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进展※

2016-03-11 05:32丁晨光于文涛张睦清
河北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综述

丁晨光 李 强 于文涛 张睦清

(河北中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200)

中药复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进展※

丁晨光李强△于文涛1张睦清2

(河北中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200)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为其主要类型,其病情易反复发作,并可诱发黏膜出血、穿孔,甚或癌变,因此给予及时有效治疗,阻碍病情发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显示了较好疗效,本文对中药复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药疗法;综述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为其主要类型,其病情易反复发作,并可诱发黏膜出血、穿孔,甚或癌变,对人类身体健康存在较大威胁,因此给予及时有效治疗,阻碍病情发展是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显示了较好疗效,现将应用中药复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固定方治疗

1.1自拟方剂韦少玲[1]认为心理与社会因素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重要地位,主张调心(神)以治胃,佐以疏肝健脾,应用自拟调心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药物组成:甘草、浮小麦、石菖蒲、远志、柴胡、白芍药、枳壳、黄芪、山楂、麦芽、神曲、白术、砂仁、吴茱萸。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3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6.7%,治愈率56.7%,复发率10%。刘广志等[2]应用建中活血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药物组成:黄芪、白芍药、桂枝、炙甘草、干姜、黄连、百合、乌药、丹参、砂仁、煅瓦楞子、延胡索。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40例,口服泮托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2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金海浩[3]应用自拟健脾疏肝汤治疗消化性溃疡65例。药物组成:党参、白及粉、牡蛎粉、海螵蛸、蒲公英、枳实、厚朴、青皮、陈皮、槟榔、莱菔子、苍术、白术、白芍药、甘草。水煎服,日1剂。2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愈率78.46%,总有效率98.46%。陈秀萍等[4]应用自拟泻火解毒方治疗消化性溃疡26例。药物组成:川楝子、瓦楞子、黄芪、太子参、厚朴、白芍药、延胡索、白及、三七粉、川贝母、黄芩、丹参、白术、苍术、海螵蛸、黄连。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26例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每日20 mg。2组均连续治疗28 d为1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1.2经典方剂房亚洲[5]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190例。药物组成:炙甘草、三七粉、黄连、半夏、黄芩、干姜、海螵蛸粉、党参、大枣、砂仁。脾胃虚寒型加高良姜、香附;肝胃郁滞型加柴胡、枳壳;胃阴亏虚型加沙参、玉竹、麦门冬;湿热蕴脾型加苍术、厚朴、薏苡仁;伴出血加炒白及、海螵蛸。对照组190例口服奥美拉唑胶囊,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腹胀、泛酸者加胃肠动力药物吗丁啉。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李佰玲[6]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9例。药物组成:炙甘草、三七粉、黄连、半夏、黄芩、干姜、海螵蛸粉、党参、大枣、砂仁。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9例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不良反应发生率5.1%,对照组总有效率82.1%,不良反应发生率1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徐永昌[7]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药物组成:黄芪、白芍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饴糖。湿阻者加厚朴、半夏、白豆蔻;暑湿所致者加藿香、佩兰;饮停中焦者加茯苓、泽泻。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西药抗溃疡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张海宏[8]应用小柴胡汤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67例。药物组成:柴胡、半夏、甘草、党参、生姜、黄芩、大枣。两胁间有胀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咽喉干、口苦及心烦者去半夏加黄连;胃脘胀闷者加厚朴、紫苏梗;吞酸反胃者加海螵蛸。水煎服,日1剂。15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治愈率100%。陈君千[9]将1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9例。2组均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药物组成: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茯苓、党参、炒白术、炙甘草。水煎服,日1剂。2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1.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1.3中成药治疗邹志红等[10]将200例消化性溃疡伴有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三联疗法,即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0.25 mg,日2次口服)、克拉霉素胶囊(每次20 mg,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每次1.0g,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疡片治疗,每次4片,日3次口服。2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转阴率分别为95.0%、96.5%,对照组分别为84.0%、8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何雪梅[11]将6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32例服用兰索拉唑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3%,胃镜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分别为78.1%、8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陈勇等[12]将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2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硫糖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每次3粒,日3次。2组均治疗1个月统计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陈卫等[13]应用健胃癒伤片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63例,健胃癒伤片每次3粒,日3次口服。对照组63例用雷尼替丁治疗,每次150 mg,日2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刘杨等[14]将66例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给予冬胃颗粒、奥美拉唑、果胶铋治疗,对照组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果胶铋联合治疗,以上药物服至6周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抑制腹痛指标的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

2变方治疗

2.1随症加减治疗常勇等[15]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炙甘草、党参、姜半夏、黄芩、黄连、干姜、海螵蛸、白芍药、大枣。泛酸严重者加吴茱萸、生牡蛎;胃脘疼痛严重者加延胡索。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30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 mg,日2次。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胃镜下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胃镜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复发率22.22%,对照组复发率57.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涂云等[16]应用四逆散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药物组成:柴胡、枳实、白芍药、甘草。纳呆食少者加党参、黄芪、茯苓;畏寒肢冷,胃脘冷痛者加香附、桂枝、制附子、高良姜、木香;舌质红苔黄,郁热明显者加牡丹皮、栀子、黄芩、蒲公英;胃脘刺痛者加五灵脂、蒲黄、延胡索、丹参;胃脘绞痛,疼痛较剧烈者加血竭、乳香、没药;嗳气、泛酸、嘈杂者加法半夏、吴茱萸、海螵蛸、煅瓦楞子、陈皮;口干咽燥者加沙参、石斛、麦门冬;有出血者加白及、蒲黄、地榆炭。水煎服,日1剂。15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6.43%,复发率为7.41%。车秉刚[17]将1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应用自拟溃疡煎剂加减治疗,基本方:黄连、炙黄芪、海螵蛸、白及、酒大黄、三七粉、炒蒲黄、延胡索、鸡内金、焦三仙、丹参、木香、香附、炙甘草。泛酸合左金丸、煅瓦楞子;嗳气频繁加沉香、香附、赭石;泛吐清水加陈皮;疼痛剧烈加川楝子;腹胀甚加炒莱菔子、大腹皮;大便色黑加茜草、紫珠。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78 例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2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 8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孙迎春等[18]将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基本方:柴胡、大枣、半夏、甘草、党参、生姜、黄芩。伴郁闷喜叹息加香附;伴两胁胀痛或痛引腰背加延胡索、川楝子;伴反胃吞酸加海螵蛸;伴心烦、咽干、口苦去除半夏,加黄连;伴胃脘胀闷加紫苏梗、厚朴。对照组采用口服法莫替丁和硫糖铝。2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辨证分型治疗方陶[19]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其中脾胃虚寒型治以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型治以左金丸联合柴胡疏肝散;胃阴亏虚型治以沙参麦冬汤联合芍药汤;脾胃湿热型治以连朴饮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治以失笑散联合血府逐瘀汤。2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远新[20]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脾胃虚寒型治宜止痛养气,温中健脾,药物组成:白芍药、黄芪、白术、党参、桂枝、香附、煅瓦楞子、高良姜、木香、陈皮、炙甘草、大枣;血瘀气滞型治宜止痛行气,活血化瘀,药物组成:白芍药、当归、丹参、党参、香附、白术、砂仁、生蒲黄、五灵脂、炙甘草;肝胃失和型治宜止痛和胃,调肝理气,药物组成:白芍药、柴胡、香附、苍术、延胡索、木香、陈皮、黄连、砂仁、炙甘草;湿热中阻型治宜健胃理气,清热利湿,药物组成:白芍药、黄连、半夏、栀子、厚朴、陈皮、炙甘草;寒热错杂型治宜辛开苦降,调中和胃,药物组成:白芍药、半夏、党参、黄连、蒲公英、香附、高良姜、栀子、炙甘草。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Hp阴性率93.3%,总有效率95.0%,治愈率71.7%,对照组Hp阴性率78.3%,总有效率78.3 %,治愈率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梅[21]将102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5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2例。西医治疗组采用西药治疗,克拉霉素 0.5g,日2 次口服,呋喃唑酮 0.1g,日3 次口服,奥美拉唑 20 mg,日2次口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实行中医辨证治疗,气滞血瘀型用丹参、砂仁、郁金、蒲黄、枳壳、延胡索、当归、香附、浙贝母、海螵蛸;脾胃虚寒血瘀型用黄芪、桂枝、白芍药、白术、炙甘草、郁金、延胡索;肝虚血瘀型用柴胡、川芎、白芍药、枳壳、香附、延胡索;肝胃湿热型用青皮、陈皮、牡丹皮、白芍药、黄连、栀子、吴茱萸、佛手、甘草;胃阴亏虚型用沙参、生地黄、麦门冬、当归、枸杞子、白芍药、佛手、川楝子。2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2%,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分析与展望

近年来中医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其方剂来源既有经典古方,也有自拟方;其制剂方法既有传统水煎剂,也有颗粒、胶囊、片剂等多种现代成药剂型;临床治疗既有方便易行的专方专用,也有随症加减和辨证论治。以上所选用的临床研究报道,多数研究可按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科研设计,其治疗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与西药治疗相比疗效较高。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统一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缺乏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降低了疗效的可比性;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科研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说服力差。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有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建立统一的临床纳入、排除、疗效评定标准,使中药复方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定上,更加客观、规范;规范科研设计方案,加强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和研究,使中医药的疗效研究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韦少玲.自拟调心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41-42.

[2]刘广志,刘鹏,孙建光.自拟建中活血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50-51.

[3]金海浩.健脾疏肝汤治疗消化性溃疡65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2):94-95.

[4]陈秀萍.泻火解毒方治疗消化性溃疡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8(9):31-33.

[5]房亚洲.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1,26(1):97-98.

[6]李佰玲.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12(4):124.

[7]徐永昌.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96例疗效观察[J].甘肃科技,2014,30(7):136-137.

[8]张海宏.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4):53-54.

[9]陈君千,孟繁甦,黄小洵.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型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6):65-66.

[10]邹志红.胃疡片对消化性溃疡伴Hp阳性患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6):48-49.

[11]何雪梅.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4,35(8):1041-1042.

[12]陈勇,欧玉玲.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47-48.

[13]陈卫,张建武,李世清.健胃癒伤片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63例疗效评估[J].中外医疗,2014,33(11):14-15.

[14]刘杨,林一帆,赵明宏,等.冬胃颗粒三联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4,42(4):108-111.

[15]常勇,李彦龙.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45-1146.

[16]涂云,许素瑜,黄培容.四逆散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J].光明中医,2010,25(6):1024-1025.

[17]车秉刚.溃疡煎剂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3):309-310.

[18]孙迎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6):107-108.

[19]方陶.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27-28.

[20]李远新.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0):105-106.

[21]张梅.中医辨证治疗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光明中医,2014,29(8):1658-1659.

(本文编辑:董军杰)

doi:综述10.3969/j.issn.1002-2619.2016.04.050

通讯作者:△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200

作者简介:丁晨光(1979—),男,讲师,硕士。从事消化系统疾病康复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7;R574.10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6)04-0633-04

(收稿日期:2014-10-30)

※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编号:2011008)

1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200

2河北省中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综述
2021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持之以恒反“四风”——我省正风肃纪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