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阅读法与初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探析

2016-03-19 13:57刘新来于振红
关键词:英语教育初中生

刘新来,于振红

(1.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2.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语感阅读法与初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探析

刘新来1,于振红2

(1.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2.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摘要]语感阅读法作为一种回归语言教育本质的语言教育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发展成熟,为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语感阅读法强调通过有目的、有选择、有方法、大量的阅读(包括听),培养学生的语感,以读带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其理论基础是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实施语感阅读教学要求以读为本、拼读领先、听读结合、形成语感、分级加量、促说代写。语感阅读法对培养初中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兴趣、促进心智发展、提升人文素养、塑造人格等方面均极有益处,它科学、可行且大有实效,能够促进初中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英语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语感阅读法;英语教育;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中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同时,《课标》还强调,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1]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已成为英语课程的焦点。

谈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种常见的观点是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整合运用,这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听说读写只是人们理解或表达思想的方式和途径[2]。理解或表达得好坏取决于一个人全方位的素养和能力,正如《课标》所提及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换言之,通过英语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这不仅呼应了《课标》明确的英语课程体系评价目的,也体现了全面育人的科学育人观。

但近年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以“填鸭式”的机械讲解、训练语言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依然较为常见,虽然在各级各类公开课上鲜有展示。[3]英语课程不仅收效甚微,使得“哑巴英语”、“哑巴思维”大行其道,还引发了一场关于“英语是否有用”的社会大讨论,乃至影响了上层教育管理机构对英语教育政策的调整。在新形势下,切实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将围绕一种新型的英语教育方法——语感阅读法,从其理论基础、教学思想和具体实践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深入论证这种教育主张对促进初中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一、语感阅读法及其理论基础“整体语言教学”

语感阅读法倡导者认为英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首要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作为一种“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是一种内化了的语言运用能力[4],并非与生俱来,只能逐步培养。语感的培养过程,也是综合语言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语感阅读法正是强调通过有目的、有选择、有方法、大量的阅读(包括听),培养学生的语感,以读带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我国的外语教育语境下,为了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英语教育路子,语感阅读法是在认真研究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英语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了母语及外语习得研究相关理论(如输入/输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语感阅读教学提倡“基于原版文学作品整进整出”的教学方法。顾名思义,这种具体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方法突显了“原版文学作品”和“整进整出”在实施语感阅读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无论是对“原版文学作品”的侧重还是“整进整出”概念的提出,都源于批判性地吸收了整体语言教学(theWholeLanguageApproach,又名全语言教学)的有益观点。

有关整体语言教学的讨论和尝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许多教师对传统课堂上为教语言而教语言的教学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让学生像语言学家一样去分析讨论语言时,语言学习只会变得困难无趣。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心理语言学家KennethGoodman融合了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Michael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JohnDewey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观及反思式教学观、JeanPiaget的认知理论、LevVygotsky的社会建构理论以及NoamChomsky的语言本能论[5]等精义,于1986年发表了全语言教学理论的代表性专著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6]),系统阐释了这一理论,提出以下观点: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自上而下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将语言切割成零碎的片段来学习;学生的读写能力也不需要等听说能力发展健全后才开始发展,而应该从教学之初就将听说读写有机融合。整体语言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语言的听说读写思方面应拥有自主权。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兴趣为中心的整体课程观”,认为只有浸润在整体、自然的情境中,学生才最容易学会语言;学生学习语言的焦点应该是语言所包涵的意义,而非语言本身。整体语言教学倡导“积极的教学与教师观”,认为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作为协助者、鼓励者和启发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6][7]此外,整体语言教学注重“过程性的评价观”,认为评价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日常观察和学生的个人档案袋,而非测试成绩。[7]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一出现,就迅速被广泛应用到母语和二语教学实践中。面对出现的质疑和争论,整体语言教学理论提出者采取了平衡取向(如越来越多的全语言学者对自然拼读法和读写技能的教授由抵触转向接纳;从反对教授语法转向主张在写作中点拨语法等)而逐渐臻于成熟,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语言教育理论,也构成了语感阅读法的理论基础。

二、语感阅读法的教学思想

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理论的语言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相关内容和语感的生成特征,以秉承“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这一英语教育观为首要前提,本着遵循语言学习特点和语言教育规律的原则,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语感阅读法凝练了以下鲜明的教学思想。

1)真实性。“真实”首先指语言输入材料真实,力求避免不真实、按语法程序和大纲词汇人为编排的教学材料。语感阅读教学提倡阅读经典的原版文学作品。文学阅读是一切阅读的基础和核心,学习外语应从文学作品入手,向其他类书籍拓展。[8]而原版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所学语言的地道性和规范性,也为他们接触地道的英语国家文化,了解其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提供了最佳切入口”[9]。知己知彼才能“师夷长技”,即使为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也不能忽视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吸收。此外,原版文学作品也易于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激发出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情境也需自然、真实。课上开展的听说读写活动应该具有真实的交流功能和认知价值,不应“为赋新词强说愁”,制造虚假交际情景。

2)整体性。这里的“整体”首先体现在“整体输入、整体感悟、整体输出”,即学生应关注语言传递的意义而非语言形式,通过听读输入整体性的语言材料,整体理解、感悟意义,再通过有情境有意义的写作、复述、表演等活动整体输出语言,反对将语言分割为字词句机械讲解和灌输。其次,“整体”还体现在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不可孤立培养某项技能。最后,“整体”体现在:语感阅读教学视学生为完整的人,有感知、有情感、有思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和协助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育目标聚焦于培养“全”人。

3)人文性。语言教育本质上是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本着人本主义,语感阅读教学论主张英语教育要能够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它主张学生阅读的原版文学材料本身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人文性。很多作品乃大师之作,折射出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大有助益,对塑造学生的思想、精神、灵魂和人格也极为有利。另外,人文性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上:在语感阅读课堂上,合格的教师绝不会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在评价方式上,主张采用动态评价方式,强调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用“过程取向”取代传统评价所关注的“结果取向”,侧重对学生个体认知策略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10]以上种种人文关怀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输入质高量足。根据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成功习得语言的前提是接受可理解性的、有趣与相关的、非语法程序的和大量的输入。[11]这种观点已为实践证实。语感阅读教学提倡输入的语言材料需满足有趣、有意和有理三个原则,即所选取的语言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有意义的”,能“把文化知识和传输文化知识的语言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和学生认知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且编排科学。[9]另一方面,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提及:单篇短章份量小,其教学进度迟缓,不利于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选读单篇短章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心志不专,以至于见到大部头作品就容易望而却步,一个人的魄力也会因此备受局促;而唯有读整本的书,心志才可以专一,探究才可以彻底。[12]可见,学生将一部部完整的文学作品读下来,既能够输入更充足的语言,提升语感,也有助于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和人生格局的放大。

总之,语感的培养没有捷径,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是朝夕之功,必须以积累为前提,采用合乎语言学习内在规律的方法和手段。上述教学思想的深入把握与否,直接决定了语感阅读法能否科学实施。下文将结合实施语感阅读法的实践经验,围绕在初中实施语感阅读法的实践方法加以阐述,同时进一步论证语感阅读法对培养初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积极作用。

三、实践语感阅读法与发展初中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我国英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13]的背景下,语感阅读法自提出以来,已经被数百所学校成功应用于英语课程教学,其中覆盖了众多初级中学,验证了它的科学实施对于培养初中生语感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性,并为其成熟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实践也证明,在我国英语为外语的环境下,让学生浸润在适切的教学内容中是语感阅读法成功实施的一个先决条件。

(一)教学内容

长期受应试教育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我国初中生英语阅读资源匮乏,阅读能力低下,人文性的真实语言材料输入不足。根据语感阅读法的教学思想,输入材料同样需具备“真实性”、“整体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并满足“质高量大”的要求。《典范英语》是一套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原版引进的分级英语母语材料,共有十级,由生活化和趣味性强的故事和文学读本组成,完全满足上述要求,成为实施语感阅读法的优质内容。[14]通常情况下,《典范英语》(7)、(8)两级面向初中生,由36个贴近学生生活、富含智慧哲理的原创趣味故事组成;每个故事一本书,故事主题多元,故事内容能够满足我国初中生心智发展的需要。此外,这些配有高品质音频的故事语言真实、生动、地道,单词复现率高,语言难度在我国初中生的承受范围内;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实施方法

实施语感阅读教学要求以读为本、拼读领先、听读结合、形成语感、分级加量、促说代写。按照语感阅读法的教学思想和要求,结合语感阅读教学的经验,现将语感阅读教学的实践方法概括如下:

1)以读为本,拼读领先。读是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展一切语感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至为关键。好的英语一定是“读”出来的。自然拼读法是西方英语母语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识字方法,为英语阅读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其应用价值已被西方课堂教学广泛证实,分歧焦点只在于如何教。语感阅读教学主张,拼读教学应同词汇教学遵循一致的原则,即“以意义为核心”,“自上而下”。拼读教学的最佳方法是将故事教学与拼读教学相结合。不可否认,具有相同拼读规律的单词多集中融入《典范英语》故事之中,如在《典范英语》(7)的故事《海象参加表演》中,skating/tumbling/singing/diving集中出现,学生可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韵律,领悟渗透其中的拼读规律。教师还可以发挥创造性,设计形式多样的拼读活动,如有的教师会将有相同拼读规律的单词编入一段有趣的文字(如绕口令、韵律诗等),让学生试读,既检测了拼读教学效果,也巩固了学生对相关拼读规律的掌握。目前,我国的初中生拼读意识和拼读能力普遍欠缺,拼读教学是初中语感阅读课堂的一个必需环节,需持之以恒地渗透于日常教学。

2)大声朗读,形成语感。大声朗读可同时调动学生的口、耳、眼、心,对于语感的养成极为有益。语感阅读教学主张在接触一个英语故事之初,理解其大意后,应听高品质、带有戏剧化的故事录音,大声模仿跟读;课堂上则可围绕朗读开展形式不一的活动,如集体朗读、个人朗读、分角色朗读、接龙朗读等。初一学生正值童年和青春期的交汇阶段,他们仍然活泼好动,擅长模仿,喜好表现。大声模仿跟读、朗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且效果显著。实践证明,一般初一学生在读完《典范英语》(7)的三五个故事后语音语调会明显改善,很多学生已能够模仿得惟妙惟肖,与录音相差无几。况且,朗读的好坏可体现学生理解之深浅,这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理解程度的一个维度。比如学生在朗读《典范英语》(7)的故事《皮皮公主的假期》时,如果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读出皮皮公主的个性和情感,那么他必然能够正确理解该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我们还发现,学生在意识到自己的朗读水平有所提升后,自信心会随之增强,英语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

3)自主阅读,合作讨论。语感阅读法倡导学生课前自主完成故事阅读,课上教师和学生围绕故事主题、人物、情节、文化因素等实实在在地展开讨论。对于初中生,他们刚开始接触《典范英语》的故事读本,虽然针对他们的起始级别《典范英语》(7)的故事篇幅不长,一个故事,一本书,30页,但让他们一开始就自己读,难免有困难。这也是许多学校由每周两个课时调整为四个课时的考虑因素之一。由此,课前自读任务改为课上教师指导阅读,指导内容包括:指导学生阅读前如何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书名、插图、章节标题等预测故事内容,阅读中遇到生词如何处理,如何根据上下文、同义词、插图等猜测词义,如何寻找其他视觉线索理解故事内容等。随着故事读得越来越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强,实现自主阅读水到渠成。但唯有讨论才可以使理解走向深刻。所以,语感阅读课上,教师发挥引导、启发和鼓励的作用,与学生共同围绕故事内容展开讨论。除了约定俗成的理解外,教师更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对故事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听说读写,齐头并进。语感阅读教学倡导听说读写多维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语感。孤立培养某项技能不仅枯燥无趣,也不科学。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输入好坏决定输出品质,输出又反哺输入。没有良好的输入,高质量的输出只是空穴来风,而高质量的输出又会促进理解不断深入,推进输入水平的提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也正是发生在综合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将听说读写同时并重,才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典范英语》(7、8)的故事录音声情并茂,易于引导学生将听读结合;故事语言生动有趣,故事内容十分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主题式拓展,将读、说、写结合。具体言之,听录音模仿跟读、朗读完某个片段后发表评论、读故事时做读书笔记、读完故事后或复述故事或展开讨论辩论、讨论后写故事评述、表演故事后发表观点等都是值得频繁采用的活动形式。

5)分级加量,养成习惯。如前所述,语感阅读教学主张质高量大的语言输入,所以在初中成功实施语感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输入量。《典范英语》(8)的篇幅和难度大于《典范英语》(7),可以满足学生情感发展和心智成长的需要。随着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读书习惯才会逐渐养成,学生才能受益终生。需引以为鉴的是,有个别学校在开展语感阅读教学时偏离语感阅读法的教学思想,穿新鞋走老路,两个故事讲半个学期,方法不科学,输入量没有保证,导致效果较差。稳扎稳打的同时,打好基础,迈开大步极为重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可塑性很强,要从第一个故事读本扎实读起,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输入量,在不断消化、感悟、理解、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6)多元评价,关注成长。动态、开放式的监督评价是实施语感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语感阅读教学中要作为观察者,观察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得是否认真,朗读模仿得是否到位,复述得是否准确,讨论得是否深刻,表演得是否生动,故事评述撰写得是否准确、有思想等。更为重要的是,语感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纵向成长。教师要观察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前后变化、学习策略的掌握情况、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的提升程度等。以上这些均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结合起来,综合开放式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另外,很多学校的具体做法值得借鉴,如:将学生每读完一个故事后撰写的故事改编或评述等结集成册,直观记录学生的进步;将学生历次的朗读录音集中留存,通过学生的语音语调等发现学生朗读水平的变化;定期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变化;定期搭建活动平台如“《典范英语》课本剧表演大赛”、“《典范英语》读后感征文”、“演讲比赛”等,评估初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变化。

“新课程既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也强调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15]语感阅读法对培养初中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兴趣、促进心智发展、提升人文素养、塑造人格等方面均极有益处,它科学、可行且大有实效,能够促进初中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英语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韩宝成. 关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4):300-302.

[3]潘正凯. 英国汉语课堂语言知识教学活动探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4(11):13-17.

[4]王雪梅. 英语语感的认知阐释——内涵、心理机制及应用[J]. 外语教学, 2006(1):6-13.

[5]高博铨. 全语言教学的理念及其实施原则[J]. 国立编译馆馆刊, 2006(3):67-76.

[6]Goodman,K. 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M]. 李连珠,译.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刘香东,孙燕. 全语言教学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11): 40-42.

[8]黄远振,兰春寿,薛常明. 中学英语文学阅读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9(10):55-59.

[9]韩宝成. 从一项调查看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编制原则[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2):56-63.

[10]韩宝成. 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6):452-458.

[11]高翔. 语言输入理论的认知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6):15-17.

[12]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13]陈国华. 关于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和政策的分析和建议[J]. 中国外语, 2008(2):4-14.

[14]SimonPuttock,等. 典范英语[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15]程晓堂,但巍.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核心理念解读[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3):57-63.

[责任编辑刘文俊]

doi:10.16088/j.issn.1001-6597.2016.03.021

[收稿日期]2016-01-1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批准号:DHA070148)

[作者简介]刘新来(1958—),男,湖南辰溪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学英语阅读与教学研究; 于振红(1981—),女,山东昌乐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基础英语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6)03-0137-05

ExplorationofthePositiveRoleofLanguage-sense-centredReadingApproachinDevelopingtheComprehensiveLanguageCompetenceof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

LIUXin-lai1,YUZhen-hong2

(1.CollegeofForeignStudies,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1;2.NationalResearchCentreforForeignLanguageEducation,BeijingForeignStudiesUniversity,Beijing100089,China)

Abstract:The Language-sense-centred Reading Approach is a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pproach that emphasize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s been well developed and is of great referential use to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The Language-sense-centred Reading Approach, based on Holistic Language Approach,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 sense and improvement of their comprehensive language application and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large amount of reading (include listening) training purposefully, selectively and methodically. Implementing language-sense reading education requires reading as base, spelling for first step, and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listening. The difficulty and amount of work increases by level of study, and speaking instead of writing should be encouraged. This approach will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oral,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arousing their interes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intelligence, enhancing their humanistic quality, and shaping their personality. This article aims to present a convincing argumentation that the approach is scientific, feasible and highly effective and is able to enhance greatly the comprehensive English language competenc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Language-sense-centred Reading Approach; English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language competenc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猜你喜欢
英语教育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代数学习探究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大专院校英语教育的创新模式探讨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