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品战略提高电视节目竞争力

2016-02-28 14:14董武威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精品电视节目竞争力

董武威

(长葛市文化和广播影视局,河南 长葛 461500)

用精品战略提高电视节目竞争力

董武威

(长葛市文化和广播影视局,河南 长葛 461500)

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叫好又叫座”的扛鼎之作,是电视媒体加入竞争行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二选择。

精品战略;电视节目;竞争力

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探究如何创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是时代赋予它的使命和担当。而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叫好又叫座”的扛鼎之作,则是电视媒体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不二选择。

电视精品就是通过电视手段生产出来的深刻揭示社会变化规律、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为观众所钟爱的佳作。其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性质:

权威性。所谓权威性,表现在信息的真实性、系统性和深刻性所集聚、裂变出的感召力和控制力上。以央视为例,无论是常规的节目安排还是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从国家大事到民生焦点,其所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极具权威性。

代表性。如同每个国际化大都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一样,每个电视台也应打造符合当地地域特点的精品栏目,以此作为自身的“代言”和“门面”。一说起中央电视台,很多人立马会想到中央一套;而提起中央一套,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每晚7点的《新闻联播》。于是,在观众的心目中,中央一套就代表了央视,而《新闻联播》则代表中央一套,成了央视的“门面”。

可视性。优秀的电视节目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无论是从画面拍摄的精美程度、优美的文字解说,还是舞台场景的设计布局、音乐特技的恰当运用都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美感与韵味。

价值性。优秀的电视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无论是从节目效果还是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都是出类拔萃、无可替代的,而很多时候这种价值性是与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你关注了百姓民生,关注了舆论热点,聚焦了民情民意,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价值性就得到了凸显。

注重质量、多出精品,已经成为众多电视台的一致选择。而实施精品战略,多出好作品以提升自身节目的竞争力,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必须将导向正确作为创作的立足点,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牢记社会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宣传上做到高品质、不偏离。在报道题材的选择上,坚持以深入调查社会重大事件、社会现象以及鞭挞社会阴暗面、弘扬社会正气作为主要内容,不盲从、不媚俗,塑造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要深入实际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工作条件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在获取信息方面更加便利。于是很多记者不再去生活中发现采访线索,而是习惯于足不出户地上网查询相关信息,甚至没有验证信息来源是否真实便加以发布,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不可取。可以说,要想创作出真正反映时代本质,产生广泛社会影响,体现深度、厚度、力度,为观众所青睐的电视作品,不深入生活实际调查研究是根本不可能的。由长葛市文化和广播影视局创作的,获得第三届“全国市县电视台优秀电视节目”优秀电视专题二等奖的电视专题《陉山石窝儿 华夏乐舞起源的文化符号》在拍摄时,几名主创进驻陉山,与相关专家同吃同住,还奔赴国内多地博物馆翻阅资料,前后持续2个多月。现在看来,当时如果不是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作,又怎么能创作出这个精品作品呢?

有较强的策划意识。一部电视作品或一档电视栏目要想获得成功,需要较强的策划意识,这一点毋庸置疑。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周密、翔实的前期策划就等同于行军打仗的后勤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每一次成功的策划既要注重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更要对创作思路了熟于胸,甚至在进行拍摄时就要对整体节目有明确认知。

要注重团队合作。一期电视节目成功播出要从前期策划开始准备,中间的拍摄、写作,后期的制作、包装,都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靠个人单枪匹马,能力再强,也无法担当。再提及制作精品节目,更要注重团队合作、集体经营,依靠大家的智慧与努力创作出优秀作品。一个电视节目品牌,特别是知名节目品牌的创立是一个电视台的众多工作人员在一系列艰苦努力之后最终实现的,借助品牌节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开发新产品,将品牌的价值发掘到最大,不但可以赢得更多的电视观众,更可以扩大电视台的影响力。

后期包装要精良化。电视精品的“精”不仅仅体现在采、编等环节,后期包装也是重要一环。在后期制作时,假如敷衍了事,草草应付,就如同一个蹩脚的厨师,材料再好也烹饪不出美味大餐。在电视专题《陉山石窝儿 华夏乐舞起源的文化符号》后期的制作过程中,创作人员便是抱着制作精品的态度,反复推敲文字,几易其稿,直到自己看后潸然泪下才最终定稿;拍摄的20多个小时的画面素材逐分逐秒地观看,直到烂熟于胸才动手剪辑。另外,在配音与画面的衔接上、在音乐与特效的运用上,都精雕细琢,力求做到极致和完美。

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必须建立节目评优机制,定期对采编人员进行培训、对节目进行阅评,使精品创作意识蔚然成风。更要建立起灵活的奖惩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尤其是对常年不断地创作优秀作品的团队和个人,依照作品的档次、等级,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只有如此,才能在单位营造人人钻研业务、个个创作精品的良好氛围。

总之,只有实施精品战略,持续不断地向大众提供充足而优秀的电视作品,才能提高电视节目的竞争力,才能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实现“鱼和熊掌二者兼得”,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1] 王丹.实施精品战略 提高电视节目竞争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6(04):21-22.

[2] 唐仲武.如何提高电视对农节目的竞争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08):57-58.

[3] 王黑特,王希子.中国电视节目类型体系探析[J].中国电视,2011(06):11-12.

[4] 李雯雯.拿它、捧它、无它——论山东地域综艺类电视节目与它者的关系[J].北方文学(下),2011(04):65-66.

[5] 郑德银.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J].青年记者,2011(20):90-91.

G222

A

1674-8883(2016)20-0150-01

猜你喜欢
精品电视节目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日本竞争力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