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受伤了……

2016-03-20 18:37潜江市机关幼儿园
当代学前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滑梯事情案例

■ 潜江市机关幼儿园 姚 敏

优优受伤了……

■ 潜江市机关幼儿园 姚 敏

案例呈现

晚上,我和往常一样浏览班上微信群,这时一张孩子受伤的图片映入我的眼睛。我仔细一看,后面还附有两段文字:“老师,优优说这是小老师用椅子推的,膝盖都伤成这个样子,我们洗澡时才看到的。”“小老师(见习老师)还说了,不要告诉别人,要不然会把她吃掉的。”另外,还有好几个家长都跟了帖。有的家长说:“哪个老师?怎么这样!”优优妈妈甚至说:“这些人就不配当老师,还要小孩说谎。”班级群议论纷纷,一片混乱。

案例分析

幼儿在园会出现一些抓伤、咬伤、磕伤等常见现象;家长发现问题且听到孩子的话后,气愤之时未与老师直接沟通;家长在微信群发布照片未顾及其他家长情绪,同时班级老师未能及时做出回复。

案例策略

一、及时交流,冷静处理

看到此帖,我作为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优优妈妈,了解孩子的情况并真诚道歉,使家长和孩子情绪得到安抚。然后在群里及时对其他家长进行了回复:“我已经和优优妈妈沟通了此事。明天我会继续跟进这件事情,与新老师交流,再告知大家事情的前因后果。”部分家长当时肯定了我的做法。

回复完群里信息,我马上仔细向新老师询问此事,她说完全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我觉得事有蹊跷。到底是孩子说谎,还是新老师不敢承认?第二天我拉着优优的手,耐心询问事情经过:“优优,腿上的伤还疼吗?”优优摇摇头,我接着问:“在哪儿摔破的呀?”“在滑梯那。”优优轻松地说。我继续问:“滑梯那怎么摔的?”优优望着我说:“滑滑梯时自己摔的。”我疑惑地问:“咦?你妈妈说是小老师弄的呀?”优优摇摇头说:“怕妈妈说我,所以就说是小老师弄的。”哦,原来是这样啊!孩子在幼儿园受了伤,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并与家长做好沟通,导致了后面家长质问及微信群混乱的情况。

二、了解个性,追踪原由

优优为什么会向家长说谎话?3-4岁的孩子说谎话的频率高不高?孩子说谎的原由从哪里来?不搞清楚这些问题,不理清这些思路,我如何让家长理解孩子的“两面性”。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幼儿说谎话的资料,了解到这是孩子3-4岁左右时特有的现象,并根据优优的性格特点做了分析:第一,优优年龄太小,在平时的生活中,在电视或他人谈话中有听过一些类似的恐吓性语言,不能正确判断真伪;第二,优优性格有点散漫,平时不爱听指挥,可能知道是自己的原因,怕老师、家长责怪,就说了谎。

三、了解详情,跟进沟通

了解了事情的原由有助于我与家长进一步的沟通。下午离园时,我把优优妈妈领到出事滑梯的地点,进一步交流了此事前因后果,并分析了具体情况。告诉优优妈妈,孩子因为害怕被责怪而说谎,孩子说谎并不可怕,但我们要抓住教育契机,告诉他们要做诚实的孩子,说谎是不对的。把事情的始末弄清楚后,我以一个妈妈和老师的身份与优优妈妈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了很多育儿的困扰和好的家教方法。对于自卫型谎言,幼儿怕责罚而说谎,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检查平时对孩子是否过于严厉,从而导致孩子产生消极防御心理而说谎。要帮孩子树立“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担责任、不改正”的想法。同时,面对孩子在幼儿园受伤这件事情,也恳请家长多信任教师,及时与班级老师交流沟通,避免误会。

四、针对案例,展开教育

为了进一步让优优知道说谎是不对的,我在班上通过开展主题故事活动,讲述了《狼来了》、《曾子杀猪》、《匹诺曹》等故事,还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和孩子们一起学唱,让孩子们知道说谎的危害性,知道说谎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

我还和优优妈妈交流,要她密切配合老师,对优优进行协调一致的教育,多关注鼓励孩子,让她大胆表现自己。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既理解孩子说谎心情,又要严肃指出错误,让孩子认识到说谎是不好的行为。

猜你喜欢
滑梯事情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暑假就像爬滑梯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把事情写具体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一级浪漫
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