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6-04-06 00:03文玉莲
文理导航 2016年8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德育渗透高中数学

文玉莲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道德品质的培养渗透到各部分的教学内容中”,加强学生情感熏陶,提升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德育渗透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必须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要本着适时、适度和符合学生需求的原则,通过挖掘教材、设计课堂环节、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下转第5页)

(上接第4页)

一、创设教学情境,在数学文化中顺势渗透德育

教师如果在平时教学中自然地引入数学文化,渗透德育教育,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如“函数单调性”的引入教学。我先请学生欣赏一首古诗:

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大家知道从文学的角度看这是一首文学诗,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领悟到学习中持之有恒的重要性。顺势教育学生做任何事贵在坚持。从文学诗词引入,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还让学生感受到学科间的密切联系,提升学习品味,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从感性上提升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数学课堂教学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美学价值及学生的个性品德培养。

二、欣赏数学之美,利用史料激励渗透德育

把数学文化中的数学之美引入教学,通过展示数学学科构思奇,结构巧,过程美的特点,可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更热爱数学学科。如教学“二项式定理”时,引入古代数学史中的杨辉三角:它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形式如下:

1 n=0

1 1 n=1

1 2 1 n=2

1 3 3 1 n=3

1 4 6 4 1 n=4

1 5 10 10 5 1 n=5

1 6 15 20 15 6 1 n=6

……

结构特征:杨辉三角除斜边上1以外的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这些数排列的形状像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数都是1,并告诉学生杨辉在总结民间乘除算法、“垛积术”、纵横图及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顺其自然地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适时引入品德教育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引入一些数学谜语或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带进行思想教育。前不久,我讲的一个题有点难,有的学生不想听,想打瞌睡,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上“0000”,让学生打一成语,这下学生全都来兴趣了,猜了很多,一二分钟后,我说出第一个成语是“四大皆空”,为什么呢?我说有的同学上课时脑袋不想问题是空的,手上没笔手是空的,老师讲解的东西左耳进右耳出两耳是对空的,这节课什么也没学到,竹篮打水还是一场空。学生哄堂大笑,没有一个人睡觉了,这时我说也可以猜“万无一失”,学生立即明白10000前少了一个1,我立即把握机会教育学生认真听好每一堂课,不错过每一个知识点,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时全班同学兴致高昂,我不但顺利也讲完了这个题,也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并进行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四、联系实际生活,让德育渗透无处不在

数学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常运用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前,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伟大创举,再从卫星运行轨迹上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看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励了他们为国建设的民族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德育渗透的关键在于“渗”而“透”至学生心灵。如:注意策略性与可行性。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及知识能力水平,循序渐近,潜移默化,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目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等材料,作为精神品质素养教育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动脑编应用题,使学生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

【参考文献】

[1]儒勒·昂利·庞加莱.2014-7-16

[2]郑毓信.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高教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德育渗透高中数学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