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查理周刊》事件看跨文化传播

2016-02-28 14:14庄弘峥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穆斯林恐怖主义

庄弘峥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56)

从《查理周刊》事件看跨文化传播

庄弘峥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56)

文化冲突是引发不和谐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查理周刊》事件是多重文化交叉冲突的一个爆发点,处理好文化冲突能够缓解社会矛盾和有助于跨文化传播。全球化给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与机遇,而文化尊重则是跨文化传播的立足点。本文以《查理周刊》事件为例,浅析文化冲突的原因以及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与责任,从而思考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的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文化冲突;跨文化;传播

一、恐怖主义标签化

塞谬尔·亨廷顿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于1993年阐述了他的文明冲突理论。“文明间的冲突有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面上,断层线冲突发生在属于不同文明的邻近国家之间、一个国家中属于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或者想在残骸之上建立起新国家的集团之间。”

“在全球或宏观层次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1]其次,“亨廷顿认为断层线战争具有相对持久、时断时续、暴力水平高、意识形态混乱、难以通过协商解决等特点。不仅如此,文明之间断层线战争通常发生在信仰不同宗教、不同神的人民之间。”塞谬尔·亨廷顿于1993年首次阐述了文明冲突理论。“文明的冲突”理论不局限于从经济和政治角度,还突出了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查理周刊”事件不应简单定性为文明间的冲突,此次事件中,伊斯兰教与政治意义上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不可混为一谈,法国总统宣称此次事件为“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也门基地组织声称是组织策划的行动,因此枪杀事件不能归结为伊斯兰世界或穆斯林与西方言论自由两方的文明冲突,而不得不涉及“恐怖主义”。

给恐怖主义和恐怖主义犯罪下定义有利于国际打击恐怖势力,限定范围且有助于对恐怖主义犯罪认定的规范化,同时能防止一些国家滥用反恐措施,以干涉他国内政。而定义的统一界定存在诸多障碍,如政治性障碍等,各国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存在共性,也存在分歧。

根据斯图亚特·霍尔对符号外延与内涵的理解,外延是自然化了的表面意义,内涵没有被自然化,因此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内涵的结构与特定文化结构有关系,而内涵的多义性使其对符号的解码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群体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一样。

实施恐怖袭击的个人或组织,若被贴上恐怖主义的标签,可能会增强恐怖成员与组织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谈及恐怖主义,公众对恐怖主义带来的危害产生联想,容易持反对恐怖主义态度,而忽视恐怖主义产生的缘由。对于选择新闻自由还是恐怖主义,人们容易作出选择,但是此事件被贴上恐怖主义的标签后,容易吸引公众眼球的是关于恐怖主义行为及影响的报道,然而不能被忽视的是《查理周刊》在漫画内容与尺度上对造成枪击事件的影响。

二、文化冲突与文化尊重

言论自由的高调胜利并不能根本摧毁本次恐怖威胁,文化冲突是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在《查理周刊》新一期发行后,大量穆斯林反法游行,反对亵渎和侮辱伊斯兰教。有穆斯林拿着牌子游行,牌子上写着“伊斯兰=爱、和平、宽容”,意为与极端的恐怖分子划清界限。这表明穆斯林对伊斯兰教文化的解读与被贴上原教旨主义标签的恐怖分子对伊斯兰文化的解读存在差异,原教旨主义者选择用极端的恐怖暴力行动来追求对伊斯兰教义的纯洁性,但这两者对先知穆罕默德的共同解读是不可侮辱的。这与站在新闻言论自由的《查理周刊》立场相对立,对立的矛盾点之一在于这些漫画是否侮辱了先知或诋毁了伊斯兰教。

由于文化差异,漫画作为视觉符号存在不一样的解读立场。《查理周刊》封面中关于讽刺宗教的漫画,《查理周刊》的解读是在讽刺宗教极端分子,穆斯林则认为是侮辱了先知。在文化可能发生冲突的时候应有道德约束,若不考虑两种文化的和谐共存甚至蓄意排斥彼此文化时,文化冲突则会激化。从新一期《查理周刊》引起的争议来看,《查理周刊》在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并未考虑与之冲突的穆斯林对先知尊敬这一文化的和谐共存,两方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冲突,这也是激怒更多穆斯林反法游行的主要原因。

跨文化传播中,无可避免地会遭遇文化障碍,跨文化传播中并不是要排斥或剥离某一种文化,而是要沟通和理解,从而达到有效传播。跨文化传播是传播中文化因素对信息传播的阻碍和影响。[2]《查理周刊》作为讽刺漫画存在社会争议,若《查理周刊》简单地凭借言论自由甚至把威胁贴上恐怖主义标签来斗争,则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沟通作用,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传播中信息传播的阻碍并未处理得当,容易导致恐怖分子产生过激行为。

三、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与责任

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起到信息传播作用的同时,言论自由固然有重要意义,而社会稳定和谐也同样具有价值。言论自由除了应当遵循法律规范以外,理应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媒体可以反思如何合理地理解及利用舆论反映来完善和调整传播内容和途径,反思文化冲突中社会道德规范起的作用。

[1] 塞谬尔·亨廷顿(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229.

[2] 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M].四川出版集团,2011:61.

[3] 张婧文.“文明冲突”与和谐世界的构建[D].西北工业大学,2007.

[4] 王国飞.恐怖主义犯罪定义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

[5] 张大伟.对恐怖主义根源及反恐对策与措施的探索[D].中国政法大学,2003.

G206

A

1674-8883(2016)20-0119-01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穆斯林恐怖主义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印尼·雅加达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
防控跨国恐怖主义犯罪的困境及应对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恐怖主义背景下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略论当代恐怖主义问题的社会根源
高校外事工作中的中德跨文化冲突与对策: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为例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