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文和谐教学中的学与导

2016-04-06 17:44顾晓山
文理导航 2016年9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语文课堂

顾晓山

【摘 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新课程改革要变革语文课堂形态,坚守“学生立场”,“以学定教”、“为学设导”、“先学后导”、“顺学而导”的“学导课堂”理念正如绵绵不断的春雨无声地润泽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本文从学导课堂的“学”与“导”以及语文课堂的和谐“学导”两个方面进行着手,探讨“学导”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和谐共生现象。愿学导课堂的和谐“学导”早日走出阵痛与蜕变的过程,从提倡“先学后导”、坚持“为学设导”、把握“顺学而导”,早日达到“以学代导”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学与导;语文课堂;和谐共生

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断的深入,一场以“学”为基点的语文课堂转型变革正悄然发生。纵观语文课堂的种种现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今的语文教学,在语文课堂要“还学于生”,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地位”,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舞台;教师要变“教”为“导”,教师主导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是的,要变革语文课堂形态,坚守“学生立场”,“学”是基础和归宿,“导”则为引领和提升,让语文教师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者、学习兴趣和灵感的激发者、思维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智慧的开启者,将“教学”为主变“学导”为主的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受益。

一、学导课堂的“学”与“导”

如今,一线的语文教师正如火如荼地实践着“学导课堂”,努力尝试着语文课堂的转型,坚信着以“学”为本,以“导”为向。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是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以导代学 牵着学生走

学导课堂是一次革命性的改变。语文课堂从“教”的角度转向“学”的立场,教师从“主宰者”转向“引导者”,学生从“配角”转向“主角”。可是,语文教师的主导意识仍比较强盛,导的过于强势,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理念,给了学生学习的机会,但还是“一导到底”、“以导代学”,学生仍在老师的教学框框中游走,跳不出老师的掌控,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语文课堂的预设大大超过了生成。

2.学多导少 跟着学生跑

学导课堂应该“为学而导”、“顺学而导”。可是语文教师常常为了突出“学”,而一味地顺从学生,变成教师跟着学生跑,导致教学目标的缺失,教学也就成了“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语文课堂虽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缺少了教师的目标导向。课堂的尊重变成了迁就,自主成了自流。

3.为导而导 走着旧传统

学导课堂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实现着“为学而导”。可是,有些语文教师为了改变“教”的旧观念,实施着“导”的新理念。为了“导”而费尽心思,为了“导”而生搬硬套,使得语文课堂的“导”牵强附会,改变了“导”的原本意义,这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语文课堂的和谐“学导”

学导课堂追求自然和谐,让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即学在导前、学导结合、顺学而导。学生要学得主动、积极、愉悦,教师要顺应学情,导得自然,导得恰当,导得有效。“学”与“导”应相辅相成,讲究平衡,真正体现让学于生、还学于生、助学于生,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学生利益最重要,唯学导和谐方是出路。

1.知学,引导目标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知学生、知学情,知学标。同时,学生对学习目标也应是明确的,当他们的目标不清晰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指明方向。

2.让学,倡导氛围

学导课堂主张把课堂的学习时间让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充足的;教师倡导自主的学习氛围,营造自主、专注、高效的课境。特级教师薛法根就是倡导者,他让学生充分学习,并及时把握学情,做到智慧取舍。这“三不教”成了他的教学宗旨:学生已经会了的不教,自己能够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他营造的是充分学习的氛围,他实践的是简约、朴实、高效的课堂,他真正做到让学、还学、助学于学生。

3.爱学,诱导自主

学生的学习状态应是自觉主动的,对学习也应是充满了兴趣与喜爱。当学生不主动时,教师应要适当诱导,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贾老师所彰显的就是学导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在求知中获得乐趣,在学习中摆脱依赖的心理,在体验中张扬个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4.会学,指导学法

学导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及时指导,渗透一些学法指导。如通过形声字识字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发现了这一类字的规律,用“桥”字这个支点撬动了整个板块的生字教学。老师的及时指导让学生自己积累了形声字识字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自主识字奠定了基础。和谐的学导课堂中,教师的“导”具有了沟通学生生活与学习文本的作用,让学生的“学”焕发生活语文的魅力;教师的“导”具有提升学生思考力并有序推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让学生的“学”逐步提升,掌握学法,达到会学;并学会知识。

三、结论

人本主义思想告诉我们:“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学跟着学情走”。笔者坚信“以学代导”的教学最高境界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得以实现,学导课堂必将让教师颠覆原来的课堂形态,融入学导课堂的转型变革浪潮之中,让学生不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让教学不再是一种心灵的殖民行为,而是一种心灵的自然融合,让教师走下讲坛,让学生成为主角、最大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黄厚江.《和谐共生教学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

[2]胡守钧.《社会共生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3]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社会共生研究的当代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养狐狸的窍门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