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2016-04-06 18:12程武
文理导航 2016年9期
关键词:结冰温度计试管

程武

实验是科学课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类型,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合作、创造等能力。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应以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为准则,运用整合思维,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实验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材料在探究活动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探究欲望和创造精神。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一些实验进行灵活改进,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增加创新实验 提高教学效果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在让学生体验静电现象时,我们先拿一个普通的薄塑料袋靠近这些标本时并不相吸。而用摩擦后的薄塑料袋去靠近这些轻小的物体时,刷的一下吸起了很多,使学生很感兴趣。然后,我们再让学生用自己的塑料尺、塑料笔等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去接近碎纸屑、蒲公英种子的“小降落伞”、棉絮、杨花等轻小物体,学生的视野比只吸碎纸屑开阔多了,效果也明显,实验积极性也较高。

二、自制实验装置 突破教学重难点

《水结冰了》一课有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这一内容,课本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建议(如图1所示),先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再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并加入较多食盐以制造更低的温度,然后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观察到试管里的水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再用温度计测出试管外的温度。

这个实验,主要是想让学生不仅观测到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还想让学生认识到是温度的变化(冰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液态的水结成了固态的冰)。可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一实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这样的实验设计无法观测到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开始结冰的。因为试管里的水一般是在底部开始结冰的(一般杯子底部保温的效果最好,所以试管里的水会先在底部结冰),而试管底部却是在包有毛巾的杯子内,这样学生是无法看见试管底部水结冰情况的,当然也就无法准确知道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的。

2.实验操作很麻烦。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用毛巾包住杯子外壁,还得用手扶着试管和温度计,还要时刻关注试管内水的变化和温度计的变化,还要及时记录观测的实验结果,这么繁琐的实验操作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难度。

3.实验很费时。本实验为了学生能看到水结成冰,特意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以露在杯子上部。试管里的水加多了,结冰的速度自然慢了。再加上用毛巾包住杯子外壁保温效果不是很好,也影响了试管里的水的结冰速度,导致整个实验很费时,经常是一节课时间到了,学生还是很难看到试管里的水结冰,自然也就不会知道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开始结冰了。

为了解决以上实验存在的问题,笔者自制了以下教具(如下图):

三、通过亲身经历 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有生命的物体》这一章的动物部分时,让学生课前准备捉一些蜗牛、蚂蚁、蚯蚓等动物,上课时带到教室里进行仔细观察、比较,既为学生深刻认识动物提供感性材料,又诱发了学生从小研究科学的兴趣。通过对这些动物的学习研究,认识到这些动物的作用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珍爱动物的感情,并自觉地将这种感情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四、利用有利时机进行“实验”教学

作为科学教师应该把孩子从水泥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投身到泥土的芳香中去,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环境的特殊作用。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勃。这正是孩子们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了解小草,野菜生长变化的大好时机。这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科学活动——认识野菜(绵菜,一种作传统饼的材料),本次活动直接在野外进行,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自然,通过寻找、采摘知道了绵菜的特征、作用。回来后,当老师把学生采摘的“胜利果实”做成饼后共同品尝,其中的快乐将是任何课也无法企及的。夏天,自然界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这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我们将看到更多植物成长的过程以及植物在成长过程中将遇到哪些病虫害,这为我们科学课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秋天,田野一片金黄,这时组织孩子们去帮农民伯伯捡稻穗,在劳动和享受劳动成果的过程中,使孩子获得愉快的美感体验和自豪感,有时还可以同美术老师一起带着孩子到野外写生,画画,用自已的画笔描绘大自然秋天的美;冬天,万物萧条,植物们正在积蓄着能量,想在明年的春天一展身手。这时如果遇到下雪天,老师就可带领学生观察雪,同时了解雪对农作物的作用等。

猜你喜欢
结冰温度计试管
通体结冰的球
自制温度计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鱼缸结冰
试管难题
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冬季的故事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落伍的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