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16-03-12 03:23黄宇娟黄赛梅梁清群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2期
关键词:分者产后孕妇

黄宇娟,黄赛梅,梁清群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 产科,广东 深圳 518107)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HH)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发病率占分娩后并发症的2%~3%[1-3]。在我国,约有3.4%的产妇是死于产后出血[4],在偏远山区的死亡率甚至高达5.0%[5],世界的平均水平仅为2.5%[6]。由于其发病突然,抢救不及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7]。为此本院对产妇进行适当的临床护理干预,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2015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98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2~35岁,平均为(28.42±3.32)岁,怀孕周期为38~42周,平均孕周为(39.42±3.39)周。将98例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产妇在基本资料比较中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具有临床可比性。所有入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无剖宫产手术指征,无严重既往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如保持待产室整洁通风,营造一个舒适的待产环境,询问孕妇情况及告知孕妇待产时及产后的注意事项(如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 h内,故关键时期应严密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如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以缓解孕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入待产室的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如呼吸减痛法、自由体位待产),详细询问其身体状况,同时告知孕妇产时需要如何配合助产士及呼吸减痛法的运用,使孕妇对顺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指导产妇产时和产后饮食等护理;指导孕妇自由体位待产以促进自然分娩。

1.3 评价标准

1.3.1 出血量比较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差异,具体包括出血时间、出血量等。

1.3.2 心理状况改善程度评分 焦虑情况的评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价标准:得分小于7分者为正常;得分在7~20分者为轻度焦虑;得分在21~28 分为中度焦虑;得分大于29分者为重度焦虑。抑郁量表评价标准为:得分小于8分者为正常;得分在8~19分者为轻度抑郁;分数在20~34分者为中度抑郁;大于35分者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对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比较结果得出,焦虑评分两组产妇分娩时的得分显著低于入待产室时的得分,且实验组分娩时焦虑评分(33.31±4.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时焦虑评分的(44.52±9.1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孕妇入待产室时抑郁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分娩时的抑郁得分(32.01±6.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时抑郁得分的(45.31±9.30)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表2 两组产妇心理状况影响结果 (±s,分)

表2 两组产妇心理状况影响结果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入待产室时 分娩时 入待产室时 分娩时实验组 54.32±9.32 33.31±4.31† 55.52±7.12 32.01±6.34†对照组 54.42±10.31 44.52±9.15 55.31±9.03 45.31±9.30 t值 0.0492 5.712 0.0570 6.531 P值 0.1315 0.04919 0.4804 0.03258

3 讨论

有调查显示,我国经产妇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很多产妇有过分娩史、之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极易对生产过程产生恐惧,不良的情绪的产生会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降低子宫的收缩力,易导致产妇难产和出血量增加[8]。本院对于产妇进行适当的临床护理干预,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心理状况比较结果得出,焦虑评分两组产妇分娩时得分显著低于入待产室时的得分,且实验组分娩时焦虑评分(33.31±4.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时焦虑评分的(44.52±9.1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孕妇入待产室抑郁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分娩时的抑郁得分(32.01±6.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时抑郁得分的(45.31±9.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产妇不良心理的产 生。

[1]安瑞玲,闫瑜珍,武俊琴,等.产妇心理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2):188-189.

[2]赵雪兰,雷淑霞.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影响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14(9):325.

[3]吴筱荣.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5(13):1172-1173.

[4]刘晓霞.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6(6):215-215.

[5]严明玉.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4(5):508-508.

[6]肖兵,熊庆.产后出血诊疗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2-4.

[7]李小敏,王晓娟,赵佩珊,等.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77-78.

[8]凌青.干预性护理对产妇心理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52-2753.

猜你喜欢
分者产后孕妇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转归与血清IL-4、TNF-α、IL-27和IFN-γ水平相关性研究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甲状腺微小癌与良性结节性病变的超声及超声弹性声像图特点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