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苦参碱灌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3-12 03:32李军张志强臧辉柳青峰邵庆亮宫本松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2期
关键词:苦参碱淀粉酶灌肠

李军,张志强,臧辉,柳青峰,邵庆亮,宫本松

(1.辽宁省台安县西佛镇中心卫生院 普通外科,辽宁 鞍山 114103;2.辽宁省人民医院 综合外科,辽宁 沈阳 110016;3.大连医科大学 普通外科,辽宁 大连 116044)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分型,常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常继发败血症、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衰竭以及高病死率[1-2]。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的SAP观测指标,且无针对性高的有效疗法,是消化科的临床治疗难点和重点之一[3-4]。近几年,氧化苦参碱(OM)作为免疫抑制药在SAP的联合用药治疗中表现良好,获得了临床的广泛认可。因此,笔者特进行本次实验,观察SPA患者经氧化苦参碱灌肠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随机数字表选取本院2014年3月1 日-2015 年4月1日间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被设为对照组,接受OM灌肠治疗的40例患者被设为OM灌肠组。OM灌肠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45.9±5.8)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1±0.2)d;APACHE-II评分(10.4±0.8)。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44.9±4.8)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2±0.4)d;APACHE-II评分(11.2±0.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要求如下:①为本院收治的SAP患者;②排除腹膜炎和相关疾病可能性者;③静脉滴注、腹腔灌洗和灌肠等相关操作可耐受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30例患者被给予基础治疗:①奥美拉唑、生长抑素等抑制激素分泌;②为预防感染,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③禁食,持续胃肠减压;④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⑤营养支持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OM灌肠组的40例患者接受灌肠治疗,选用500 ml温盐水,排便结束后20 min,于肛管10~15 cm深处,低流速灌入39~41℃的OM溶液100 ml,2次/d;应确保液面距肛门小于30 cm,并注意于灌肠结束后提醒患者保留药液1 h以便药效的充分保留。

1.2.2 临床指标 ①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于治疗后第4 天(D4)和治疗后第7天(D7)晨,抽取5 ml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立即送往进行5 min离心(3 000 r/min),取上层血清1 ml后经校准稀释液1 000倍;选用RapidBiolab California USA公司试剂盒,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量患者的IL-1、IL-6和TNF-α水平。②统计各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APACHE-II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均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选用χ2比较;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IL-1、IL-6和TNF-α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IL-1、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M灌肠组治疗后的IL-1、IL-6和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IL-1、IL-6和TNF-α比较 (±s,ng/L)

表1 两组IL-1、IL-6和TNF-α比较 (±s,ng/L)

注:1)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IL-1 IL-6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OM 灌肠组 639.34±65.211) 504.19±70.022) 133.49±133.251) 89.23±130.102) 1350.05±112.231) 902.60±110.612)对照组 644.34±80.01 599.09±94.32 126.43±130.54 100.54±130.23 1345.55±123.43 1199.05±104.41 P值 0.089 0.046 0.098 0.032 0.099 0.038

2.2 临床指标

OM灌肠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和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OM静点组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液淀粉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的消化功能恢复情况 (±s,d)

表2 两组的消化功能恢复情况 (±s,d)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1;2)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肠鸣音恢复时间OM灌肠组 3.1±0.51)对照组 5.2±1.3 P值 0.008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液淀粉酶恢复时间 1.7±0.61) 1.0±0.21) 8.2±2.12) 10.0±2.22)8.1±1.5 9.1±1.2 16.3±3.4 19.1±1.2 0.006 0.006 0.042 0.039

3 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以恶心、呕吐、发热和急性上腹痛等为主要症状的急腹症,病死风险高至17%,且常常预后不佳,是消化科中的处理难点之一,临床多主张进行及早、有效的药物治疗[5]。研究证实,SAP设计多因素、多环节,病情复杂多变,病程往往较长,局限于单一因子的抑制或活化点的传统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6]。据临床统计约50%的SAP死亡患者死于肠内常驻菌移位所致的继发感染,该过程主要受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调节,是SAP治疗的重要环节[7-8]。因此,笔者考虑经临床筛选效力范围广泛、起效迅速和安全性高的临床药物进行多重调控,从而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

氧化苦参碱是一种提取自草本生物的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抗乙肝病毒和抑制胃癌、肺癌诱导下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9]。同时,其中药提取的药物成分降低了药物毒性,符合安全用药的临床理念。在近几年的临床中主要被证实有助于协同增加奥美拉唑、生长抑素等SAP治疗药物的药效,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接受度较广[10]。考虑到SAP患者存在细菌移位和肠道屏障功能异常,本院前期实验集中对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状态下的的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进行了IL-1、IL-6和TNF-α水平测定,并得出了OM 200 mg/d的最佳治疗剂量。在本次临床研究中,OM灌肠组的IL-1、IL-6和TNF-α 3种炎症因子水平自D7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降低,与前期的模型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充分体现了OM治疗对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有效的修复作用,考虑与氧化苦参碱阻止了细菌移位的相关诱因有关。经进一步整理分析,氧化苦参碱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可共同抑制肠菌移位,从而多因素控制SAP的疾病发展,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氧化苦参碱可减少粒细胞凝聚,避免过度免疫,从而阻止活化IL-1、IL-6和TNF-α;经过治疗后,SAP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降低,促进修复了肠黏膜的屏障损伤,有效地避免了因肠道屏障功能紊乱而出现的肠道菌移位,缓解了SAP临床症状,因而氧化苦参碱的治疗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OM灌肠疗法可有效修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黏膜损伤,刺激排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可考虑在合理范围内进一步进行推广应用。

[1]颜顺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5):302-303.

[2]黄福利.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及肝肾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34(4):84-85.

[3]吴兴茂,吉凯强,汪海源,等.全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胰腺坏死性感染的预防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4):101-104.

[4]耿兴聪,赵斌先,张志伟.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3,21(18):48-49.

[5]单艳华,张勇刚,王运,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4(2):40.

[6]张玉瑶,王吉锡,刘洋.氧化苦参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4,27(6):620-621.

[7]狄天云,张芦燕,王坤.HPLC法测定苦参素中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学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5,35(8):714-716.

[8]张英,祁鑫,朱小云,等.氧化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3):494-497.

[9]Zhao P,Zhou R,Li HN,et al.Oxymatrine attenuated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in neonatal rats via improving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and inhibiting cell death[J].Neurochem Int,2015,25(7):197-201.

[10]王雪芳,刘艳明.氧化苦参碱对急性心肌梗死家兔心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5,31(2):123-126.

猜你喜欢
苦参碱淀粉酶灌肠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苦参碱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及对Notch通路的影响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巨淀粉酶血症一例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