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移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
——基于对甘肃省酒泉市的调查与分析

2016-03-09 04:52王立智管雪梅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酒泉市职业技能移民

王立智,管雪梅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a.学院办公室;b.科研处,甘肃 酒泉 735009)



对生态移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
——基于对甘肃省酒泉市的调查与分析

王立智a,管雪梅b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a.学院办公室;b.科研处,甘肃 酒泉 735009)

酒泉市移民区成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能力微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移民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事业的繁荣。该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相对充足,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开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可行、必要。要做好具体工作,需要从政府、教育机构、移民区等几个层面入手,制定培训规划、创新培训模式、加强绩效评估,在经费、政策、观念、机制、培训实施等方面协调推进,长期坚持。

生态移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酒泉市

自1983年起,甘肃省委、省政府在河西地区先后实施了“两西”“疏勒河项目”“九甸峡库区”建设等水利工程,与之配套的移民工程也同步实施。定西、陇南、临夏、甘南等中东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地区20多个县的贫困人口迁移至河西地区。加上非计划移民,截止2012年,酒泉市累计接受安置省内移民3.53万户15.7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29.8%①。这些移民分布在各个县市区,以玉门市和瓜州县最为集中,主要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

移民的迁入,使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教育、民族宗教、人力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新的更为复杂的局面,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地政府和社会的紧迫任务。探讨移民区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结合问题,即开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是现实之需,也是务实之举。

一、开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一)提高移民就业能力是促进移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酒泉市移民区自然环境较差,移民耕地均为新开垦的荒地,土地盐碱、沙化严重,地力条件较差。加之移民搬迁后对新环境不适应,尤其对新的生产方式、农业品种、产业结构接受较慢,生产技能欠缺,从而造成其增收困难,整体上贫困面较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少数移民生活水平甚至较搬迁前有所下降。因为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就业竞争能力弱,移民就业困难重重,即使外出打工,也多是做一些零工零活,收入较低。2011年酒泉市建制移民区的人均收入只有2206元,而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是8158元,相差近六千元②。因此,对移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其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移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转变移民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地域辽阔,是传统的农业区域,这里有大量的荒地和弃耕地(多为盐碱地),移民迁入后,这部分土地被重新利用,为当地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土地的改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基础设施投入,这对水资源原本缺乏、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酒泉市来说,同样困难重重。资料显示,一方面,大规模垦荒及农田配套设施建设使酒泉市草地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水位持续下降,灌溉需求日增与水资源极度短缺矛盾凸显,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移民区地处干旱、荒漠地带,土地盐碱化严重,即便是地下水,因其盐碱含量高,用于灌溉也会进一步加剧土地盐碱化,致使农业产品产量及品质低下。这种恶性循环对移民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加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移民劳动力更多地走出移民区,是缓解移民区生态环境恶化,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提升移民整体素质是促进移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酒泉市移民基本特点是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比重高。在移民文化结构中,文盲和初中以下人口有78,000多人,占88.6%,其中文盲人口比重高达26%[1]。人口基本文化素质较低。而移民可持续发展对酒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酒泉市《关于加强移民管理和扶贫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移民的就业能力。”大力发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是地方政府扶持移民区的重要举措。移民能移得来,要“输血”,移民要留得住,不但要靠“输血”,更要靠“造血”。开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就是诸多“造血”措施中的一种,通过有效培训,将移民变成有文化、懂技能、能创业的新型农民,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我发展、主动发展、良性发展和高效发展,这是促进移民群众就业和改善生活的根本,是实现“移得来”“留得住”,实现与原住群众有效融合和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移民区的重要途径。

二、开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正当其时

(一)当前移民培训绩效不佳

为了帮助移民尽快就业,当地政府结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实际,利用各类扶贫资金在移民区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劳务输转、转岗培训等实用技能培训。但因酒泉市移民主要来自甘肃省东部贫困地区,受当地经济条件、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影响,其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酒泉市扶贫办公室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酒泉市移民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8.3、7、9.5年),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者占总劳动力的76.4%,高中以上的仅占0.04%。瓜州县因少数民族居多,情况尤为突出。偏低的教育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广大移民的再学习、再提高,大部分移民接受新技术、运用新技能的能力较弱,脱贫致富的步伐依然缓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移民对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满意,愿意甚至渴望接受技能培训,以解决他们生产生活当中的困难。短周期、见效快的实用技能培训尤其受欢迎。但是目前提供给他们的教育培训,服务和产品并不足以达到这一目的,加之培训投入不足,培训时间较短,实际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移民的教育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二)职业教育作用发挥不理想

酒泉市现有职业院校7所(高职1所,中职6所),至2013年底,全市职业院校占地3957.15亩,固定资产4.36亿元,开设有风电、土木工程、农学、种子生产与经营、财会、医学护理、建筑、水利工程等102个专业,建有旅游、新能源、汽车修理、机械制造、化工等各类实验实习场所(中心、实训室、车间)225个。教职工总数逾1500人。尽管有较好的职教资源,但受生源总数减少和“普高热”持续升温的影响,近年来职业教育招生异常困难,尤其是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少。2010~2014年,全市6所中职学校招生数从4100人减少至3700人,与普通高中招生比较,劣势更加明显(3:7)。虽然社会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国家对职业学校、学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职业院校也通过加强管理、提升质量、促进就业、优化师资、改善环境等措施进行自我提升,但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家长观念、办学定位、与移民实际需求有差距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空置严重,作用发挥很不理想。

(三)政府主管部门培训统筹不够

目前,酒泉市就业扶贫办、农业开发与建设等政府部门都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基于各自的定位、工作规划等,也都开展了教育培训工作。但目前明显的问题是:这些部门各自为政,“自说自话”,封闭运行,未能将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统筹融合,未能将有限的职教资源优化安排,要么形式僵化,要么内容单一,要么管理粗疏,要么绩效评估不足。同时,非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多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多将培训任务委托给社会机构组织,缺乏专业、系统和长期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受师资缺乏、培训场地有限等因素限制,培训效果不佳。甚至有个别的“空壳”机构也参与到社会培训中来,挂名而不务实。在经过一番程序之后,培训经费一再打折扣,而培训任务绕了一大圈仍然落到学校,绩效难以保证。综合而言,政出多门、多头组织、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是造成社会类培训质量较低、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三、开展移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必须从“钱、学、管、用”四个维度入手,推进改革,加快创新,构建高效的职业教育部门参与移民技能培训新模式。

(一)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

当前扶贫攻坚、联村联户(甘肃省委省政府2012提出旨在帮扶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举措)各项政策都在强力推进,各部门和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移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帮助、扶持,但是相关政策的配套程度并不高,资金的效益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入手,探索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移民自助的经费筹措管理机制,大力筹措移民培训经费。地方政府、用人单位也要从扶贫资金、职工经费中安排或专列一定数量的教育经费,用于移民教育培训。同时还要合理使用移民培训经费,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各项经费管理政策,尤其是要强化经费使用监督,探索建立解决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运行问题的倒逼机制,大力推行移民财务公开,完善公示制度,接受移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要针对移民就业需求,结合地区区域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入户调查,掌握移民培训需求,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有重点地开展风电、制种、养殖等移民亟须的培训。二是继续围绕“三下乡”活动,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机构,建立科技示范区(点),根据移民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村村有科技示范户、户户有科技明白人的培训要求,组织农业口相关部门做好广泛深入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帮助移民提高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收入。三是地方政府要将移民培训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点,将提高培训质量、提高移民综合素质放到首位,重点加强对中青年移民的培训,有计划地使移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接受培训,保障移民培训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三)创新职业技能管理体制

职业院校要立足移民实际,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积极主动送教上门,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在招生和管理方面,要打破固有思维定势,打破行政、区域分割,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资金,开门办学、开放招生,取消招生年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尝试中青年移民注册入校,走读和住校结合,短训和长期结合,教学和实践结合。师资可以聘请当地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因地制宜,“土洋”结合,以短期、有效为原则综合推进。为了使尽可能多的移民能够接受培训,可以尝试将高校实行的助学贷款计划推广到中等职业学校。

(四)做好移民就业服务

就业是移民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就业,技能培训势必陷入困境。要做好移民培训后的就业服务工作,尤其是要加大移民区剩余劳动力输转。一是积极鼓励移民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特点,就近就地大力发展养殖、餐饮、运输、加工、商业、建筑等二、三产业,鼓励和帮助移民自主创业;二是做好劳务信息服务的传递工作,协助劳动就业部门做好劳务用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大力支持和动员移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或创业。

注释:

①酒泉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2014-1-6。

②酒泉市特困移民2009-2011年扶贫工作情况汇报,2011-11-30。

[1]李含琳.贫困人口移民后的贫困延续现象和扶贫方式选择——对甘肃省酒泉市移民集中区的调查报告[J].甘肃农业,2014(1):37-41.

[责任编辑 张亚君]

2016-07-27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甘肃生态移民教育相关问题实践探索与研究——以酒泉市为例”(12YJC880024);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酒泉市移民基地教育扶贫模式探究”(2015B-195)。

王立智(1966- ),男,甘肃景泰人,教育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职业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管雪梅(1977-),女,甘肃酒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职业教育研究。

G718.6

A

1008-4630(2016)05-0066-03

猜你喜欢
酒泉市职业技能移民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酒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甘肃省酒泉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签证移民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酒泉市肃州区洪临灌区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