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2016-03-20 12:44郭金钟陆浩东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格图书馆制度

郭金钟,陆浩东

(1.贵州财经大学,贵阳 550025;2.贺州学院,542899)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郭金钟1,陆浩东2

(1.贵州财经大学,贵阳 550025;2.贺州学院,542899)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大学生人格的现状,阐明了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大学生人格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以高校为背景、以图书馆为基础的一切文化现象,主要包括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1]。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是大学生寻求知识、追求理想的良师益友,也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成长阶段,面对社会变化,不良的社会风气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畸形发展。良好的文化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催促人奋发向上。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搞好各项文化建设,使大学生能从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从而塑造起自身健康的人格。

1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特点

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和长期文献情报活动中积累的一系列服务宗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的综合反映。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1.1 高校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

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包括了馆舍文化、馆藏文化和环境文化,是图书馆直观的、外在的物质形态。

馆舍文化即图书馆的位置、外形、结构、功能分区、设施配备、装修档次和风格等。好的馆舍是具有文化品味的,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情报需求、沟通需求、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能给人以心灵上的安抚和激励。视觉上的一物一景,都能从美感中体现出教育意义,培养着大学生的审美人格。

馆藏文化包括图书馆各类馆藏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即根据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规模、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及专业教学、科研需要,根据本馆的教育对象、经费投入、读者需求特点以及地方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馆藏比例,对文献的重点收藏和重点建设,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结构,使图书馆各类文献优势互补[2]。 藏以致用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原则,也是现代图书馆与古代藏书楼的根本区别。所藏文献内容健康、知识广泛,有利于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健康人格。

环境文化建设主要指自然环境建设,包括馆内环境和馆外环境。高校图书馆自然环境建造得舒适优雅、宽敞明亮,会让大学生读者心情愉快,心境开朗,对塑造其健康人格大有裨益。

1.2 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

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包括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和人文环境文化。

图书馆的制度文化涵盖图书馆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业务制度、岗位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组织制度规定图书馆的地位、机构设置、职责权限、活动原则以及对部门进行变更的程序(如《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领导制度规定图书馆领导的体制,领导的任期和职责权限、产生方式等。行政管理制度规定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录用、考核、培训、调配、奖惩、工资、福利、退休等。业务制度由图书馆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规程、工作细则、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组成。岗位制度是指图书馆内部的各个岗位之间进行的责权划分的制度,也是根据图书馆每个部门的任务设置工作职位,进而确定职位的责权范围和因事配人的制度。检查监督制度是图书馆内部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自身检查和监督的规章制度[3]。

制度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稳定发展、最终实现工作目标有着重大影响。制度的建立都应凭借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图书馆健全的制度文化,能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正义感,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人文环境文化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体现着高校图书馆领导和馆员的精神信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2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人格存在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把完整人格看作是一种“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等因素组成的极复杂的合金”。任何一种成分的消减,都会造成这种“合金”性质的蜕变。因此,完善的人格必须要具备发达的智力、出众的才能、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意志和性格,还必须具备博大精深的情怀与高度的审美敏感性[4]。目前高校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人格复杂多样。他们很少吃过苦,依赖性严重,遇到挫折,往往束手无策。同学之间的家庭经济状况也存在着差异,攀比思想阻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物欲升腾,金钱万能”等社会现象,更是使大学生人格的天平倾斜,表现出种种不健康。

2.1 需求不合理影响人格健康

不同的需求能造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在家无论提出什么样的需求,家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予以满足,这使他们在感官上和利益上都得了满足,继而固化了自己错误的价值观和人格标准。例如:2013年大学新生入学时,笔者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大学生自己拿着手机边走边玩,一旁的爷爷吃力地为他背着一个大书包、拖着一个沉重的大箱子。高校某些活动中,因提倡彰显个性,学生的某些无理要求也得到了老师的默认。如:故意折断珍贵的银杏树枝条编草帽、在古树上刻字等等。

2.2 网络对人格完善的负面影响

刚跨进高校之门,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大学生拥有了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面对鱼龙混杂的大千世界,他们或沉迷于虚拟网络,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沟通能力。网络语言都是以英语为基础的,许多传统的汉语词汇被忽略甚至受到污染。语言作为思维和交际的载体,能反映文化和心态的一些层面,它们的扭曲和异化导致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大打折扣。那些不正规网站和游戏,更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法纪观念淡化、现实情感萎缩、思想狭隘、被动、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等等,阻碍着大学生正常的身心成长。

2.3 拜金主义对健全人格的影响

市场经济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金钱万能论”盛行,拜金主义比比皆是,追求金钱成了一些人人生的惟一目标。人们用能否挣钱作为衡量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有无气质风度的标准,错误认为谁的钱多,谁就价值大、气质佳。这就营造了一个超越气质本身的境界,拜金主义以其特有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营造出的气氛,让许多大学生在树立理想、实现抱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自然也就无法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

3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培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塑造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人格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资格,所以主体是人格的最重要的特征。[4]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必须遵循真善美三原则,并使之内化为人的本质与人格,否则就将导致反主体性效应。可见要塑造理想人格必须以真善美为教育内容。高校图书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场所,本着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之目的,笔者认为其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人格

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景,面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洞庭湖,觉得“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从而兴起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感叹和崇高理想。这就是由审美所导致的对社会道德的超越。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形象代表,它的选址、建筑结构、造型、内外装修、色彩搭配、内部空间格局、家具的整合摆放等都应美观大方,要能让大学生视觉上产生美,始终处于一种感官愉快、精神愉悦的状态。

很多高校图书馆建造得都极具艺术美。如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远观似一本打开的经典图书,巍峨耸立在依山傍水的学校中心,整个建筑都采用了世界流行的灰色,“图书馆”三个字是经典黑,好像炯炯有神眼睛,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柔和而智慧的光芒。馆内主色调为米黄,图书陈列整齐美观,空气流通,自然光线好,整体让人觉得舒适愉快。馆藏多以经管类为主,纸质中文图书达到了130多万册,原版外文图书3万余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6.8万册,且订购了中外期刊1660多种,电子图书85万余种,各类数据库42个(自建数据库15个),是贵州省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它让大学生在如此良好的文化氛围里,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完善自己的人格。

3.2 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人格

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人文环境文化。

健全的高校图书馆制度,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应该是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大学生能从中感受到平等、自由、尊重的良好氛围,想进馆,愿进馆,勤进馆。图书馆各种制度文化的建立,公平、公正是最起码的原则,违背原则的制度将毫无存在的价值。大学生的责任心、正义感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等,必须在一个合理的、健全的、公正和谐的氛围里养成。图书馆还应在读者管理制度设置上彰显人文关怀,如延长借阅时间、图书馆大厅显示屏对快到期的书飞字提示,尽量使学生不超期付费、遗失索赔从轻、馆内网络免费等等。

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文化突显了服务的特色和人文精神。它包括图书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性化服务、和谐的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读者大多都是高校老师和大学生,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民族。首先要在每年的新生培训工作上下功夫,图书馆的培训老师最好知识面广,懂多个民族的语言,以便与学生互动时能带给学生亲切、温暖的感觉。培训可以采取讲座和选修的形式,让新生轻松学会如何利用图书馆,让他们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与高尚的情操,以启迪他们的心智。[6]其次,高校图书馆应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一个和谐的人性化服务环境,是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统一,文化气息浓郁。馆内设置宁静、典雅、宽松、舒适,使读者感受到环境和人的亲和力。再者,加强图书馆馆员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之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和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做到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充分了解读者,真正做到“为书找人,替人找书”,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一切为大学生的利益着想,在服务中做到文明礼貌、主动热情、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给大学生在做人做事上树立榜样,让其在愉快温暖的环境里慢慢完善自己的理想人格。

总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整合、积累、冲突、变迁、传播、最后到完善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坚持不懈地探索科学真理,自然而然地塑造理想人格。

[1] 闫敏.试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方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22-25.

[2] 菜莉静.现代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3] 王云祥.我国高校图书馆制度与读者权利冲突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

[4] 刘志山.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袁贵仁.人的素质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6] 郭金钟.刍议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J].贵图学刊,2013(4):55-61.

(责任编辑:曹高峰)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 and The Shaping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GUO Jin-zhong1, LU Hao-dong2

(1.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25, China; 2.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542899,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It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 to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Furthermore,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university libra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ity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TQ002);CALIS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预研项目(CALISGX201506)。

G254

A

1006-1525(2016)06-0035-03

郭金钟,女,副研究员。

2016-02-24

猜你喜欢
人格图书馆制度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图书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去图书馆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