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农机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6-03-29 11:24王丽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人民政府甘肃定西743000
甘肃农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定西定西市插秧机

王丽(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人民政府,甘肃 定西 743000)

定西农机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王丽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人民政府,甘肃定西743000)

针对定西市的农机发展使用情况对定西市农机局相关单位和定西部分村庄等单位,通过走访、发放问卷、座谈等形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定西市;农机化;分析;发展

一、定西市农机化现状

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持续改善,大马力、高性能、复合式农业机械成为发展导向。定西市农机总动力现在达到620万kW,比2014净增52万kW,新增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分别达到2 905台、2 397标准台,其中80马力以上拖拉机2 832台、高速插秧机489台;新增联合收割机2 740台、秸秆还田及旋耕机5 089台。从农机增长情况来看,定西市进入农机快速发展阶段。农机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发展质量明显提高。2015年全年新增农机合作社159个,总量达860个,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二,流转土地总面积达2.833 3万hm2,比上年增长41.7%,实现跨区作业收入9.6亿元,定西市多家农机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全省第一,定西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定西市农机使用相当普遍,但使用机械不等于机械化,更不代表现代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45%以上的粮食,90%以上的油料作物依靠进口。定西市推广农业机械化的现代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田块面积小且分散,经济效益差,成为农机进一步推广进步的巨大阻力

推动农机发展的最关键的动力来自农民,推动农民的动力来自于经济效益,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节约劳力,高效高速综合化的农机发展进入了高峰。机插秧技术推广有一定难度主要是经济效益不明显有关。目前,农村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已不再是农业生产,而是务工经商。从其自身利益计算,他们可能不在乎少收一些粮食,甚至一季失收也能承受。而且机插秧比直播稻投入高出1 100~1 400元/hm2,按目前的生产水平,机插秧比直播稻增产750kg/hm2左右,二者效益相当,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势。因此有些农民对种水稻的产量高低考虑得较少,能满足自己口粮就可以了,不需要使用机插秧技术。

(二)育秧要求高,技术繁琐

水稻机插秧技术,包括育秧技术、插秧机操作使用技术及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而育秧技术是机插秧的关键技术。技术要求高,农民难掌握。而直播稻直接将稻种播入大田,简化农艺,省去育秧、栽插等繁杂用工,与机插秧相比,技术简便易行,省时省工。由于农民受传统育秧的影响和机插秧技术复杂性的影响,认为机械育插秧技术既烦又难,不如直播和抛秧简单,特别是软盘育秧有很多道工序,操作繁琐,技术性强,因育秧技术把握不到位,加上管理不善,经常出现出苗不齐、秧苗烧坏等情况,导致农民顾虑多,从而放弃机插秧。通过成本分析可知,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连片大规模种植下亩成本很小,约只有传统育插秧亩成本的20%左右,同时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和效益与农田规模和标准化密切相关。但在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田块面积小且分散,经常因插秧机频繁调头和田间转移耗费大量时间,作业效率难以发挥。其它的大农机的推广,也受到相同因素的制约。田块面积小且分散,很难使用大型机械,成为了推广高效率高效益的大型综合化农机的巨大阻力。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就上不去,农业成本降不下来,经济效益就上不去。

三、建议的发展方向

(一)鼓励建立农业大规模生产基地,打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样板工程

目前大型高效机具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种粮种田大户,大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大型植保机械、烘干机械的使用也只有在成规模化生产时才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必须树立典型、示范带动,让群众看到农机现代化的经济效益,自觉自动地接受。通过鼓励建设大规模生产基地,逐步改善目前家庭承包责任制状态下地块小而分散的情况,逐步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综合化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二)提高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设施农业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大量分流农村劳动力。现有的设施农业设备,尤其是传统大棚,棚内由于空间限制不能使用大型高效率机具,而且大棚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三年必须整体更换,不能有效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定西市农委已经在多个县区推广建设了高效现代化的玻璃大棚和牲畜养殖、水产养殖的现代化基地,机械化程度较高。定西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多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研究,在2004年就开始了现代化大棚的试点试验,有现代化养鸡场、养猪场、及各种特种养殖基地,有着多年积累的大量成熟的应用技术,拥有数个省市级现代农业上各个方面的专家。依托定西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技术和人员优势,利用定西市农委和定西市农机局的支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广更适应定西农业发展的设施农业,提升经济效益,会成为定西农机推广进步的强大动力。着力提高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服务定西市高效农业主导产业。从特色农机推广入手,按照“配套、跟进、服务”的要求,加快技术创新,按照“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先易后难、加快推进”的原则,重点围绕设施蔬菜种植、高效水产养殖、规模畜禽养殖三大高效农业主导产业,积极组织新机具现场演示、开展新技术专题培训,大力推广应用田园管理、高效植保大棚微耕、池塘增氧、自动投饲、饲料粉碎、环境净化等关键设备。

总之,全面优化农机发展环境,为定西市农机化发展奠定基础。补齐短板,在粮食烘干、高效植保、设施农业、秸秆还田等环节和领域机械化。只要能够让广大农民看到农业机械化的优势,保证投入机械化生产的农民的收益,就一定能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稳步进行。

[1]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农机市场,2012,(03).

[2]陈林兴,方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1,(08).

[3]段亚莉,何万丽,黄耀明,朱虎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差异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编辑:魏翔)

F323.3

A

1673-9019(2016)20-0018-02

2016-07-20

王丽(1979-),女,甘肃定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研究。

猜你喜欢
定西定西市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超智能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