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清洗流程对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评价

2016-04-09 04:54袁玉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清洗手术器械供应

张 裕,袁玉林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



三种不同清洗流程对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评价

张裕,袁玉林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

摘要: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清洗流程对手术器械进行集中清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收回的临床污染手术器械1200件,将器械随机分成A、B、C 3组,分别采用不同清洗方式,A组:先用多酶清洗液浸泡5~10 min后直接上机清洗;B组:手工预洗后,多酶洗液浸泡5~10 min,再上机清洗;C组:手工预洗,多酶洗液浸泡5~10 min后,由专人预处理,对有明显锈斑的器械先除锈,管腔器械和复杂器械再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清洗5~10 min后再上机清洗。对3组清洗器械用目测、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和ATP检测,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合格率最低,B组次之,C组合格率最高。结论 对预处理后的器械进行检查评估,有锈的器械先除锈、难以刷洗干净或血迹干固的器械先用超声波清洗,最后再放入清洗机进行清洗消毒,能更好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提高灭菌效果。

关键词:消毒;供应;手术器械;清洗;检测

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日常工作中,清洗是去除临床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所有污染物的全过程。然而临床手术后的手术器械携带有大量的病原菌,沾有血液或粘液、体液等非水溶性的物质,均是有机物质[1]。未清洗干净的器械常因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存在影响消毒因子的穿透性,从而导致消毒灭菌失败。因此,为了预防医院感染,保证临床手术器械灭菌质量,彻底的清洗非常重要。近2年多来,我们对影响临床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进行调查分析,采用3种不同的清洗流程对临床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处理和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收回的临床污染手术器械1200件,其中包括管腔类器械600件,齿牙类器械600件。将器械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管腔类、齿牙类各200件,所选器械的种类、污染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准备工具材料: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新华480型)、超声波清洗机(德国Elma)、软毛刷、高压水枪、气枪,韦格博士多酶洗液、除锈剂,带光源放大镜,ATP荧光检测仪、白通条。

1.2方法采用3种清洗方法。A组:先用30℃~40℃水温的多酶清洗液浸泡5~10 min后直接上机清洗;B组:手工预洗后,30℃~40℃水温的多酶洗液浸泡5~10 min(用软毛刷在水中刷洗),再上机清洗;C组:手工预洗,30℃~40℃水温的多酶洗液浸泡5~10 min(用软毛刷在水中刷洗)后,专人取出对器械进行检查评估,有明显锈斑的器械先除锈,管腔器械和复杂器械再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清洗5~10 min后再上机清洗。

1.3检测方法用目测和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所有清洗后的器械关节灵活、功能完好,洁净光亮无锈斑、血渍、污渍和残留的水垢为合格。ATP检测:对选取的器械关节、齿槽处为实验点,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监测,15s后观察数据,0~10RLU(相对光单位)为清洗质量合格,>10RLU为不合格。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卡方检验对3组器械清洗合格率进行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的合格率最低,B 组次之,C组合格率最高,见表1。

表1 3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表

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3讨论

(1)先预处理再选择合适的多酶清洗剂。多酶清洗剂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酶、水解蛋白酶、肪醣酶、脂肪酶等,可有效的分解有机物如:血液、体液、分泌物和各种蛋白质[2],也可以去除残留在器械表面上微生物,对带齿的器械尤其是复杂管道清洗,可以深入到管腔内部分解污物快速彻底,洗后器械清洁光亮,清洗效果较好,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但是手术后器械污染严重、污物干枯未初步处理时不宜直接进行清洗,应先手工预冲洗。有研究表明,经过流动水冲洗后,可去除器械表面大量的血迹和90%的微生物[3],从而使酶最大程度的发挥分解作用以保证清洗质量。

(2)检查评估。从3组器械清洗效果观察表明,C组合格率最高,两类器械清洗合格率均在98.0%以上,表明了检查评估能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因为在器械清洗的过程中使用预洗、酶下刷洗时,器械上的锈迹并不能清除掉,器械上干涸的血迹也很难刷洗干净,管腔类就更难刷洗了,本实验C组我们特增加了一个检查评估的环节,对预处理后的器械进行检查评估,有锈的器械先除锈、难以刷洗干净或刷洗不到位的器械先用超声波清洗,最后再放入清洗机进行清洗消毒,从而保证了器械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也到了保障。

(3)超声清洗机的使用。有研究表明先采用人工刷洗后再进行超声波清洗剩余残留物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洗涤质量[4]。它作用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发声器发出高频振荡讯号,在添加复合酶的清洗液中产生空化效应从而达到清洗目的。对于结构复杂的器械,特别是较为狭窄的管腔、轴节或齿牙,通过空化作用后器械表面上污物进行撞击、剥离更容易清洗,则弥补了手工刷洗不到位及全自动清洗机的不足,有效清除管腔内的各种污物[5]。在本研究中预洗+酶洗+检查评估+超声+机洗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玫,余春,王芳.采用不同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7,3(1):57

[2]唐炎红.手术器械清洗方法的对比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18):2345

[3]陈红,刘裴,陈星红,等.快速多酶清洗液在手术器械清洗中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21(3):2488

[4]张红玲.超声清洗机洗涤效果及分析[J].2003,13(9):0847

[5]赵筠,易江陵,童玛玲,等.手术器械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9):840

(收稿日期:2015-08-20)

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1.0082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646(2016)01-0082-02

猜你喜欢
清洗手术器械供应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供应信息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指南