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感:积极语用视角下的语感建构

2016-03-09 07:06朱俊葛艳青
江苏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感策略

朱俊 葛艳青

【关键词】段感;语感:中年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50-02

【作者简介】1.朱俊,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0),一级教师,淮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葛艳青,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0),一级教师。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张志公先生说:“段的训练是语言的训练、逻辑的训练、思想认识的训练,又是文体、风格以至艺术的训练。”“段”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从形式上,它具有明显的换行标志;从类型上,有表达文章基本内容的基本段,有表明结构的过渡段等。对于段落的感知力(“段感”),也应是“语感”家族中的一员。所谓段感,是指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对段落的内容、思想情感及谋篇布局具有的比较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段感”的培养,是对学生整体感知力的培养,阅读分析力的培养,思维创造力的培养,“段感”不只是语文学习技能的培养,更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段敏感力的塑造。段感的培养对小学语文中年段的阅读和习作教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小学语文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低年段字词句教学的综合运用,又是高年段篇章教学的前奏。下面以苏教版三下《庐山的云雾》为例,谈谈小学中年段如何在培养学生段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感。

一、抓“形”品“象”,文本描述中知内容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形象感鲜明的段落,要感知文本形象的准确、生动,以及文本内容的独特价值。

1.在“形象感”中,体悟言语表达的适切性。

段落语言常常创设了一个个丰富的文本形象,这些形象有的以个体出现,有的以群体出现,有的是人物,有的是动物,有的是现实生活,有的是虚拟场景。段落中文本语言的准确到位,为学生感知这些形象提供了语言的保证。

师:自己读读描写庐山云雾形态的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会用白色绒帽来比喻山头的云雾?和其他几句能否互换?其他几句有什么特点呢?

生1:笼罩山头的云雾,因为在山头上,山顶比较尖,云雾笼罩在上面就像是戴了一顶绒帽;缠绕半山的云雾,位置就像在人的腰部,所以称山腰,一条一条的,所以看上去像带子。

生2:笼罩山头的云雾像绒帽和缠绕山腰的云雾像玉带,不能互换,虽然都是写云雾,但处在不同的位置,云雾的形态不一样。使用比喻句首先要准确,两个事物之间要有联系。

…………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整体感知了文本描写的几种云雾的形态,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字语言创造了一个个独特而个性鲜明的形象。比喻句使学生对文本形象的感知在比较、揣摩、碰撞中得以具体和深刻,文本形象的适切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字描述的具体形象和氛围,直接刺激人的心理,引起情感体验,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获得对文本段落的情绪化感知,达到在文字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升情感的目的。

2.在“形象感”中,知晓文本内容的感染力。

段落语言准确的描述让读者迅速把握文学形象的特点,但段落语言生动的表述不仅让文学形象具体可感,更让读者产生喜爱之情,让文学形象契合读者心理,在读者对文学形象的二度加工中,提升对形象的感知力。教学《庐山的云雾》描写云雾千姿百态的部分时,学生通过阅读、品悟,感受到段落文字描写的生动、形象、传神。

生1:我感受到那些云雾的姿态很美,有笼罩山头的云雾,有缠绕在半山的云雾,有弥漫山谷的云雾,也有遮挡山峰的云雾。

生2:作者的描写很生动,为了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点云雾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些比喻让我们仿佛看见了云雾的样子,有了想象的空间,让云雾多了几许神秘和吸引力。

…………

文本的感染力何来?不能放弃段落描写处值得细细咀嚼的文字,正是这些文字形成了群体的张力,让读者感受到文本形象的感染力。段落文本创设适宜的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而且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二、循“路”识“思”,逻辑关系间得文路

段落的“层次感”关注段的结构模式及其规律,一个段落,既可能组成文章,又可以分解为句子。可以说,段是由句成篇的关键“桥梁”。不懂写一段文字,就不懂写一篇文章;同样,不懂读一段文字,也就不懂读一篇文章。读懂段落既要读懂作者“写了什么”“如何写”,也要学习作者写段的方法。

1.循“层次感”,读懂文本表达思路。

一篇文章有层次的先后与内容的主次,同样,段落文本中也有层次的划分。层次是作者思维的外化表现形式,它可以让文字的表达清晰规范、条理分明,对段落层次的体察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梳理与观照,也是对读者阅读思路的点化和指引。

师:仔细读读描写云雾姿态的段落,你能发现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吗?

生1:采用总分结构,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写“笼罩山头的云雾—缠绕半山的云雾—弥漫山谷的云雾—遮挡山峰的云雾”,段落文字中描写的内容层次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

生2:分写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层次,这可以从标点符号看出。“笼罩山头的云雾”和“缠绕半山的云雾”有具体形态,适合细致具体描写,而“弥漫山谷的云雾”和“遮挡山峰的云雾”是大面积的云雾,适合大场面描写。作者也正是按照这种思路来分层描写云雾形态的。

…………

段落层次透露的是段落内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每句话想表达什么,前后之间有何联系。段落内有层次,段落间也有层次,关注段落的层次,是一种循着作者思路、体察作者写作意味的特殊的思维旅程。

段落的特殊处理方式,如颠倒次序、置换位置,单列一段或强调反复,都会产生特殊的意味,表达作者细微的情思。学生在细微处咀嚼,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可以在段落表情达意之处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段落文本的布局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作者的有心而为。阅读段落不仅要了解作者选什么材,用什么料,还要去关注作者如何去使用这些材料,这样的布局想表达什么,只有这样从内容到形式去探讨,对“段感”的感知力才会因思索而提升。

2.循“层次感”,明了文本表达节奏。

句式的长短和用词结构的特点,形成了文本的节奏,它如同乐曲的旋律和节奏。长的句子绵柔悠远,短的句子激越短促。

《庐山的云雾》中描写云雾“千姿百态”的段落,用总分的结构介绍不同位置的云雾形态。文字不仅富有层次,还有节奏的音韵美。写“笼罩山头的云雾”和“缠绕半山的云雾”,用的是“那些……像是……”的长句子反复介绍,用比喻的手法,句子描写生动优美。写“弥漫山谷的云雾”和“遮挡山峰的云雾”,用的是“云雾……是……”的短句子反复介绍,同样是比喻,却干脆利落。描写云雾的不同形态,都用比喻的手法,句式相对整齐,描写生动,又具有长短句的变化,增强了文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汉语是讲节奏和韵律的,文字的节奏美是作者行文思路和文脉的体现。品悟节奏也感悟了汉语的音韵美,长短不一的句式,也是作者思维断和续的表现。这种文本节奏的安排,形成了一种召唤结构,吸引着学生的阅读。

“段感”不仅包括形象感、层次感,还包括情意感、素材感、文脉感等。对于“段感”的培养,切忌对每一段都烦琐分析,而是应该选择那些典型的段落,如形象描写准确、生动的段落,情感表达丰富细致的段落,从中抓住典型特点,重点突破,从而提升学生的“段感”。“致用”是“段感力”提升的重要目标,学生不仅要从言语实践中掌握构段的方法、规律,而且要把读段的知识技能迁移到习作表达中,为更高级的篇章学习打下基础,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猜你喜欢
语感策略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浅谈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重视语感培养,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