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疗效初步评定及分析

2016-03-12 03:23闫伟杨莉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2期
关键词:髌骨骨性活动度

闫伟,杨莉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1 骨一科;2 心内三科,河南 安阳 455001)

伸直位强直膝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的膝关节强直于伸直位,此时,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为0°[1]。我院为了评定和分析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的疗效,对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采取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例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08年3月-2014年7月,男女患者的比例为4∶6,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5~68岁,患者年龄均值为(46.62±5.33)岁,5例7膝患者为强直性脊柱炎,4例5膝患者为创伤性关节炎,1例1膝患者为血友性关节炎。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均为0°,术前膝关节(Knee Society Score,KSS)评分为12~67分,平均膝关节KSS评分为(43.39±7.30)分;所有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及其家属在进行研究前均对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目的有所了解,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

1.2 手术方法

对10例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具体手术方法如下:10例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麻醉完毕后,对患膝采用膝关节正中切口,并将皮下组织分离,从患者的髌旁内侧入路,将伸直的膝关节打开。对不完全骨性强直的膝关节,可以将髌骨周围粘连的软组织松解,使膝关节充分暴露,并对胫骨、股骨以及髌骨实施截骨操作。对完全骨性强直的膝关节,由于股骨和髌骨已发生骨性融合,导致髌骨不能正常翻转,因此,应根据术前X线的检查结果以及股髌关节线的定位来确定截骨方向,临床上一般在髌骨水平方向对患者进行截骨,并使髌骨床厚度保留在14mm左右。对于股骨和胫骨已发生骨性融合的截骨,应在垂直于胫骨纵轴的方向对患者实施截骨,将股胫关节分离,完毕后,使用常规操作完成截骨,并将软组织松解,达到较好的间隙平衡。完成后,所有患者均安装稳定型的膝关节假体,并使用骨水泥进行固定。手术完成后将切口进行缝合,并放置引流管,对其进行加压包扎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经过13~48(35.65±9.31)个月随访,分别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并观察比较所有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所有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属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当P<0.05时,表示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术前和术后对比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术前和术后对比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 (±s)

表1 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KSS评分 (±s)

时间 例数 KSS膝关节评分 膝关节活动度/(°)手术前 10 12~67(43.39±7.30) 0手术后 10 73~92(78.56±6.21)70~113(86.76±11.15)

3 讨论

有相关文献报道,大部分的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采取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后,易合并其他疾病,例如股四头肌断裂、皮肤坏死、假体深部感染、残留伸膝迟滞以及膝关节再次僵硬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术后应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以及随访[2]。

大量文献显示,术后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操作者在手术的操作过程中不要刻意去追求完美的屈曲角度,防止髌腱以及胫骨结节之间出现撕脱现象;②在行膝关节置换术时,应先将强直的膝关节切割分离,使关节能够活动,再对软组织实施彻底松解,便于后面安装假体;③操作者在截骨时,应准确定位关节线的位置,且要尽量保留骨量,便于进一步调整。

由于在康复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4]。因此,在术后,应对患者采用渐进性的训练方法,在外力的协助下渐渐过渡到自主进行腿抬高训练,也可以在床边行站立训练或在助步器的保护下实施训练,同时要加强伸膝以及屈膝的练习[5]。此外,在随访过程中,应时常检查假体是否存在异常情况,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操作者熟练掌握截骨与软组织的平衡技术,且在手术结束后,应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术后康复训练[6]。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3~48(35.65±9.31)个月随访,患者术前的膝关节KSS评分为(43.39±7.30)分,术后膝关节KSS评分为(78.56±6.21)分;且患者的平均膝关节活动度由0°升高至(86.76±11.15)°,两者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对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采取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得出,对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患者采取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孙铁铮,吕厚山.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膝关节强直或僵直畸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1):3-9.

[2]童培建,何帮剑,储小兵,等.伸直位骨性强直膝的全膝关节置换术[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6):551-556.

[3]王宁.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的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

[4]厉驹,何帮剑,童培建,等.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2):145-147.

[5]吕厚山.严重膝关节畸形的处理要点及随访[C].//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六届COA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11-114.

[6]李杨,蔡宏,张克,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打压植骨技术处理髋臼侧骨缺损[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2):77-78.

猜你喜欢
髌骨骨性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二分髌骨患者合并髌骨骨折诊断治疗1例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