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试题中的“变脸”

2016-03-16 09:16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6年3期
关键词:变脸吸收量有氧

安徽 苏 涛

例析试题中的“变脸”

安徽 苏 涛

思维能力是能力体系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解题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考以纸笔检测为主,学生在备考中处理了很多习题,许多习题具有过程、规律和性质类似的问题,它们间只有不同程度的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就像戏剧中的“变脸”一样。在复习过程中做过一定量的习题后进行反思,揭开脸谱后的真面目,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有的放矢的精解和拓宽,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本人以如下三道例题为例,尝试揭开试题中的一些“变脸”,以求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和思考。

一、举例

【例1】如图1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上线(ABCD)与下线(OCD)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A.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B.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C.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D.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例2】图2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图2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例3】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1.B 2.B 3.D

二、分析

纵观以上三个例题,是我们在细胞呼吸练习中非常常见的题目,透过这三题的表象,我们能够看到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研究随氧气浓度变化对生物体呼吸方式和呼吸强度的影响。以例1为例,这里上线(ABCD)实质为呼吸放出的总的CO2释放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曲线A点时,氧气浓度为零,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有氧呼吸出现并逐渐增大,B点器官整体呼吸强度最弱,因为氧气的存在对细胞的无氧呼吸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氧气浓度开始又很低,有氧呼吸很弱,所以会出现曲线AB段的下降。此时,器官呼吸强度最弱,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的量最少,表现在CO2释放量达到最低,所以这个点对应的氧气浓度是最利于贮藏的。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有氧呼吸逐渐增大,最后只进行有氧呼吸,在C点两条曲线重合。C点是无氧呼吸消失点,往后只进行有氧呼吸,在一定范围内,氧气浓度越高,有氧呼吸越强,CO2释放量越大。曲线AC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进行,无氧越来越弱,有氧越来越强。什么时候两者强度相等呢?一般我们以葡萄糖的消耗量为比较指标,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为4/3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如果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大于4/3,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反之,则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强度。

例2中CO2释放量表示为空白柱形图,我们若把各个柱形图的顶点用平滑的线连起来,得到的曲线就是例1中的CO2释放量曲线,同样,我们若把黑色柱形图的顶点连起来就是例1中的O2吸收量曲线。我们若是把例2中各个顶点对应的数据列表,就是例3的数据表格。例3中还要考虑细胞呼吸的具体方式以及产物和场所。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物应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不会同时产生乳酸。d条件下,种子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综合起来,要求学生准确掌握细胞呼吸的基本原理、过程、场所、影响因素等,这些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当然也是高考重要的考查内容。以基本规律、基本原理为载体,着重考查能力是现今高考的主要方向。

三、小结

像这样的“变脸”模式很有助于训练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与解题过程密切相关,即思维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通过解题过程来实现的。在教学中应注重从学科思维方法上揭示思维过程,充分挖掘例题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以上三个例题实质就是一个题目,碰到类似问题时不要一解了之,而要紧紧抓住相关的各个概念,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使自己的思维更加严密,培养思维的概括性,达到将类似的题目归一。若能对这些“型异质同”或“型近质同”的问题归类分析,抓住共同的本质特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就能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颍上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变脸吸收量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菜豆对铜镁钠吸收利用的特点分析
杜特尔特回国后“变脸”了吗?(社评)
土耳其的“变脸”幅度才是关键
希拉里缘何“变脸”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5种蔬菜和基质对土壤重金属吸收量及土壤钝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