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家热”现象的冷思考

2016-02-28 14:14邓润青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公信力新闻报道话语

邓润青

(衡阳日报社,湖南 衡阳 421099)

媒体“专家热”现象的冷思考

邓润青

(衡阳日报社,湖南 衡阳 421099)

近年来,媒体上的“专家言论”越来越多,一些专家“失误”频频,使媒体和专家双双陷入公信力下滑的“陡坡”。本文在分析媒体“专家热”现象的成因及其负面效应的基础上,从媒体、专家、受众三个维度阐述如何正确对待“专家话语”。

媒体;“专家热”;冷思考

当前,媒体类型和数量快速增长,相互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自身定位上,不少媒体为了强化其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大量引用和发表专家的观点。“专家”甚至成了一些栏目或节目的主要卖点和媒体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不可否认,“术业有专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体“专家热”现象符合信息纷杂时代读者对权威可靠信息和观点的期望心理。但是,随着新闻报道中一些专家“失误”频频,有的专家被人们讽刺为“砖家”“叫兽”,一个关于专家和媒体公信力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媒体如何发挥好“专家话语”的效用,阻止公信力下滑,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媒体“专家热”现象的成因

这里所指的“专家”,通常是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任何一个现代化或者是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无法忽视因职业分工所带来的专家的影响力。

事实上,专家在媒体中出现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萨义德在其著作《知识分子论》中说道:“大约在1968年,知识分子大都舍弃了出版社的守护,成群结队走向大众媒体——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电视电台访谈节目的来宾和主持人、顾问、经理等等。”[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使处在变革时代的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异常活跃,同时也容易产生种种的困惑和迷惘,这迫切需要新闻媒体以一定的专业眼光予以引导和启迪。与此同时,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空前海量的信息“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于受众来说,他们“不仅需要传播者提供‘可读’的新闻,更需要经过信息传播者‘解读’的新闻”。[2]对于媒体的竞争来说,最重要的已不是提供了什么信息,而是以什么方式筛选、加工、整合和评判这些信息。在对信息的解读与评判上,相关领域的专家因具有专业知识和相当的洞察力,往往更容易揭示事物的本质,击中问题的要害。为此,专家理所当然成了媒体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对于专家而言,媒体是实现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因而,越来越多的专家愿意走出书斋,触碰媒体,走入公众视野。在关于电视媒体的研究中,法国学者布尔迪厄提出“场”的概念。在这个理论中,媒体与专家可以分别被视为有其独立结构的两个场域——媒体场和专家场。社会中的每个场都有其内部的价值标准。在专家场中,专家的声誉应该基于他的专业水平和同领域内其他专家的评论,但当媒体介入专家的领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传媒的评判越来越重要,因为一个人能否得到承认,有可能取决于他的知名度,然而,现在人们已经弄不太清楚一个人的名气到底应归功于传媒的好评,还是同行间的声誉”。[3]这意味着,媒体成为专家获得肯定的重要渠道。尽管布尔迪厄“把获取知名度看成是专家接触媒体的唯一动力”有失偏颇,但众所周知,专家介入媒体能给他们带来体制内外的相关利益,这个事实毋庸置疑。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驱使专家乐此不疲地与媒体合作。

放眼当下,不少媒介人士和广大受众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专家正在以各种形式广泛地介入和参与到新闻报道领域中。有人甚至称,媒体进入了“专家话语时代”。

二、“专家热”现象的负面效应

值得肯定的是,越来越多具有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专家学者广泛参与到媒体中,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作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阐释,既能挖掘新闻报道的专业深度,适应受众和社会的需求,也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引领能力。这是当今媒体话语“专家化”趋势的主流。

然而,近年来,随着一些媒体对收视率、收听率以及点击率的追求最大化,“专家话语”对新闻报道的促进作用出现了较大偏差,“专家”陷入“公信力危机”。且不说某些虚假广告中,动不动搬出所谓的专家说事,以致假专家、伪专家、冒牌专家横行,少数即便颇有身份的专家,也时常被利益集团“俘虏”,成为代言工具。

新华网曾专门以“你对现在专家说的话怎么看”为题,对“专家意见”的可信度问题作了网民调查。结果参加投票的网民中,84%的人认为“专家的屁股经常坐‘歪’,切不可迷信专家”,只有1%的网民同意“专家毕竟是专家,有问题还是要听专家的”。从这份网民调查中,我们可以窥见专家“失信”的严重程度。

专家的“公信力危机”必然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滑。大众媒体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尤其在公众事件中,大众媒体发布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度关乎受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对这些信息的发布期待值很高。如果媒体的“专家话语”导向错误,很容易会误导受众,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专家热”现象也使得一些专家“通晓百科”,成为指点迷津的“万金油”。不论是不是自己所熟知和擅长的领域,他们都敢发表意见,开具“药方”。同时,一些媒体从业者为了片面追求权威性,不惜臆造“专家”出面发言、佐证观点,如“某专家认为”“某业内权威人士表示”等。这些语焉不详的“专家”往往失误率较高,容易使媒体和专家双双陷入公信力下滑的“陡坡”。

“专家热”现象带来的另一个负面效应是一些专家在媒体上发表的言论专业性过强,这与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原则大相径庭。大众媒体的受众绝大多数是普通老百姓,“阳春白雪”式的专业术语显然很难为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新闻报道的实用性和服务性就会大大减弱。

此外,“专家热”现象也导致假专家横行。典型的案例是“养生专家张悟本”。他包医百病的“葵花宝典”是《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导致果蔬价格火爆,供不应求,绿豆从每斤4.8元猛涨到每斤批发价10元。最终的结果是假专家、媒体和观众三方“很受伤”。在“张悟本神话”的产生过程中,媒体公信力大打折扣。

三、如何正确对待“专家话语”

公信力是媒体的生存之本。如何有效地避免“专家话语”可能带来的误导,真正让专家发挥其为广大受众答疑解惑的作用,是当前众多媒体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基于信息传播的路径,下面从媒体、专家和受众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媒体是“专家话语”传播的平台,“专家话语”的报道质量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专家观点的理解。对于媒体来说,要加强职业道德自律,谨慎把握好选择“专家”的标准,不滥发“专家帽”。对重要的、敏感的和有争议的话题,让处于各自不同话语体系中的专家进行多角度解读,或让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在同一平台上进行论辩,避免一方专家登场而另一方专家失语。同时,还要培养专家型记者,提升对“专家话语”的辨别力,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专家的观点和意见。

“公共知识分子的职业道德在于,当他就公共问题发言时,不能以自己的个体或群体利益需求,而是应该从知识的良知和理性出发,做出自己的实际分析和价值判断。”[4]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专家要坚持独立精神,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不媚上、不媚下,更不要被个别媒体和各种不正当利益所“绑架”,成为它们的代言人,为其驱使。

作为信息传播的接收方,受众既要尊重专家的观点和言论,也要以平常的心态、平等的姿态对待专家言论,不迷信、不盲从。同时,还应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清醒的认识。诚如学者余世存所言:“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专家话语,另一方面不可妄自菲薄,因为我们对生活的经验感受是别人替代不了的,也是专家话语不能置换的。”[5]

公信力本来是对“专家话语”和媒体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媒体和专家本身等各种原因,引发受众对“专家话语”公信力的质疑,让各种不真实的、颠倒是非黑白的话语充斥社会信息库。因此,专家和媒体应该努力克服来自各方的束缚,保持独立性来实现自身的批判意识,真正地履行好社会责任。

[1] 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0.

[2] 张兵.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纸质传媒核心竞争力[J].军事记者,2009(02):14-15.

[3] 布尔迪厄(法).关于电视[M].许均,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69-70.

[4]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人学出版社,2003:26.

[5] 余世存.媒体中的专家话语[J] .中国新闻周刊,2004(48):88.

G206

A

1674-8883(2016)20-0187-02

猜你喜欢
公信力新闻报道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