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区麦播技术

2016-03-27 22:25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洛宁县分校赵阳春韩玉伟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洛阳市分校谢清华
河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豫西播量磷肥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洛宁县分校 赵阳春 韩玉伟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洛阳市分校 谢清华

豫西地区麦播技术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洛宁县分校赵阳春韩玉伟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洛阳市分校谢清华

豫西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小气候多样,干旱、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天气较多,有“十年九旱”之称。小麦是豫西地区主要夏粮作物,旱地种植面积在75%以上,种植期因天气影响,播种期可从10月上旬延迟至11月初,个别年份有的延迟至11月中旬,生育期还要预防冻害、干旱、大风等恶略气候影响,这就要求麦播要因时因地采用适宜技术,做好关键技术落实,确保高质量种足种好小麦。

一、因地制宜,选好品种

品种布局做到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良种良法配套,最大限度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根据豫西地区小麦生产实际和品种特性,小麦品种利用以优质高产稳产品种为主,正常年份,坚持以半冬性品种为主,适当搭配弱春性品种。栽培品种以洛旱6号、平安8号为主,搭配种植中麦175、豫麦49-198。其中水浇地以众麦1号、周麦22为主,搭配种植周麦26、豫麦49-198;山区晚茬麦田以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平安6号为主,搭配种植豫麦18。

二、精细整地,切实提高整地质量

秋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耕翻整地,按照“秸秆还田地块必须深耕,旋耕地块必须耙实”的要求,提高整地质量,夯实麦播基础,增强抗灾能力。

(一)扩大机械深耕面积

机械耕地,耕深要在25cm以上,切实做到机耕机耙相结合,切忌深耕浅耙,确保耙透、耙实、耙平、耙细。

(二)旋耕田要耙实

针对旋耕田块容易造成深播弱苗、缺苗断垄和冬春易旱易冻等问题,旋耕后一定要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供肥能力,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灾能力。

(三)加快腾茬整地进度

对于秋作物成熟期推迟的晚收地块,要充分发挥大型机械的作用,加快秋收腾茬整地进度。

三、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持续增产的基础,是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持续培肥地力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土壤肥力。根据豫西地区土壤肥力情况,麦播施肥的总体原则是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稳定氮肥,配施磷肥,增施钾肥,补施微肥。氮肥总量控制与分期调控相结合,测土确定磷肥、钾肥用量,有针对性地补施微肥。每667m2产量在500kg以上的高产田块,每667m2施氮肥折纯氮(N)12~16kg(尿素30kg或碳铵80kg)、磷肥(P2O5)折合8~10kg(磷肥60kg)、钾肥(K2O)折合4~6kg(氯化钾15kg)。其中,氮肥50%~60%底 施、40%~50%拔节期追施。中产麦田每667m2施氮肥折纯氮(N)10~12kg(尿素25~30kg或碳铵70kg)、磷肥折合P2O56~8kg(过磷酸钙40~50kg)、钾肥K2O折合3~4kg(氯化钾6~8kg)。同时,要大力推广小麦专用配方肥,达到均衡施肥、科学施肥的增产效果。

四、适期播种,严格控制播量

足墒适期播种是保证麦播质量的关键,也是培育冬前壮苗、防止旺长冻害、构建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

(一)足墒播种

足墒播种是确保一播全苗的基础,只有足墒播种才能确保一播全苗。

(二)掌握适宜播量、播期

根据豫西地区实际情况,小麦半冬性品种最佳播种期为10月10—15日,基本苗应掌握在16万~18万/667m2(播量约8~9kg/667m2)为宜;弱春性品种最佳播种期为10月15—20日,基本苗应控制在18万~20万/667m2( 播 量 约9~10kg/667m2)为宜。因其他原因延误播期或整地质量较差的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每晚播3d每667m2播量增加0.5kg,但最高基本苗要控制在30万以内,并做到播深3~4cm,落种均匀。

五、防病治虫,做好土壤和种子处理

根据麦田多年病虫发生为害特点,麦播期搞好药剂拌种(包衣)、土壤处理,可有效减轻地下害虫、早期病害对小麦的危害。在全蚀病、根腐病发生的地块,在采取深翻、增施有机肥、施用酸性化肥等措施的同时,用适乐时拌种后播种;在地下害虫发生的地块,每667m2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g,加水3.5kg,拌麦种30~35kg,重发区除拌种外,还应采取土壤处理,每667m2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2~2.5kg,拌细土20kg,于耕前撒施,兼治吸浆虫。对预防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等为主的病害,可选择使用立克秀、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或悬浮种衣剂等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六、化学除草,防止麦田杂草滋生

(一)阔叶杂草化除

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每667m2可用75%巨星干悬乳剂1~1.5g,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20g,或56%二甲四氯可湿性粉剂30~40g,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0~50mL,对水40kg,于小麦3~5叶期、杂草2~5叶期均匀喷雾。

(二)禾本科杂草化除

以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每667m2可用10%骠马乳油50mL,或6.9%骠马浓乳剂50~60mL,或3%世玛乳油25~30mL,对水40kg,于小麦3~5叶期、杂草2~5叶期均匀喷雾。

(三)禾本科、阔叶混生杂草化除

将上述两类药剂各任选一种混配施用,或每667m2用50%异丙隆150g,对水40kg均匀喷雾。

猜你喜欢
豫西播量磷肥
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百农207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花生增产巧喷磷肥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瑞阳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表现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