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广播评论类节目品牌形象

2016-02-28 14:14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播音员类节目品牌形象

王 鑫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24)

如何塑造广播评论类节目品牌形象

王 鑫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24)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新媒体的出现抢占了传统媒体大部分的关注度,但是很多传统媒体如广播等,依然拥有一批忠实的听众。在广播节目当中,广播评论类节目是一种主要的节目形式,通过播音员的评论,让公众获得信息,对于提升广播的影响力、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电视的评论类节目层出不穷,对广播评论类节目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应注重树立广播评论类节目的品牌形象,使节目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及思想,从而维持良好的生命力,争取和吸引更多的听众。

广播;评论类节目;品牌

一、前言

当今社会,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新闻评论。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不断扩展,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取得更大的市场,就需要从过去的信息争夺转变为观点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评论类节目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广播评论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形式,能够让听众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社会热点、国内外形势等。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各类网络评论节目应运而生,对广播评论类节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广播评论类节目要想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注重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二、引入评论员,发掘思想性

在当前的广播节目当中,节目形式、节目内容等日渐丰富。其中,广播评论类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形式,拥有较为广泛的听众基础。目前,广播评论类节目具有多种多样的主题和内容,如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能够作为新闻素材进行挖掘,从而有效提升广播评论类节目对新闻事件内在思想性的挖掘能力。[1]因此,广播评论类节目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树立自身节目品牌形象方面,就应当注重对新闻评论员的引入。在人员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特定领域中的名人,或是关注新闻事件的普通市民,或是专业的新闻评论员。在广播评论类节目的播出过程中,由播音员和新闻评论员共同针对某些特定新闻信息及内容展开评论。这样能使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全面地表达对新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等。同时,这种方式能够使广播评论类节目的形式、内容更加鲜活、生动、新颖,具有更多的变化和灵活性。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广播评论类节目的影响力,并进一步突出节目自身的特点,对于树立节目的品牌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融入真实情感,准确传达信息

在广播评论类节目中,播音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广播节目重要的主体,播音员的综合技能水平、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等,与广播评论类节目的影响力、节目质量等都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应当注重培养和提升广播播音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主持节目。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对某些新闻事件的理解、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播音员的影响。所以,广播评论类节目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应当准确传递新闻信息及思想观念,在听众和播音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纽带。[2]播音员除了专业播音技能过硬之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语言转换能力、新闻分析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各项综合能力与素质。播音员应当用心体会新闻事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并将其很好地融入自己的播音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之中。播音员应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并在评论当中注重融入与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听众的信息感悟能力,从而在播音员的引领之下,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思想内涵,使广播评论类节目能够发挥出更大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让广播评论类节目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选择恰当的切入点,突出观点的思想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增多。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获取信息。相比广播这种形式,用手机获取信息更加便捷,而电视和电脑上的节目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因此,要想树立广播评论类节目的品牌形象,首先应当考虑如何吸引更多的人选择用广播这种形式来获取信息。[3]以新闻信息为例,其本身属于一种客观事物,不过为了使其更具吸引力,可以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进行新闻播报,从而体现广播评论类节目观点的思想性,让听众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以吸引更多的听众。

例如,对于之前大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老年人跌倒应不应该扶”的问题,在很多评论类节目中都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而大多数节目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责任、道德等方面,因而显得有些千篇一律。其实,这一现象不仅能够体现出责任和道德的问题,其还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因此,广播评论类节目在讨论此类现象的时候,可以以一个新的切入点开展讨论。例如,从“如何保护热心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入手,制定全新的主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与其他评论类节目内容发生冲突,同时能够利用新颖的讨论角度吸引更多的听众收听节目,更好地体现出广播讨论类节目的思想性。[4]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之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分流了传统媒体有限的受众资源,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广播评论类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广播节目形式,为了能够促使其得到更为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应当注重树立节目自身的品牌形象,通过新颖的主题、多变的形式、深刻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听众。

[1] 田霞.“草根”节目也能成就品牌栏目——从《山羊来了》看平民化广播评论的大发展时代[J] .新闻采编,2014(04):19-21.

[2] 何军.植根生活 扎根人民 为时代而歌——陕西戏曲广播开播九年来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广播,2015(04):20-24.

[3] 赵子亮.广播财经评论节目传播特性分析——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为例[J].中国广播,2013(02):58-61.

[4] 汪浩雷,王千钧.强化新闻调查 开掘评论深度——2015年度市级台广播新闻调查类、言论评论类栏目抽评综述[J].视听纵横,2016(01):84-85.

G222

A

1674-8883(2016)20-0162-01

猜你喜欢
播音员类节目品牌形象
解读“灵感之茶”的多元品牌形象——喜茶武汉/郑州/杭州店
品牌形象及其构成维度综述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论图书馆品牌形象建设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
浅谈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排技巧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