是”表示否定判断,虽不及“非”用得多,却是新生的用法,后来逐渐取代了“非”,成为汉语表示否定判断的唯一合法用法。

二、“是”字判断句的引申用法

随着“是”字判断句的不断完备和判断词“是”的不断发展,“是”字判断句产生了一些引申用法。这些引申用法大都采用判断句的形式或加强语气、确认某种事实,或表示比喻,或解释说明原因等等,虽然已经不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但却使得“是”字句的用法更为灵活。《游仙窟》“是”字判断句的引申用法主要是确认某种事实。此类句子的谓语通常由形容词或动词(动词性词组)充当,“是”字前大都有副词修饰,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例如:

(13)不是百兽率舞,乃是凤凰来仪。(14)“冬天出柳,旱地生莲”,总是相弄也。

(15)十娘才气,事尽入神,乃是天生,不关人学。

三、“是”字句的构成成分

秦汉时期,充当“是”字判断句主宾语构成成分的词类较为单纯,一般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是”字判断句逐渐成熟与广泛运用,促进了判断句在结构上进一步扩展。汉末以后,判断句可以用来表示确认某种事实,解释某种原因或助成某种语气,这就使得判断句的结构成分趋于复杂化。《游仙窟》中“是”字句的主、谓语均呈现复杂化,且“是”字前的修饰成分也得到了发展。

1.主语复杂化

承袭秦汉时期判断句主语的特点,《游仙窟》“是”字判断句的主语成分主要为名词、代词或名词词组。例如:

(17)面非他舍面,心是自家心。(18)此是崔女郎之舍耳。

除此之外,形容词、主谓词组、动词性词组等都可以充当其主语。例如:

(19)好是他家好,人非着意人。(20)五嫂亦应自来,小府通遣,亦是周匝。

(21)闻渠掷入火,定是欲相燃。

2.宾语复杂化

亦如秦汉判断句的宾语,《游仙窟》“是”字判断句宾语的主要构成成分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22)下官是客,触事卑微。(23)少府乃是仙才,本非凡俗。

(24)儿是清河崔公之末孙,适弘农杨府君之长子。

此外,形容词、动词、主谓词组、动词性词组、状中词组等都可以充当“是”字判断句的宾语。例如:

(25)梦中疑是实,觉后忽非真。 (26)别时终是别,春心不值春。

(27)不是百兽率舞,乃是凤凰来仪。(28)闻渠掷入火,定是欲相燃。

除此之外,“是”字前的修饰成分也得到了发展。经考察,《游仙窟》“是”字前有副词修饰的用例共14处,位于“是”字前的副词共有十个:“乃、定、恰、亦、实、既、直、总、即、终”。这些副词从程度、语气、时间、情态等方面修饰限制“是”,使得“是”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更为明确。例如:

(29)少府乃是仙才,本非凡俗。(30)闻渠掷入火,定是欲相燃。

(31)向见称扬,谓言虚假,谁知对面,恰是神仙。

可以看出,“是”字之前可以自如地接受各类表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的修饰,这是“是”字句逐渐成熟的表现。

总之,《游仙窟》“是”字句既有对上古“是”字判断句的继承,又有中古以后的特色,对研究中古汉语判断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所选语料不仅包括单句层面的“是”字判断句,也包括充当句子成分的“是”字判断句.

[2]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J].中国语文,1992(5).

[3]向熹.简明汉语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27.

[4]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J].中国语文,1992(5).

[5]这里所说“是”字句,不仅包括“是”字判断句,也包括其引申用法.

猜你喜欢
游仙句末词组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武夷山归来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游弋在文字内外的光芒
——关于文学游仙的素描
副词和副词词组
鹧鸪天 读某君游仙词书后
《游仙窟》与《万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